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第三方充电服务APP是不是个新机遇?
相信许多纯电动汽车的车主,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为了方便爱车日常充电,及时获知充电优惠信息,在手机里下载了好几个连锁充电品牌的APP、关注了十几个充电站的公众号、收藏了几十个充电小程序。
本以为足够覆盖大部分充电站,可当出行到了陌生的地方充电时,却发现仍要下载一些新的品牌APP,仍要下载、授权新的充电小程序,让充电的过程变得十分繁琐。
因此,纯电动车主对于“全国一张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尽管目前“全国一张网”仍是车主们的梦想,但是有“几张网”——滴滴旗下的“小桔充电”、朗新科技旗下的“新电途”、恒大旗下的“星络充电通”、能链旗下的“快电”等充电服务平台,也正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
这些整合了加盟充电桩、充电站的服务平台,看似实现了不同品牌充电桩之间的相互通用,换句话说,只需下载一个充电服务平台APP、收藏一个小程序,就能在加盟的充电桩上实现扫码、充电、支付等一系列的流程。但实际效果,又是如何?
当前充电服务平台大战正酣,经常推出“一分钱充电”、“免服务费”等优惠活动,更是俘获了大量新用户、纯电动车主的青睐。部分民营充电站也在诱惑下陆续选择“带桩入网”——加盟主流充电服务平台,而这番辗转腾挪又会带来怎样的局面?
“目前公司正在和两家(充电)服务平台谈充电桩、充电站合作的事。”
聊及民营充电站“带桩入网”加盟充电服务平台的话题,广州番禺一家新能源设备投资机构的运营经理“山猫”(化名)显得既兴奋,又无奈。他透露,此次准备加盟充电服务平台的充电桩、充电站,都是位于黄埔区、南沙区的偏远区域。
这些桩站的经营者希望能通过与充电服务平台合作,维系偏远充电站的经营。毕竟,充电桩、充电站“涝的涝死,旱的旱死”,正打算要“带桩入网”加盟充电服务平台的充电站,恰恰属于前者。
“在投建充电站时,公司同时开发了专属的充电APP。但三年了,也没运营好。”山猫告诉懂懂笔记,由于充电站周边住宅稀少,人流量低,平时只能做“应急”生意,即途经附近的有纯电动汽车刚好电量低,只能勉为其难到充电站里充电。
由于车子刚好没电,即便发现该充电站并非属于主流平台,甚至在充值、充电时,需要下载新的充电APP,急于充电的车主,也都只能勉为其难成为APP新注册的用户,“站点的同事曾经说过,车主一看要下载APP,要预付充值,再看了下续航还能坚持,立马跳上车开着就跑了。”
为了将市区、近郊的纯电动车主吸引到部分偏远的充电站充电,公司也煞费苦心,从去年下半年起,也陆续推出充电“免服务费”的优惠活动,到了今年的四、五月份,更是推出了“一分钱充电”,完全是赔钱赚吆喝。
“活动的确吸引了许多精打细算的车主,不惜驱车十几公里,到充电站里充电。”但让山猫无语的是,只要活动力度稍稍减弱,充电车主便会减少,一旦取消优惠活动,客流立马打回原形。
与此同时,利用“一分钱充电”的噱头吸引车主充值,以此留住充电客户的手段,也渐渐不好使。尽管“一分钱充电”对于车主而言很吸引,但盘算着要先充值100元,之后也不经常到偏远的充电站充电,于是放弃了优惠权益。
“原本公司高层坚持要运营自家APP保留品牌调性,但看着部分偏远的充电站,每天充电车辆仅个位数,经营陆续陷入困难,再加上周边的电站也开始寻求平台加盟,于是乎也开始坐不住了。”
山猫告诉懂懂笔记,充电服务平台并不投资、建设自由的充电桩、充电站,但得益强大的资金、资源实力,手握了大量的用户资源。尽管加盟平台之后,品牌的APP完全形同虚设,但取而代之的是充电服务平台友好的用户兼容性与体验,以及推广、流量资源的倾斜。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93万辆。
滴滴旗下的“小桔充电”目前拥有超过134万用户;而恒大旗下的“星络充电通”也曾于今年三月份创下单日新增注册用户17万人的纪录。这些服务平台庞大的用户流量,是任何民营充电站的APP都望尘莫及的。
“之所以计划加盟充电(服务)平台,其实是看中了平台规模巨大的用户群。”周阳(化名)所在的企业,在深圳宝安区、坪山区运营着六座小规模的新能源充电站,通过近三个月的磋商洽谈,六座充电站将分批入驻两家主流的充电服务平台。
目前谈好的合作方案,是充电站入驻充电服务平台之后,在前三个月会给充电站,优先倾斜附近的用户流量,培养一部分用户到站充电的习惯,后续还会有活动的支持,“大平台做折扣充电活动,效果肯定是要比自营APP好得多。”
更关键的一点是,充电服务平台是将大量充电站“打包”一块策划相关推广活动,在资金、资源投入上,也是单打独斗的民营充电品牌,所望尘莫及的。除了推广以外,平台大都与导航APP合作,大大方便了附近车主通过平台找到充电站。
与此同时,充电站再也无需担心车主因为需要下载APP、注册会员等繁琐的操作,而放弃充电了。同时,充电服务平台当中的储值,通用于所有入驻的充电桩、充电站,用户不再需要为了充电时向陌生的小程序预付费,最终余额无法退回而烦恼。
“反正充电站是和充电服务平台结算费用的,即便车主储值的余额不够、未付费,平台会在T+1工作日向充电站所属账户垫付钱款,就算先充电后付款也不怕跑单了。”周阳告诉懂懂笔记,为了吸引更多客户到站充电,公司推出先充电后付费的结算手段,可结果仍有将近1%的车主跑单,让人大跌眼镜。
只是,以上的一切服务,也并非毫无代价。作为回报,充电站需向充电服务平台,支付20~25%不等的服务费作为单笔充电佣金。极大压缩了“薄利”充电站的利润空间,“但如果不甘被平台抽佣,就没有用户流量的倾斜,站点也赚不到钱,何苦呢?”
他坦言,倘若入驻平台之后,充电站点的客流量能够提升至合作方案宣称的80~120%,那么除去支付平台的服务佣金,利润仍比充电站自营APP、自建推广、活动策划时期,高出1到1.5倍。
可见,充电站与充电服务平台合作的模式,类似以前的网约车。充电站“带桩入网”后,平台提供相对应的流量、推广甚至是金融服务,同时抽取一定的佣金。令人疑惑的是,对普通民营充电站而言,加盟主流充电服务平台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
“如果有办法的话,谁(充电站)会选择与充电服务平台合作?”
今年三月份,在金宇(化名)的主导下,公司旗下位于广州花都的三座新能源充电站,正式签订了“卖身契”加盟一家主流的充电服务平台,他告诉懂懂笔记,但平台的结算系统写入了充电桩时,预示着充电站将失去部分充电站数据的管理权限。
每当结算周期来临时,充电站只会收到平台一份冷冰冰的营收数据,只罗列充电站当月的用电量、用户数量、营收服务费,以及需要扣除的平台服务佣金,至于充电用户的资料、群体画像,一律无从得知。
“加盟平台后,充电站的营收翻了整整一倍。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有得必有失。”对于充电站的运营者而言,营收增加毕竟是好事。但金宇仍觉得充电站成了服务平台、平台背后企业的敛财工具,心里有说不清的别扭。
然而,五月份充电服务平台佣金政策的调整,恰恰验证了他内心不安。他解释说,一开始合作时,平台承诺收取充电站20%的佣金,但到了五月份比例突然涨到了25%,“由于客流量增加了,充电站对于平台依赖性大,也没有办法Say no。”
而同时被要求到充电服务平台总部开会,商讨佣金比例上调的其它加盟的充电站,也向金宇透露,有种被人“卡脖子”的感觉,尤其当充电桩接入了平台的结算系统后,只能任人宰割,丝毫没有议价权力。
“我是觉得加盟平台的充电站,很像当年的网约车的司机,一开始冲着优厚补贴,加入了网约车平台,之后随着平台坐拥流量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加盟司机的收入,平台便开始去补贴、涨佣金,我怕充电(服务)平台,也是一样的模式。”
即便充电站发现平台佣金越涨越高,准备要离场,也会因为自有APP长期不运营,导致原有用户流失,缺乏新流量的沉淀,最终只能在平台的规则和框架下,一走到底,“能经营的充电站,还是坚持自己经营,实在不行再考虑所谓的服务平台。”
可见,充电服务平台有些类似当年的网约车平台,通过“优厚”的条件吸引民营充电站放弃自有品牌、自运营APP的模式,转而加入平台,实现“躺着赚钱”的盈利。可结果是,充电站虽然无需投入精力做运营,但也渐渐丧失了对用户资源的掌控。
一旦完全依赖平台引流,平台可随时卡住充电站的“脖子”要求兑现不合理规则、条款,所谓的充电服务佣金,自然也是说调就调。因此,对于部分民营的充电站而言,充电服务平台可谓是双刃剑。
这种两难境地,暂时无解。
8月13日,2025款的极氪001和极氪007正式上市。这两款新车官方起售价分别为25.90万元和20.99万元。2025款极氪001与极氪007,搭载了极氪智能科技最新的技术成果。全栈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最大充电倍率高达5.5C,从10%充至80%仅需10分半钟,超越了传统三元锂电池。同时,极氪OS智能座舱系统也迎来了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极氪AI OS,Eva进化为AI Eva。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迈入2.0时代,启动了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优先实现了泊车和路口场景的端到端进化。此外,极氪还率先推出了城市NZP通勤模式,未来将逐步开通城市NZP和城市NZP+,最终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城市智能驾驶体验。在智能驾驶方面,2025款极氪001同样带来了升级,首发搭载的浩瀚智驾2.0系统,基于激光雷达和双OrinX智驾芯片的智能硬件方案,实现了系统底层能力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基于全场景的端到端泊车能力,浩瀚智驾2.0的泊车时间最快可缩短至23秒,且泊车手法更加类人化。同时,该系统还带来了记忆泊车功能,用户只需一次记忆即可实现不限楼层、不限车位的自动泊车服务。
8月1日,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超跑可以实现批量出海,树立全球造车科技新高度。超跑,被誉为“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昊铂SSR的量产,不仅实现了打破西方对超跑的技术垄断,同时实现了对外输出超跑的产品、技术、文化和高端品牌的出海,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飞跃。昊铂SSR去年10月正式上市以来,以超跑为载体,从研发、设计、试制试验、智造、产业链等,全方位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能力,也为中国汽车运动文化注入新力量,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也推动汽车文化的普及,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昊铂秉持低调务实、保持热诚的作风,征服了全球最顶尖的同行。汽车设计领域的璀璨明星Pontus Fontaeus,因其与法拉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等豪华车品牌的卓越合作而赫赫有名。如今,这位设计巨匠选择与昊铂携手,亲手打造出昊铂SSR这件璀璨的艺术品。伴随着昊铂全球化战略,凝结了中国工业最高技术水准的昊铂SSR,来到了全球用户的面前。去年昊铂SSR海外首秀,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超跑爱好者的喜爱。在泰国车展,昊铂SSR创下中国汽车出口史上“最高单价”的记录。(未来汽车日报)
7月29日,吉利对一块历经921次充放电(约40万公里行驶里程)的神盾短刀电池包进行了容量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度仍然高达90.5%。而同级产品搭载的电池包,在完成500次充放电之后,健康度就衰减到了80%,寿命远低于神盾短刀电池包。 同时,吉利还对一辆行驶里程超30万公里的银河E5耐久测试车进行了电池包拆解。拆解结果显示电池包的结构依然完整、防护完好。 8月3日,搭载神盾短刀电池的银河E5即将全球上市,并实现上市即交付。(未来汽车日报)
7月25日,比亚迪王朝全新中级SUV宋L DM-i在开封上市,新车基于新技术、新平台、新标准打造,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以“大宋”之名开创SUV油耗3时代,颠覆用户对中级SUV的油耗续航认知。宋L DM-i此次推出纯电续航里程75KM、112KM和160KM三个版本,共5款车型,售价13.58万-17.58万元。极致低能耗带来超长续航,宋L DM-i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1500km,宋L DM-i基于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引领中级SUV向更优越驾乘空间和更高级驾乘体验进化。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80*1898*1670毫米,轴距达2782毫米,比途观L Pro(4735*1842*1682毫米)更长更宽,带来更宽奢的空间体验。纯平后排地板、超宽横向空间,让后排中座成为“C位”,加上宽舒云感座椅,带来前排头等舱、后排大沙发的舒适出行体验。超大后备箱可轻松放下全家行李,更可纯平放倒变身双人床,不管全家购物还是惬意露营,都能轻松满足。(未来汽车日报)
7月26日消息,7月25日,深蓝汽车全球战略车型“深蓝S07”正式上市,共推出增程加纯电10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4.99万元-21.29万元,同时全系车型限时优惠1万元,其中215Max增程版、215Max乾崑智驾ADS SE版、215Pro增程版为深蓝S7经典再升级版本。深蓝S07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在20万级中型SUV市场,携20大同级首发、50大同级领先的科技配置,打造同级领先科技含金量。随着的深蓝S07上市,意味着智能驾驶技术步入普及化新阶段,不仅满足了用户的智驾需求,也重新定义了智驾体验的价值感。华为乾崑智驾采用主视觉方案,与特斯拉纯视觉逻辑相同,在决策和规划时更加类人化,行驶轨迹更接近人类驾驶,拥有更高通行效率。但在华为乾崑智驾背后,有华为大数据模型为支撑,这一点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截然不同,实现了对驾驶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和精准决策。同时,大数据模型还具备强大的学习和迭代能力,能够不断优化算法模型,提升驾驶辅助的精度和安全性。特斯拉在复杂场景下的理解能力和决策精度上,往往难以与华为乾崑智驾相媲美,这也是深蓝S07比肩特斯拉的底气。(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