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人Auto”(ID:meirenauto),作者:李馨婷,编辑:李欢欢,运营:牧歌,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我们刚刚度过的,大概是史上最热闹、最火爆的五一假期了。
据交通运输部通报的数据显示,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7019万人次,日均发送5403.8万人次。其中,公路预计日均发送3261.8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99.1%。
出于种种原因,依然有不少电动车主自驾出行,“排队四小时、充电一小时”的窘迫画面再度上演。
当新能源车渗透率一举冲破30%大关,尴尬的是,补能依然是电动车主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在成都工作的陈莹算是领教了这个五一的火爆,开售时间刚过一秒,回攀枝花的高铁票便被一抢而空。 她满怀期待地下了候补订单,等待两周却连一张单程票都没等到。4月28日,陈莹彻底放弃了候补通道,想到五一期间高速公路可以免费通行,她决定开电动车自驾回家。
显然,过往电动车主曾遭遇的“排队四小时、充电一小时”的窘境,还没有对陈莹形成足够的警示。陈莹 觉得大不了还可以动用保险公司赠送的拖车服务,抱着几分乐观预判,她甚至连沿途什么位置有充电站都没有 搞清楚就上路了。4月28日下午4点,陈莹载着妈妈和一位朋友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她已经计算好了,这个时间启程,下高速时正好能赶上高速免费时段。
陈莹的车是一辆极狐阿尔法S,续航里程525公里,出发时表显剩余440公里。买这车主要是满足她的通勤需求,至今没跑过长途。不过,她乐观判断,从成都开到攀枝花,走京昆高速,全程大概600公里,车程7小时左右,中间大约充一两次电足够了。
开局比较顺利,他们用两个多小时便驶完全程的三分之一,路过荥经服务区时,陈莹看了一眼显示器,还有200多公里的电量,在这里充电似乎有点“鸡肋”, 她打算继续开60公里 ,到汉源服务区再充电。没想到,当她抵达汉源服务区时,发现这里竟然没有充电桩。好在表显还有100多公里,开到石棉绰绰有余,到了石棉服务区,总算找到了充电桩。但是,硕大的服务站,只有4个充电桩运营,并且在她前面 已经排了十几辆电车。
说走就走的轻松心情消失了,陈莹陷入了纠结 ,继续前进还是在这里排队?快充状态大约半小时可充80%电量。粗略估算,陈莹要等待两三个小时才能充上电。
此时陈莹的车表显剩余90公里电量,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菩萨岗服务区还有60公里,理论上讲,电量足以支撑她到达菩萨岗。陈莹在地图软件搜索过,确认菩萨岗服务区有空闲的充电桩,她决定“冲一把”,顺便“试试90公里的表显开60公里能不能行”。
但现实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出发时成都就在下雨,到了雅安雨下得更大,此时已经快到晚上9点,温度越来越低。更要命的是,去往菩萨岗服务区的路几乎全程上坡。种种因素导致耗电量大大增加,仅开出30公里,车上的电就迅速耗光了。
靠着最后的“隐藏电量”(电动车没电后,还可以启动,再开一段距离),陈莹以4-5公里/时的龟速向前滑动,但这个速度在高速路上行驶显然是行不通的。不幸中的万幸,路边刚好停着一辆拖车,司机过来询问了一番,拉着三人的车上路了。
此时,他们还没意识到,一段 “囧途” 才刚刚开始。
花了300元拖车费,终于抵达菩萨岗服务区,陈莹远远看到,菩萨岗服务区也只有4 个充电桩。不少同病相怜的电车已经挤满了停车场,管理员走到陈莹车边,塞给她一张纸——15号。排队充电的车太多,得靠排号维持秩序了。已是晚上10点,陈莹苦苦等待了7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5点,才终于充上电,彼时后面的车已经排到了50多号。
一位同在排队充电的车主与陈莹闲聊, “他们(拖车)都忙疯了,生意异常火爆。凌晨两三点还在往服务区拉车。 ”这位车主曾经打12122高速救援电话,请求拖车帮忙,但需要拖车的人太多了,他左等右等也 等不来,就在路边叫了一辆“野生”拖车,5公里花了600元。
在停车场排队充电的那晚,除了与其他车主聊天,陈莹始终紧盯着排队实况。她一刻也不敢休息,毕竟充电桩没有专人维持秩序,她怕被别的车加塞。 “通往充电桩的路很窄,大家都停在路上的话就堵死了,只能车停在旁边,人下车盯着。 ”排在她前面的热心车主自发担任起维持秩序的角色,指挥车辆出入,组织大家排号。
高海拔、低温也增加了排队充电的难度。下了一天雨后,晚上温度直降到3度,凌晨3点甚至下起了大雪, 排队的车都是电量几乎耗尽的状态,也没法启用空调取暖。菩萨岗服务区没有酒店,便利店晚上11点多就关门了。 陈莹 和妈妈把行李箱里的衣服有一件算一件全部披在身上保暖。
同行的人正好有朋友路过,搭朋友的油车先走了,晚饭,陈莹和妈妈吃了随身带的几个面包,饥寒交迫 地缩在车里熬时间。戏剧性的一刻来了,陈莹意外收到了高铁票候补成功的通知,后悔开电车出门的情绪在那一刻到达了顶点。最后 ,陈莹伸出冻僵的手指,哆哆嗦嗦忍痛把票给退了,“还花了我几十块钱手续费! ”
即便如此,陈莹都觉得自己还算幸运。她看到几辆车,大概是用隐藏电量滑行了太久,电量彻底耗光,被拖车拖来时车门已经关不上,车窗也摇不起来。其中一位车主带着三四岁的小朋友,坐在车里瑟瑟发抖,大家帮忙把他的车推到充电桩附近,先充一点电应急。有辆车电耗得太彻底,怎么也充不进去电了,直到陈莹第二天早晨充完电离开,那辆车还在原地等待拖车拖去维修厂,车主更是不知所踪,这个假期恐怕是被毁了。
▲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在排队等候充电。 图 / 视觉中国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 3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34.2%,也就是说每卖出十辆车其中就有三辆是新能源车。然而尴尬的是,开电动车远途出行,依然是一件令车主焦虑不安的事。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喊了这么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在推进中。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曾提出,截至2030年我国新能源车桩比要达到1:1。 而据中信证券研报分析,截至2022年底,我国存量车桩比为 2.5: 1,存量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充电桩比例约为 7.1:1,距离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尤其在高速路段,充电桩仍然比较稀缺。
张佳在某充电桩投建企业工作,他向每人Auto解释,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已经铺设得比较满了, 如果要大规模建设充电桩 ,一方面需要更大的面积,即扩建服务区; 另一方面,部分服务区的电容量不够,还需要铺设新的高压电网。 “地还能解决,电的话难度就大了。 ”
与此同时,不管是车企还是经营充电桩的企业,都有盈利的压力。而高速公路的充电桩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只在节假日客流爆满,远不如在城市内铺设充电桩“实惠”,因此企业缺乏动力在高速公路布局充电 桩。两方面因素叠加,高速公路充电桩的生意便只有国家电网主力在推,但单凭一己之力,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另外,高速公路补能需求以快充为主。 目前,最常见的快充桩有60kW和120kW 两种,粗略估计分别能够在一小时、半小时左右给一台续航为500公里的电动车充满电。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虽然国家在大力布局,但旧充电桩里慢充桩的比例还是很高。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 截至2022年,国内公共充电桩有179.7万个,其中直流快充桩只有76.1万个,这些快充桩仅有约2 %位于高速公路(根据交通运输部2022年10月公布的数据计算) 。
走下高速公路,一些自驾热门目的地面临同样的问题。以新疆、西藏为例,截至2023年1月16日,西藏拉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2105辆。2022年新疆整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接近5万辆,与北京、上海超过50万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差巨大。企业总是优先在新能源车保有量高的地区建设充电桩,因而不同城市间铺桩量严重不均。而充电桩数量不足,反过来会影响当地居民购买新能源车的意愿,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 即使充电设施布局完善,电池端也要跟上才行。上述分析师认为,虽然近来车企推出的新车 都在向超快充靠拢,但目前的存量新能源车,能够支持高速充电的车型并不多。可以说2022年以前的车型,还无法兼容 4C(15分钟充满)充电效率,甚至很多车型也达不到半小时充满电的水平。
张佳坦言,要把充电桩升级到360 kW并非难事,但车辆电池无法与之匹配是个问题。因此,目前而言增加充电桩数量才是更为实际的解决方案。
上述种种难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开电车长途出行,将持续困扰着众多车主。
回想起从成都到攀枝花的糟糕旅程,尤其是困在半路得知候补到高铁票的那个瞬间, 陈莹感到又恼又悔,“下次应该不会开电车自驾了,还是等(候补)抢票吧” 。在菩萨岗服务区遭遇电车“趴窝”的车主里,也不乏家里有油车有电车,最后选择开电车自驾出行的。在花了数百元拖车费,被迫滞留在服务区度过 窘迫的夜晚之后,他们的肠子都要悔青了。
▲ 武深高速广东龙门县段某服务区,正在充电的新能源车。 图 / 视觉中国
与陈莹遭遇海拔提升、雨雪交加的极端处境不同,张佳这次五一自驾还算顺利。出于职业习惯,他一路都在留意高速公路充电桩的使用情况。
5月3日,高速路段迎来返程高峰,几个服务区的充电桩前排起了长队。张佳注意到快充桩的质量已经比之前提高了不少,印象最深的是在衢州服务区有 5 个快充桩,功率都是120kW、双枪的,并且都能够正常使用。张佳还记得当年充电桩刚刚投放时,“很多桩只是摆个样子,基本都是坏的,或者功率很低,派不上什么用场” 。
顾戴杰是卫莱电充电站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站总监,这家公司是公牛的宁波总代理,与星星充电、特来电等头部公司有合作,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投建、运营充电站。据顾戴杰介绍,2020年3月开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国家纳入了新基建产业之一,土地、电力资源的审批相对放开,并投入了大量资金鼓励充电桩铺设。
以宁波卫莱电为例,顾戴杰粗略估计,每 新 建一座充电站,平均单把充电枪的成本在6万元左右,假如 充电站的规划规模是20把枪,建设成本约为120万元。在补贴政策下,建一座充电站的成本可以降至70万元左右,这极大促进了充电桩的建设。
并且,相关补贴政策也在不断调整。顾戴杰介绍 ,以前国家补贴的方式是建设补贴,简单说就是建好充电桩就能领钱,目的是广铺充电桩。现在政策慢慢变为运营补贴,即在充电桩投入使用后,按耗电量补贴,这样就降低了 “ 僵尸桩 ” 出现的可能性,企业也更有动力去维护充电站。
车企也在为缓解用户的充电焦虑猛下功夫 ,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换电和超快充。
今年五一,蔚来给车主提供了高速公路免费换电服务。杨逍和丈夫开着一辆蔚来ET5从上海前往南昌、长沙、武汉游玩,去程换了四五次电。她对换电模式很满意,往返2000多公里的路途,只在返程回上海时在仪征高速路段遇到了排队。
在顾戴杰看来,换电不失为一种解决用电焦虑的办法,但现阶段还难以铺开。 因为新能源车电池型号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并且投建换电站的成本颇高,蔚来为此没少遭受质疑 。
眼下,换电还难以惠及其他品牌车主。以特斯拉、小鹏、理想为代表的多数车企,选择的解决方案是超快充技术。
2022年9月,小鹏G9正式上市,这是国内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打造的量产车型,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在去年8月举行的超级补能发布会上,小鹏提出到2025年,再建2000个超快充站,其中的超充桩最高充电功率可达480kW。
2023年4月17日,蔚来首批15座500kW超快充站上线,其中包括G3京台高速万庄服务区北京方向、S2广河高速中石化中新服务区广州方向、河源方向三个位于高速公路的快充站。在2023上海车展上,理想也开启了4C超级充电站试运营。
▲ 蔚来汽车换电站 。 图 / 视觉中国
或许,随着众车企的努力,电动车主的充电焦虑终将成为过去,不过这需要多长时间,恐怕谁也说不清。电动车主选择在节假日自驾出行,还是需要提前规划好补能计划 ,必要的时候暂时驶离高速路、前往市区充电。
5月3日,陈莹踏上了从攀枝花回成都的返程 ,距离菩萨岗服务区2公里处,已经开始堵车了。好在这次她早有准备,在上一个服务区加满了电。
(应受访者要求,陈莹、张佳、杨逍为化名)
5月31日,比亚迪2023款元Pro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9.58万元—11.38万元。在产品力方面,2023款元Pro提供元气粉、活力白、能量灰三款外观配色,还提供清新蓝双色内饰。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375/1785/1680毫米,轴距2535毫米,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轮毂尺寸为16英寸。配置方面,部分车型将会增加陡坡缓降、车机系统语音免唤醒/连续性语音识别功能、K歌功能、后雨刷、手机App远程控制等。高配车型还提供了可开启的全景天窗,进一步增加了车内的开阳感。而在续航方面,该车搭载容量为38kWh和47.04kWh两种容量的刀片电池,CLTC工况续航分别对应320km、401km,相比老款有所提升,并且全系都支持快充,其中320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45kW,401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60kW,高配车型还支持对外放电功能。动力方面,2023款元Pro升级八合一动力总成,最大功率为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相比老款车型动力略有下调,老款系统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210Nm。(36氪AUTO)
5月30日,奇瑞汽车重磅打造的TIGGO瑞虎9正式全球上市,共推出领先版、豪华版、尊贵版、至臻版、旗舰版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5.29-20.39万元。针对购车用户特推出6重惊喜,为用户带来买无忧、用无忧、养无忧的全新价值体验。作为奇瑞汽车高端智造平台——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TIGGO瑞虎9定位“磁悬浮超舒适旗舰SUV”,以“9大越级舒适+3大旗舰品质”傲视同级,致力打造20万级SUV舒适天花板,打破合资品牌对中国用户的价值偏见,重塑自主品牌对旗舰产品的价值定义。围绕TIGGO瑞虎9的旗舰舒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进行了全面解读:“TIGGO瑞虎9宣布杀入20万级市场,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用极致的驾乘舒适,高端的驾乘品质,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为全家人带来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以产品价值引领中国品牌向上之路。”作为技术奇瑞创新智慧的集大成之作,TIGGO瑞虎9致力为每一个中国家庭提供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是20万级SUV市场用户更好的选择。(未来汽车日报)
5月31日,新一代超级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正式上市,共推出5个版型,官方指导价为13.87万-17.37万元。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打造,在电池安全、全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吉利银河L7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是一套覆盖电池、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具备44.26%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NEDC 4.4L),达到同级最低油耗水平,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370km,直击用户续航之痛。吉利银河L7配备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四块大屏,还支持智能语音控制,唤醒速度仅需0.5秒。基于全域FOTA,吉利银河L7可实现娱乐域+车身域+底盘域+动力域的全车升级,在行业速度最快的100M以太网的加持下,升级效率更高,3G的升级包30分钟内即可完成下载及全车升级。(未来汽车日报)
5月27日,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完成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测试第二季暨首次整车级安全测试”。中国汽研出具的试验报告表明: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顺利通过整车车速40km/h正向刮底、整车车速7km/h后向刮底、整车20km/h负坎冲击和整车托底四项整车级电池安全试验。这在四项试验中,神盾电池均以超行业标准的测试标准通过,进一步证明:“电池针刺”只是神盾电池安全入门标准,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将电池融入到整车的安全体系,把电池防护做到了极致,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此次测试高度聚焦、高度还原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底部碰撞”用车场景,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成为行业里第一个做到40km/h正向刮底、20km/h负坎冲击都无损伤的电混车。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吉利汽车电气化体系力优势,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已全面接入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可基于用户用车场景和极限工况,构建全场景安全仿真,进行海量测试与验证,确保吉利银河L7在底部碰撞测试中可以高标准通过,引领行业整车级电池安全新标准。(未来汽车日报)
5月25日,宋Pro DM-i冠军版正式上市,携五大颠覆、四大焕新震撼登场,官方指导价13.58万元—15.98万元。作为“燃油SUV颠覆者”,宋Pro DM-i冠军版实力开启A级SUV油电同价新时代,将颠覆进行到底。宋Pro DM-i冠军版作为中期改款,本次共推出4款车型,两款71KM和两款110KM纯电续航版本,提高续航门槛、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了用户的最大痛点。宋Pro DM-i冠军版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带来“快,省,静,顺,绿”五大颠覆性驾乘体验:零百加速时间仅为7.9S,比同级燃油车快2-3秒,加速性能媲美2.0T发动机,支持快充,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提速、充电统统快人一步,让生活和工作更高效;NEDC 4.4L超低油耗(WLTC 5.3L),仅为同级燃油SUV的一半,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长达1090km,颠覆人们对SUV的油耗认知和续航认知,降维打击燃油SUV。宋Pro DM-i冠军版在行业内率先将A级混动SUV的入门款纯电续航提升到71KM,并标配直流快充和VTOL移动电站。(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