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锦缎”(ID:jinduan006),作者:知勇,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近日,国常会审议通过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成为核心内容。
新能源车大军即将驶向广大农村市场,充电基础设施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然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需要多视角、多侧面地看,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车产业突飞猛进。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在去年,这个比例已超25%,提前三年完成了这个目标。
不过,不同地区的新能源车普及率存在较大差异。一线大城市的渗透率已经接近40%,而农村市场电动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燃油车仍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我国最早官宣禁售燃油车的海南省,2022年其农村新能源车渗透率也仅为10%。
简单从城乡人口对比来看,农村市场的容量几乎相当于城市市场容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是50.3%。这也就意味着,咱们国家的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新能源车普及的空间是值得期待的,这毫无疑问将为新能源行产业中长期发展提供充沛的动力。
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为621万辆和60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6.7%。考虑到国内新能源车产能充足,激发农村地区的新能源车市场有利于发挥国内制造成本优势,又能强化新能源产业链。
更重要的,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贸易低迷的情况下,农村市场无疑是拉动经济内循环的重要路径。作为消费“四大金刚”之一,汽车充当着畅通农村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根据中汽政研研究,每推广一辆新能源汽车,可带动2.6倍左右的上下游产业链增值。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存量替代”和“新增”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有望形成千万辆级的新能源车市场。
出身在农村的80、90后,或许还有这样的记忆:在炎热的夏天,骑着摩托车的小商贩驮着满载雪糕的白色泡沫箱,走街串巷,喊声震地。在树荫底下玩耍的农村娃一听到叫卖声,立刻就围了上去......
但在“家电下乡”之后,这种情景已经基本不见踪影,因为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拥有了冰箱——这是自2009年开始全国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带来的成果,让农村娃实现了“雪糕自由”的梦想。
冰箱的普及是农村市场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在2009年的家电下乡之前,农村地区的家电保有量仍远远低于城市,且增长缓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冰箱在农村的每百户保有量为22台,大大低于城市的92台。而空调在农村更像是奢侈品,每百户保有量仅有7台,远低于城市的88台。
在家电下乡的过程中,政策以直补方式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随着下乡品种日渐增多,从电视、冰箱、洗衣机,再到空调、微波炉,最后还从家电发展到电脑。
图 1 : “ 家电下乡 ”之前农村的冰箱普及率较低,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 ,申万研究
如今,下乡的主角变成了新能源车。
跟城市汽车拥有量太大,造成交通拥堵的两难情况相比,农村地区的汽车普及率并不高:农村家庭的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仅有22辆,平均下来每五户家庭才有1辆车。
从政策角度,推动县乡市场的新能源车普及不仅能促进新能源发展,也可以更好释放农村地区的出行消费潜力,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进一步推动县乡市场消费增长。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全局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本路径。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人们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路上永不止步,消费升级是伴随着着城乡经济发展全过程。即将开始的新能源车下乡政策将再次撬动农村广大市场,亦符合实现共同富裕题中之义。
如果说家电下乡带来的成果是消费升级和内循环潜能激活,那么新能源下乡将在此基础上担负着农村地区能源转型的重要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能源车下乡的作用将远大于家电下乡。
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车将替代传统燃油车成为县乡市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这将大大减轻我们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力。
提到新能源下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乡下有充电桩吗?”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乡下发展新能源车正当时,农村地区很多家庭都是独门独户,不像拥挤的城市,想要安装充电桩首先得有个停车位。”
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公共充电桩,家用数小时的慢充时间仍然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如果你的新能源车续航只有300公里,假设电池续航70%的达成率,在中途无法充电的情况下单程将被限制在100公里内,而加油站已经覆盖到每个乡镇。
还有一点,就是充电桩的运营环节,农村地区不像大城市集中,且环境更为复杂,也给充电维保带来一定困难和成本提升。但在农村消费者眼里,却希望充电服务费更加优惠。
总结来讲,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面临着一些实际挑战,其中首要的问题还是充电设施。国常会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历史上,在家电下乡政策之前,国内农村地区的家电使用场景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比如说,你想买洗衣机,结果村里面还没有通自来水;你看上了大彩电,可没有有线电视网络,无奈只能靠卫星锅接收信号。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乡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一方面可以提高居民首次购买意愿,另一方面将有效解决新能源使用痛点,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
要实现农村消费升级和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目标,除了政策层面的指引,还需要新能源整车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将更多视线切换到农村市场,充分发挥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领先优势,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下沉。
但近几年,很多车企都在抢着做高端电动车,将冰箱、液晶电视搬到了车上,甚至不惜亏本花重金做品牌宣传。比如蔚来汽车,2020年度,其花在营销上的费用累计高达39亿元,是研发费用24亿元的1.6倍。显然,这样只服务高端人群的品牌无法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
另外,新能源汽车下乡不是简单把车造出来再卖到农村,因为农村和城市的用车场景是不同的,车企想要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更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适合农村市场的车型,比如纯电皮卡、纯电小面包等。
汽车属于大件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度较高。乡村经济底子相对薄,更偏好低价车和高性价比车型。毕竟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万元的一半。从2022年汽车下乡活动情况看,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价格集中在3-8万元,并且以A0和A00级为主。
图 2 : 2022-2023 年 国内上市主要纯电微车、小型车,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长江证券
目前,五菱、长安等自主品牌的低价位新能源车型颇受农村地区和三四线城市的青睐。在新能源下乡的趋势下,我们看好在农村市场具有优势的整车企业,以及在农村市场较为深入布局的二线车企,农村市场的新增消费有望成为其更进一步的支撑点。
面对新能源车下乡的历史机遇,能否对城乡市场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又能否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考验着当下新能源车企的综合实力。只有做到优质供给,才让每个人都能够分享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红利。
除了充电和产品供给的痛点,新能源汽车下乡还需要重点关注售后服务环节。毕竟与家用电器相比,新能源车的售后服务更为繁琐,周期更长。平均下来,消费者购买一辆汽车往往要使用5年以上。
所以,新能源车下乡的后续配套服务如何跟上,是值得深究的问题,也是个长期的事情。这势必需要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加强售后运维服务保障。
在城乡地区构建良好的售后维保网络,解决农村居民购买新能源车的后顾无忧,是新能源车能在农村地区得以深度下沉的重要前提。至于车企间的车型竞争,就交给市场选择。
中长期看,新能源车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离不开电力系统的加持。
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不够稳定。遇到雷雨天气,停电更不是新鲜事,加上农村交通不便,延长了电力故障时间。客观地讲,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电网线路负荷失衡,配电资源再配置难度较高。当新能源车规模化使用,将对农村电网造成冲击。
除了加强对农村电网的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电网故障和安全隐患。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电网的规划和管理,制定合理的电网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以便更好地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广大农村地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应用新能源电力。比如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就像特斯拉的Powerwall,其通过存储白天光伏发电的电能来增强家庭系统用电的独立性,在夜晚可以尽情享用自己家发电的清洁能源,也可以从容应对断电情况。目前,特斯拉正在计划推出第三代Powerwall产品。
更乐观的场景,农村地区的新能源车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让新能源车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段对电网反向放电,来构建动态有效的“新能源车+电网”融合体系,从而起到削峰填谷、稳定电网的作用。
总结下来,只有解决消费者的痛点,从多维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让新能源车在乡下“跑起来”。
在鼓励消费、刺激内需的政策指导下,农村市场的新能源车消费蓄势待发。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续可能会有更加具体的政策密集出台。
站在投资视角,新能源相关板块已经经历了3年的高速发展,可能不会像前期一样连续出现大涨行情,所以不宜过分乐观,短期抱太高的期望。当然,从长期看,新能源下乡带来的市场基本面变化仍然会有不错的回报。因为人们往往高估一年的变化,却低估十年的变化。
9月20日 2024款小鹏G9于昨晚正式上市,全系共5款配置车型,售价26.39万元起,并将实现上市即交付。新款G9标配扶摇架构,进一步强化了“智能、性能、电能”三能技术优势,在充分吸收市场经验和用户反馈后,以更具竞争力的价值力体系重新宣誓了统领30万级智能纯电SUV市场的决心。在欧洲四国陆续实现交付后,小鹏G9还将在明年进军德国市场。2024款小鹏G9依托扶摇架构,在标配智能驾驶和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基础上,搭载域控智能底盘的极致设计理念,体现了小鹏汽车对于智能、性能、电能“三能战略”的极致追求。凭借技术优势及对产品的精心打磨,新款G9涅槃重生。2024款小鹏G9搭载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具备国内首个且唯一的XNet深度视觉感知系统,落地无图、全场景、点到点的智驾功能,实现全国好用、全程好用。此外座舱方面搭载了全球领先的“全场景语音2.0”,在无网络场景下依然支持600+语音指令,更有像乐高积木般灵活定制的“智慧多场景座舱”,提供个性化用户体验。(36氪AUTO)
9月24日,吉利银河L6举行三车高速连续追尾“魔鬼碰”测试,最终凭借神盾电池系统的优异防护能力,吉利银河L6打破新能源汽车“逢撞必烧”魔咒,在高速前后夹击追尾中电池包、油箱、高压系统“分毫未损”。此次三车高速连续追尾碰撞试验,主要模拟日常用车场景中下雨湿滑的高速路上,在突然团雾、路面湿滑、前方视野受阻的条件下最容易发生的连环追尾事故。吉利银河L6发现前方车辆停止后,进行紧急制动,速度降低至40km/h速度撞上前车(较大的厢式车);发生碰撞后,吉利银河L6后方车辆因反应不及时,以100km/h速度追尾吉利银河L6。国家标准试验整车追尾碰撞时速是50km/h,此次100km/h高速追尾碰撞的能量是国标后碰试验的4.49倍,而目前行业最高追尾碰撞试验时速为80km/h。吉利银河L6基于e-CMA架构打造,秉承了CMA架构原生安全设计理念,配置全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可以说在安全方面是具有“天生的好底子”。例如,面对高速被追尾的场景,e-CMA架构对油箱、环抱式ODP、高压线束、燃油管路布置优化,V字形后护板等后碰撞传力路径优化,形成对电池包的潜艇级防护。(36氪AUTO)
9月16日,吉利银河L6正式上市,推出60km纯电续航AIR版型、PLUS版型和125km纯电续航PLUS版型、MAX版型及星舰版型共五款车型,全国统一零售价为11.58~14.98万元,在节能和性能方面,吉利银河L6也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的赋能下,吉利银河L6在WLTC工况下拥有同级最长综合续航达1370km,据前不久的实测数据显示,其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3.61L,百公里加速仅需6.3s,极速更是创下247km/h的“最速电混家轿”纪录。此外,e-CMA智能超电架构原生的29100N·m/deg车身扭转刚度,以及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组合,让吉利银河L6在湿地麋鹿测试中的车速达到80km/h,远超同级。更值得期待的是,吉利银河L6星舰和MAX两个版型将在年底通过OTA的方式,为用户推送“银河管家哨兵模式”,可实现驻车状态下的车辆24小时360°实时监测,并在必要时向用户推送提醒消息。(36氪AUTO)
。据悉,应急浮水能力将在仰望U8车型上实现全系标配。仰望U8应急浮水技术的研发,是为了在暴雨内涝和野外涉水遇险等场景下,让车辆浮水能力能够像安全气囊一样触发,在紧急时刻最大限度为用户提供被动安全。仰望U8的应急浮水能力采用被动触发,当用户通过星河曲面屏开启涉水模式并开始涉水后,车辆将通过多种传感器对涉水深度、车身姿态、车轮滑移状态等进行监测,若符合浮水条件即自动触发应急浮水,实现车辆在水中进入漂浮状态后的前进、转向等操控。在应急浮水状态下,仰望U8能够实现30分钟内无车内显见流动积水,更不会下沉,并能以最快3km/h的速度前进,使车辆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减少用户意外漂浮后的恐慌。在与浮水相关的制造工艺层面,仰望U8进行了5大技术突破,累计62项创新设计,不仅让车身与涉浮水相关的焊点和螺柱以99.97%的合格率突破了行业平均合格率,同时在白车身和彩车身涂胶部位也采用了更严苛的工艺标准。动力系统上,仰望U8与浮水相关的技术专利和创新多达133项,而在整车及零部件密封方面,仰望U8也都做了全新的优化设计,最大程度确保车辆在浮水状态下的防水能力。(36氪AUTO)
2023年9月5日,阿维塔12在德国慕尼黑全球首发。新车定位为豪华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将会提供两驱和四驱版本。阿维塔12采用无后舷窗掀背设计,车身尺寸超过阿维塔11,长宽高分别为5020mm*1999mm*1450mm,轴距为3020mm。阿维塔12的座舱采用Gentle Tech极简设计概念,减少了物理按钮的数量,只保留实用度高的必备按键, 同时搭载全球首创轿车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能够实现一键躺平。智能配置方面,阿维塔12配备了高清流媒体外后视镜,并搭载HarmonyOS 4.0和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2.0。据阿维塔官方介绍,阿维塔12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市场开启交付,后续交付海外市场。此外,阿维塔还将在明年推出2款全新产品。(36氪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