这些车企,为何敢把“灵魂”交给华为?
卡门精选2021-11-19
新造车大公司行业车联网
当大家都在痴迷英伟达的高算力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童济仁汽车评论”(ID:AutoTong),作者:辰巳,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

上汽董事长陈虹的这番言论,曾一度在汽车圈刷屏。而背后透露出的,则是大车企对于智能驾驶整体打包方案的态度——它就是个甜蜜毒药。

在智能驾驶领域,特斯拉自成一派,蔚小理下一代车型站在了英伟达的阵营自研算法,Mobileye也笼络了一批急需辅助驾驶功能的车企。而在2018年才入局的华为,虽然因为“灵魂论”出了圈,但市场的扩张也从未停止。

除了早先已经官宣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北汽、长安与广汽之外,哪吒汽车明年的全新车型会与华为合作,即将在广州车展首发的长城汽车高端新能源品牌沙龙汽车首款车型,也会采用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

关于华为智能驾驶的实力,在行业里一直颇为神秘。去年4月,搭载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车型,在城市开放道路演示的一段视频,让人惊呼华为居然可以这么强,但是如果这只是一条经过多次学习后的路线,那么这种“wow”似乎又会打了不小的折扣。

极狐阿尔法S HI版车型预计将会从今年底开始小规模交付,届时华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会首次接受市场的考验。我们并不怀疑华为的技术实力,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希望能够把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逻辑理清。

特斯拉FSD短期内还不会来中国,而且纯视觉的方案已经很难再有人跟随。于是,在融合多类型传感器的高阶辅助驾驶战场中,华为自然是不可忽视的X因素。

华为英伟达,在智能驾驶上有什么不同?

英伟达Orin在市场的眼中,俨然成了高算力自动驾驶平台的香饽饽。而一款车型是用了一颗、两颗还是四颗Orin,似乎也成了判断这款车是不是高级的重要标准。

但是,自2018年首次发布涵盖芯片、平台、操作系统、开发框架的智能驾驶移动数据中心MDC,并在2020年获得了国际车规级的认证后,华为正式宣告进入高算力自动驾驶平台的赛道。

从供应商类型、能力支持方面看,华为与英伟达在市场份额的角度是直接竞争者。但是两者采用的路径,具体的行事风格有所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车企,也有不同的选择出发点。

英伟达的自动驾驶平台GPU图像处理能力较强,特别适合于需要处理大量视觉感知数据的自动驾驶方案。以采用四颗英伟达Orin、总算力达到1016TOPS的蔚来ET7为例,全车多达11个4K摄像头+1个激光雷达的数据量,决定了它必须使用GPU能力较强的计算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自有算法的研发。

华为MDC方案中,芯片的部分并没有支持通用计算的GPU,而是用“特定域架构”的AI芯片Ascend昇腾负责计算,也并没有像英伟达那样疯狂堆算力。目前量产的华为MDC 810,总算力为400TOPS,而且使用MDC 810的车型也都是基于多颗激光雷达+普通摄像头的解决方案。

同时,在几家大的自动驾驶平台供应商中,英伟达开放程度最高,除了提供平台、开发环境和必要的协助外,具体的传感器搭配、软件算法开发、测试与验证,几乎全都需要车企自行完成,对于车企的研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Mobileye则是另一个极端,它的自动驾驶平台只能适配自家的传感器,并且数据、感知算法对于车企都是黑匣子,车企能做的就是在英伟达提供的功能选项中,像点菜一样去选择。

而华为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它既可以“赋能”,也可以“联合解决”,既可以提供完整的开发环境、工具、说明指导,教车企使用MDC平台,也可以与车企共同开发解决方案与测试验证。

所以,从技术擅长的领域和合作模式来看,华为与英伟达在竞争之中又有差异性。如果考虑到蔚小理后续大概率都会走上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道路,英伟达可能必须去丰富合作模式。此时,华为在商业合作上,目前考虑得反而更加全面一些。

华为MDC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从整体来看,华为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是将其多年积累的ICT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向汽车行业的移植。所以,在整车智能化的赛道上,华为给出的门槛是“一个架构、三个平台、联接和云服务”。

一个架构,是指CC(计算+通信)架构,它要替代的是传统汽车EE(电子+电气)架构,本质上就是将现在汽车上的上百个ECU集成到三个平台上,而MDC智能驾驶平台,正是三个平台之一,另外两个是CDC智能座舱平台和VDC智能电动平台。

如果再通过华为的通信技术,解决车内外网络高速连接问题;通过云服务解决人工智能学习、OTA、生态服务等问题,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汽车呼之欲出。

理论上来说,任何车企都可以在它们的机械部件上移植华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化身成为智能汽车。或者,也可以根据需求,只使用其中某些部分。

前者华为称为Huawei Inside模式,目前行业内的合作伙伴仅有北汽、长安、广汽三家。后者华为称为平台模式,仅提供MDC平台和必要的车载网络中间件,感知、执行的算法部分都由合作伙伴开发。

如果说,相比现在正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领域奔跑的国内外企业,华为MDC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技术+本土化能力”。

以华为目前的能力而言,通信是最成熟的,电驱动部分第二,第三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起步最晚。所以,在已有能力的支持下,华为选择了“平台+生态”的战略,推动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高速发展。

具体来看,华为MDC平台,通过软硬件解耦的技术架构设计,横向连接了传感器生态和执行部件生态,纵向连接则连接了算法服务生态与行业标准。面对不同的车企客户需求,华为MDC不仅有各种算力的选项,硬件平台与操作系统也可以适配不同的传感器与执行部件类型、不同的算法与功能需求,在商业模式的灵活性上有很宽泛的空间。

同时,相比以美国企业更加钟爱的高速自动驾驶能力,华为反而特别关注三个场景:自动泊车、自己找车位、拥堵跟车,这也更加符合中国实际的交通情况。

所以,从基础技术能力,到适应本土化自动驾驶生态环境的布局,华为MDC尽管来得并不早,但是其参与到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赛道,广交车企朋友圈的意愿是极为强烈的。仅在明年,我们就能看到极狐阿尔法S、阿维塔11、沙龙首款车型搭载华为MDC上市,广汽与华为合作的中大型SUV预计会在2023年量产。

目前舆论对于华为智能驾驶的水平仍有争议,很多车企相信也在观望。但是,如果明年上市的量产车型,能够有好的智能驾驶体验,商业层面双方也能愉快合作,那么华为势必会在行业中获得更多的合作需求。

一如当年因向宝马供应动力电池而一战成名、后来成为行业巨头的宁德时代。

写在最后

2022年在智能驾驶领域,我们也许能看到这样几股势力,一是基于英伟达Orin自研核心算法的蔚小理,二是基于高通骁龙Ride自研核心算法的WEY,三是基于华为MDC平台的若干车企,四是不知道会不会来中国的特斯拉FSD。至于Mobileye,因为它的封闭性,目前已经成为多数只是“需要辅助驾驶功能”车企的选择。

而把自己定位为车企一级供应商的华为,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来自合作成果的验证。也只有当搭载华为智能驾驶方案的车型能量产落地,并且取得好的市场反馈,华为才能真正敲开大门,用自己的技术+本土化能力,和英伟达、Mobileye去争抢份额。即便顶尖车企都选择自研自动驾驶芯片,但是绝大多数的汽车制造商们,需要的仍然是一个能提供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来汽车日报系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汽车日报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快讯
全系标配云辇-C,唐EV荣耀版、唐DM-p荣耀版/战神版上市,售价21.98万-26.98万元
2024-04-24

4月22日,唐EV荣耀版、唐DM-p荣耀版/2024款战神版重磅上市,“六边形冠军”汉唐实现全矩阵荣耀版焕新,吹响彻底颠覆合资燃油号角。其中,唐EV荣耀版共3款车型,售价21.98万-26.98万元;唐DM-p荣耀版共2款车型,售价22.98万-24.98万元;2024款唐DM-p战神版共1款车型,售价26.98万元。同时,比亚迪为用户准备了包括“2大焕新购车政策、2大无忧用车保障、5大专属贵宾服务、5大智联在线服务”的多重荣耀礼遇。唐EV荣耀版、唐DM-p荣耀版/2024款战神版最核心价值进阶,源于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全系标配,实现搭载即豪华,越级新体验,为家庭用户带来更高端出行品质。云辇-C通过控制减振器电磁阀调节阻尼,可实现阻尼的无级自适应调节。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采用高频小阻尼的舒适性控制策略,使底盘变“软”,提升驾乘的舒适性。当车辆处于快速过弯、加速、制动时,采用低频大阻尼的操控性控制策略,使底盘变“硬”,提供更大支撑力,抑制车身侧倾、俯仰,保证车辆操控稳定性。相比于传统的被动悬架,云辇-C让车辆在驾乘舒适性方面实现提升,并同时兼顾车辆的操控性。(36氪AUTO)

迪思携手百度智能云、科大讯飞率先推出基于AI的全链路智能营销平台
2024-04-24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AIGC营销率先发力。4月18日,福石控股(300071)旗下核心子公司迪思传媒在北京举行“AIGC 领航未来”——全链智能营销生态发布会,迪思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黄小川在会上宣布联手百度智能云、科大讯飞等企业率先发布基于AI的全链路智能营销平台“FlinkAI”,辅助高效创作优质内容,降低传播营销成本,提升销售转化率,全面助力品牌快速迈向智能化营销阶段,打造用AIGC赋能新质生产力在营销行业落地的范本。迪思全链路智能营销平台FlinkAI依托AIGC技术、结合真实内容为企业打造一站式智能营销解决方案,面向终端用户市场开放,覆盖多模态内容创作、智能编辑、媒介管理、内容分发、聚合展示及数据分析反馈等多个环节,通过高效整合资源与真实内容,赋能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核心意见领袖(KOL)、网红经纪运作(MCN)机构等降低营销及获客成本,打通智能营销全链路,提高品牌传播效率,降低营销与获客成本,以数字技术赋能营销产业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黄小川表示,AIGC正在重塑内容创作、分发的方式,为营销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正在成为必不可少的营销工具。(36氪auto)

埃安发布新标识和第二代全新车型
2024-04-23

埃安全新第二代车型的造型“点映图”正式发布。官方称其造型设计灵感源自经典的生命力量图腾——霸王龙。新车还搭载了激光雷达,预示着这将是一辆拥有城市NDA的车型。广汽埃安致力于L3智驾突破,并通过业界合作率先实现L4智驾商业应用。本月中,广汽集团ADiGO SENSE AI大模型正式发布,AI上车也将是埃安全新第二代车型的一大科技亮点。埃安拥有全球最快的百万产销基础,庞大用户人群为AI模型的训练提供了高起点和快速的自进化能力。 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埃安全新第二代车型还将带来续航、补能、安全等全面进化的惊喜,新车将于4月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全球首发。(36氪AUTO)

全新一代哈弗H6内饰曝光,采用8155芯片
2024-04-22

当简约、科技、温馨感的座舱风格受到家庭用户的追捧,新一代哈弗H6大量应用了“属于”新能源车的座舱设计,简约更显纯粹,更易上手操作,更符合大众的实际需求。新一代哈弗H6采用了同级领先的软包材料比例,以及波浪条纹皮革装饰、熏香头枕等,为乘车人造就像在躺在云朵上的舒适。 同时遵照极简美学而打造的座舱让整车通透感极佳,简化的内饰布局与装饰元素更显简约和大气。高性能车规芯片与大尺寸液晶仪表,以及品牌音箱、座椅通风加热等功能,科技为实用而生。智能化方面,新一代哈弗H6采用10.25寸数字仪表、14.6寸中控仪表屏( 10.25英寸液晶仪表屏:分辨率1920*720;14.6英寸高清中控大屏:分辨率1920*1080)可实现信息交互,两个系统之间共享软硬件信息,降低通讯成本及延时;HUD全彩抬头显示投射尺寸9英寸,可显示导航、ADAS智能驾驶等丰富信息 14.6英寸中控仪表屏显示清晰细腻、最高可达1500:1对比度设计画面亮暗分明有层次感、85%NTSC色域设计显示色彩丰富绚丽、1000nit高亮设计提升强光下可读性、应用白平衡技术使荧屏里的颜色更趋近现实生活的多彩斑斓。(36氪AUTO)

新一代哈弗H6外观发布,全方位作出优化
2024-04-22

近日,长城汽车发布了全新一代哈弗H6车型。作为一款定位国民级的家庭SUV,新一代哈弗H6针对年轻家庭用户未来审美倾向做出了全新设计,同时还部分沿用了第三代哈弗H6的设计中的黄金元素,既是对老款经典外观的致敬与传承,又是哈弗H6年轻化和科技感的自信展现。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03/1886/1730mm,轴距为2738mm,相比现款车型有了一定的优化。历代哈弗H6都保持近似的车身比例,恰如宝马车系历代车身比例保持不变,被用户视为经典。车身线条简洁流畅,兼顾了宽适的车身体量和紧凑的视觉风格,呈现出最经典的SUV风格。 新一代哈弗H6的侧面设计充满动感,配备了19英寸熏黑轮毂,车窗线条和车顶行李架也采用了熏黑处理,彰显出其出色的运动性能。车尾部分,除了醒目的贯穿式高位刹车灯外,精致的LED尾灯也展现了卓越的质感。 新一代哈弗H6设计满足大部分用户全家审美,这种普适美学往往被丰田、大众等全球畅销品牌采用。新一代哈弗H6在外观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星河美学”设计语言。(36氪AUTO)

查看更多快讯
最新要闻
北京车展推出19款新车,北汽计划2030年之前投入超1000亿研发资金
刀刃内卷的变革。
2024-04-24
盖世汽车2024第二届汽车人工智能大会
2024年4月18日,由盖世汽车主办 “2024第二届汽车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市圆满落幕!大会为期两日,并于线上线下同步举办!
2024-04-23
方程豹连发3款车型,首款概念跑车SUPER 9迎来亮相
产品体系得到扩张。
2024-04-22
采用SOA架构,LEVC首款产品L380设计发布
MPV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2024-04-22
魏建军把方向盘交给AI,长城汽车开卷智能驾驶
技术自信。
2024-04-18
固态电池、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广汽集团科技日秀肌肉
抢占技术高地。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