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唱衰的合资车企,还有黄金时代?
苏鹏2024-06-07
行业
收缩后蓄意反击。

头图来源

作者 | 苏鹏

当现有的产品体系被国产车企用价格、能耗以及智能化打穿,合资车企们不可避免得在中国市场陷入大衰退。 

51.6%、45.2%、38.3%,在插电混动市场极速狂飙的2021年-2023年,一场由比亚迪发起的“插混战役”击溃了合资车企的燃油车防线,市场份额逐年走低的合资车企们,先后失守50%,40%的市场份额。 

这还不是终点。 

5月28日,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插电混动技术,首搭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也同步迎来上市。 

不到10万的起售价,2.9L的百公里综合油耗,2100KM的最长综合续航,比亚迪再次将刀尖对准合资车企,试图将其所占市场份额从40%挤压到10%。 

被挤压的合资车企只能被动做战略收缩。36氪AUTO得知,2023年合资车企们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不足5成,包括丰田、日产等车企都在主动做产能的削减,“削减幅度在20%-40%不等。” 

大厦将倾,摇摇欲坠,有合资车企内部人士告诉36氪AUTO,因难以拿出有效的反击措施,市场信心与市场份额一同流失。“现在减产幅度很大,目前一些车企首要任务是收缩产能业务,同时维护经销商的稳定。” 

但合资车企还没有放弃自救。丰田目前在狂补智能化功课,并将搭载华为智驾,未来新车型将采用“丰田+华为+Momenta”三方联合方案。 

大众、日产正重新开发PHEV项目,并且将研发权交到中方手里,试图快速超车。 

36氪AUTO得知,不论是丰田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智驾产品,还是大众、日产开发的PHEV项目,产品的上市时间节点都在2025年。 

这也意味着,合资车企有望在2025年发起反击战,但在这之前,合资车企还需要在中国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衰退与收缩

将合资车企逼到墙角的始作俑者是比亚迪。 

2021年,比亚迪用DM-i技术向合资车企下了战书,按照比亚迪的市场预想,DM-i技术对标的是合资燃油车,“用比合资燃油车更低的价格和油耗对其造成降维打击。”随后,长城、吉利等中国车企也都用相似的技术对合资车企围追堵截。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未来3—5年,合资车企份额将从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国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 

存量市场技术路线的竞争,对应着合资燃油车的衰退。 

燃油车支撑了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在DM-i技术推出后的三年,比亚迪和国产品牌们不断挤压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2023年,合资车企(不含特斯拉)份额分别为51.6%、45.2%、38.3%。 

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品牌们,用插电混动技术做到了“价格”与“质量”的崛起:从最初10万左右的价格带扩充到8万-30万的价格区间,进而挤压大众、丰田、本田等车企的全产品序列;同时,一众国产PHEV车型由于其节能的特性,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导致传统燃油车的市场需求下降。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认为,这几年合资车企之所以落后,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没有搞上去。合资车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普遍较低。最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量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燃油乘用车的市场规模在下降。合资车企主要以传统燃油车为主,这个市场是在不断萎缩。 

国产PHEV车型们的攻势对合资燃油车造成了摧枯拉朽的影响。 

本田在去年试图将全部的销售利润打价格战,用售后利润养家;丰田、日产也将旗下A级车和B级车的价格拉至10万和20万以下。“但收效甚微,因为价格战降低的是购车成本,但用车成本却还是比国产PHEV车型高。”有合资车企人士说。 

2023年,东风日产旗下畅销车轩逸全年销量下滑10.5%,跌至37.6万辆,被同价位的比亚迪秦Plus以48.2万辆超过。丰田卡罗拉4月销量4320辆,较2018年以来的销量峰值下滑90.8%,凯美瑞下滑66.9%;本田雅阁、思域、CR-V销量均较峰值下滑50%以上,飞度下滑超90%。 

昔日的畅销燃油车被挤压得日趋小众。36氪AUTO从经销商端得知,受秦PLUS DMi等车型挤压严重,轩逸经典、飞度等合资燃油车库存高企,“站在销售角度,已经很难有话术去说服用户,在飞度和秦PLUS DMi之间去选择后者。” 

另据供应链处人士透露,部分合资车企直接取消了一些冷门车型下半年零部件的供应。从供应链传递出的信号是,“战略性放弃一些难以盈利的冷门车型,提前止损。” 

当国产品牌们的HEV车型替代了合资车企们的燃油车,必然会导致合资车企们产能利用率的流失。 

相关数据显示,包含大众、丰田、本田在内的16家合资车企设计产能达1830.8万辆,但在2023年上半年合计产量为383万辆,上半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41.9%。 

供需失衡让合资车企产能利用率下滑。汽车制造业常以年为单位制订生产计划,每月滚动更新排产计划,36氪AUTO了解到,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丰田、本田、日产都主动在国内进行减产计划,产能削减幅度在20%—40%不等。 

合资车企们试图用延长假期的方式收缩产能,包括通用、日产、丰田在内的合资车企都延长了高温假,假期在1—3个月不等。“今年清明节放了15天假,劳动节正常休息,端午节后紧接着休高温假。”一家南方合资车企内部人士告诉36氪AUTO。 

收缩的另一个表象是裁员。今年5月,广汽本田通过逐级通知的形式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规模达上千人。“为了保证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加速战略转型,广汽本田将进一步提升人员效能。措施包括生产领域部分员工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广汽本田回应道。 

在这之前,包括上汽大众、长安福特等车企也进行裁员做战略收缩。 

中国市场的第二曲线

中国市场的承压,让合资车企试图向海外要增量。 

今年1—4月汽车出口量排名前二十的品牌榜单中,悦达起亚挤进了前十,东风本田、广汽本田、长安林肯也都挤进了前二十。 

去年悦达起亚重新调整了规划,将外销业务提升到与内销同一重要的战略水平。“去年下半年,悦达起亚增加了K5、EV5等车型的出口,出口国家也从50个增加到了80个,新增了澳大利亚等国家。”起亚内部人士说。 

悦达起亚2023年销售汽车约16.6万辆,其中出口销量是8.6万辆,同比增长125%,占全年总销量的52%。起亚的江苏盐城工厂被建设成起亚全球出口基地,按照计划,起亚2026年出口规模将提升至20万辆以上。 

福特也打算将中国当作产能中心,利用后者供应链的完整性和成本竞争力,为福特全球战略服务。 

去年4月18日,福特决定在长安福特杭州的工厂生产改版林肯航海家,并将其出口到美国。这也意味着,福特正在将长安与江铃两家合资企业的产能纳入全球网络当中。 

制造一款全球车,中国工厂要比一家海外工厂都节省成本。 

以大众ID.3为例,ID.3中国市场的起售价是16.29万元,仅为德国价格的一半。大众汽车发言人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同一产品价格差异巨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具有生产成本优势,能源成本较低;其次,该车型所有供应商均来自中国,较短的运输路线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销售价格更加低廉。 

资料显示,在德国销售的大众ID.3先后在德国茨维考工厂和德累斯顿工厂批量生产。而在中国销售的大众ID.3则是在上汽大众位于安亭的MEB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并且在人工成本上,国内工人基础工资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而德国大众工厂的工人月薪在税前4000欧元以上,是中国工人的6倍。 

地区售价的差异最终转化成了合资车企出口拿到了利润。“不算汇率和关税波动,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大概在50亿左右。”有在合资车企负责出口业务的内部人士告诉36氪AUTO,该车企制定了全年出口利润冲击100亿的目标,是国内销售利润的三分之一。 

合资车企的中国工厂一边减轻了制造成本,同时还兼顾了生产质量。 

神龙汽车曾表示:“神龙公司制造质量处于Stellantis集团的头部水平,其中武汉工厂的制造质量水平在Stellantis集团52家工厂中排名第一,成都工厂排名第五。” 

中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占据世界65%的市场份额。虽然合资车企在中国竞争表现偏弱,但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有明显优势。 

一条新的增长曲线摆在合资车企面前,海外市场的想象力感性且动人。但一个不好的消息是,比亚迪、奇瑞、长城等国产车企也正将中国市场的号召力平移到全球市场,比亚迪先后登陆日本和欧洲市场,奇瑞去年是出口冠军,长城在东南亚市场持续扩大着市场份额。 

可以预见的是,合资车企与中国车企的鏖战仍会持续,且战场会从中国,扩大到更大半径的全球市场中。 

收缩、挣扎,然后反击

合资车企受限于海外市场需求,新能源战略反复摇摆,不如中国车企具备持续性战略规划。 

丰田汽车掌门人丰田章男不止一次炮轰电动汽车,大众集团内部也因保守派和激进派的相互拉扯,错失新能源爆发前夜的培育期。2021年—2023年,合资车企们处于产品技术断层的尴尬期,国产品牌们用PHEV攻势轻易冲破合资车企的燃油车防线。 

战略收缩后的合资车企虽然陷入被动,但他们仍有反击的力气。 

“合资车企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全球化经验包括全球化盈利,远远大于本土车企。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在去年表明了态度。 

起亚是全球销量排名第三的品牌,2023年总营收为5369.778亿元,是长城、长安、吉利三大自主车企营收之和。作为全球销量冠军的丰田,虽然电动化产品在中国市场落得边缘化地步,但其2024财年净利润约合2300亿人民币,是比亚迪的7倍。 

全球业绩足以支撑合资车企应对价格战。去年下半年,大众ID.3将起售价压低到12.59万元,降价策略将ID.3的销量直接拔高到破万水平;第九代凯美瑞电混双擎在4月将价格压低到15万后,销量从3月的6842辆,在4月直接上升到9323辆。一连串逆袭故事也向行业证明,合资车降价、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打包策略仍能刺激消费市场。 

背靠全球销量基础的合资品牌们,短期用“以价换量”的策略与中国车企贴身肉搏。但同时,这些合资车企都在做技术、营销的调整。 

包括大众、日产等车企都重新押宝插电混动技术路线。去年7月,上汽大众争取到自研PHEV项目——该项目不必再经过大众汽车集团狼堡的审批,转而与上汽集团合作;日产也正进行全新PHEV车型的开发,并且将研发大权交到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手上;上汽通用正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自研的全新一代PHEV智电插混技术,该技术将率先搭载到别克GL8上。 

“PHEV项目的开发,上汽大众将承担75%的产品开发量。”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说。 

燃油车时代,合资车企产品研发权被外资方掌控,中方只做零部件的本土化适配。但外方繁琐的汇报流程会拉长新技术的研发周期,“同一技术的研发周期,客观条件下中方会比外方快2-3年。”有知情人士说。 

放权表露出合资车企加速追赶的野心。 

在技术路线上,合资车企也放弃了曾经惯用的P2并联结构,改用串联DHT+大电池的技术路线。后者是符合中国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相比于P2并联结构,串联DHT+大电池具备长续航、低油耗和强智能化的特征。“曾经合资车企不愿意放弃内燃机和变速箱优势采用P2并联结构,但P2技术打造的产品很难具备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最终这套技术被合资车企雪藏。”上述知情人士告诉36氪AUTO。 

据悉,上汽大众研发的新一代插混车型除了具备综合续航里程长、油耗低的优势外,还将引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 

狂补技术功课的合资车企们,仿佛又看到了能与自主品牌贴身肉搏的机会。 

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认为,在全国3.3亿的汽车保有量中,合资占3亿多。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基盘用户,合资车企都在琢磨如何加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转化率。上汽通用也曾表示,其新能源客户40%来自基盘用户。 

“现在买合资品牌的人中,有62.2%的人还想买合资的电动车。”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 

原创文章,作者:苏鹏。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本文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正版图库
最新快讯
2025款极氪001和007上市,新增端到端大模型应用
2024-08-20

8月13日,2025款的极氪001和极氪007正式上市。这两款新车官方起售价分别为25.90万元和20.99万元。2025款极氪001与极氪007,搭载了极氪智能科技最新的技术成果。全栈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最大充电倍率高达5.5C,从10%充至80%仅需10分半钟,超越了传统三元锂电池。同时,极氪OS智能座舱系统也迎来了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极氪AI OS,Eva进化为AI Eva。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迈入2.0时代,启动了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优先实现了泊车和路口场景的端到端进化。此外,极氪还率先推出了城市NZP通勤模式,未来将逐步开通城市NZP和城市NZP+,最终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城市智能驾驶体验。在智能驾驶方面,2025款极氪001同样带来了升级,首发搭载的浩瀚智驾2.0系统,基于激光雷达和双OrinX智驾芯片的智能硬件方案,实现了系统底层能力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基于全场景的端到端泊车能力,浩瀚智驾2.0的泊车时间最快可缩短至23秒,且泊车手法更加类人化。同时,该系统还带来了记忆泊车功能,用户只需一次记忆即可实现不限楼层、不限车位的自动泊车服务。

中国超跑首次批量出海,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
2024-08-02

8月1日,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超跑可以实现批量出海,树立全球造车科技新高度。超跑,被誉为“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昊铂SSR的量产,不仅实现了打破西方对超跑的技术垄断,同时实现了对外输出超跑的产品、技术、文化和高端品牌的出海,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飞跃。昊铂SSR去年10月正式上市以来,以超跑为载体,从研发、设计、试制试验、智造、产业链等,全方位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能力,也为中国汽车运动文化注入新力量,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也推动汽车文化的普及,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昊铂秉持低调务实、保持热诚的作风,征服了全球最顶尖的同行。汽车设计领域的璀璨明星Pontus Fontaeus,因其与法拉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等豪华车品牌的卓越合作而赫赫有名。如今,这位设计巨匠选择与昊铂携手,亲手打造出昊铂SSR这件璀璨的艺术品。伴随着昊铂全球化战略,凝结了中国工业最高技术水准的昊铂SSR,来到了全球用户的面前。去年昊铂SSR海外首秀,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超跑爱好者的喜爱。在泰国车展,昊铂SSR创下中国汽车出口史上“最高单价”的记录。(未来汽车日报)

40万公里神盾短刀电池健康度达90.5%
2024-07-29

7月29日,吉利对一块历经921次充放电(约40万公里行驶里程)的神盾短刀电池包进行了容量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度仍然高达90.5%。而同级产品搭载的电池包,在完成500次充放电之后,健康度就衰减到了80%,寿命远低于神盾短刀电池包。 同时,吉利还对一辆行驶里程超30万公里的银河E5耐久测试车进行了电池包拆解。拆解结果显示电池包的结构依然完整、防护完好。 8月3日,搭载神盾短刀电池的银河E5即将全球上市,并实现上市即交付。(未来汽车日报)

13.58万元起售,宋L DM-i正式上市
2024-07-26

7月25日,比亚迪王朝全新中级SUV宋L DM-i在开封上市,新车基于新技术、新平台、新标准打造,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以“大宋”之名开创SUV油耗3时代,颠覆用户对中级SUV的油耗续航认知。宋L DM-i此次推出纯电续航里程75KM、112KM和160KM三个版本,共5款车型,售价13.58万-17.58万元。极致低能耗带来超长续航,宋L DM-i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1500km,宋L DM-i基于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引领中级SUV向更优越驾乘空间和更高级驾乘体验进化。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80*1898*1670毫米,轴距达2782毫米,比途观L Pro(4735*1842*1682毫米)更长更宽,带来更宽奢的空间体验。纯平后排地板、超宽横向空间,让后排中座成为“C位”,加上宽舒云感座椅,带来前排头等舱、后排大沙发的舒适出行体验。超大后备箱可轻松放下全家行李,更可纯平放倒变身双人床,不管全家购物还是惬意露营,都能轻松满足。(未来汽车日报)

售价14.99万元-21.29万元,深蓝S07正式上市
2024-07-26

7月26日消息,7月25日,深蓝汽车全球战略车型“深蓝S07”正式上市,共推出增程加纯电10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4.99万元-21.29万元,同时全系车型限时优惠1万元,其中215Max增程版、215Max乾崑智驾ADS SE版、215Pro增程版为深蓝S7经典再升级版本。深蓝S07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在20万级中型SUV市场,携20大同级首发、50大同级领先的科技配置,打造同级领先科技含金量。随着的深蓝S07上市,意味着智能驾驶技术步入普及化新阶段,不仅满足了用户的智驾需求,也重新定义了智驾体验的价值感。华为乾崑智驾采用主视觉方案,与特斯拉纯视觉逻辑相同,在决策和规划时更加类人化,行驶轨迹更接近人类驾驶,拥有更高通行效率。但在华为乾崑智驾背后,有华为大数据模型为支撑,这一点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截然不同,实现了对驾驶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和精准决策。同时,大数据模型还具备强大的学习和迭代能力,能够不断优化算法模型,提升驾驶辅助的精度和安全性。特斯拉在复杂场景下的理解能力和决策精度上,往往难以与华为乾崑智驾相媲美,这也是深蓝S07比肩特斯拉的底气。(未来汽车日报)

查看更多快讯
最新要闻
广汽埃安第二代AION V上市,直指全球市场
售价区间12.98万-18.98万元。
2024-07-26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2024年7月12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论坛为期两天,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2024-07-18
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
​2024年7月10日,盖世汽车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
2024-07-18
上半年销量突破133.4万辆,长安汽车储备竞争粮草
阿维塔品牌下半年将推出增程产品。
2024-07-10
顶配售价不超20万,零跑C16能否打开新的增长点?
以性价比抢占市场。
2024-07-08
试驾翼真L380:用“大空间”破局
官方指导价37.99万元-47.99万元。
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