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审校 金鹿,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腾讯科技讯 11月25日,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中国竞争对手蔚来刚刚公布了超出预期的季度业绩,最近上市的小鹏盈利水平让华尔街分析师感到震惊,而理想公司的混合动力策略似乎也已经取得了成效。对于这些新能源汽车公司的估值急速飙升是否脱离了现实,分时们仍存在分歧。但这也表明,全球范围的新能源汽车竞赛中缺少最好的投资目标,使得热钱持续向特斯拉、蔚来、理想以及小鹏等涌去。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中国制造商占全球电动汽车交付量的50%以上。中国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劲,因为中国政府希望,到2025年,所有在中国销售的新车中,电动汽车所占比例从目前的约5%提高到约25%。其中,特斯拉凭借其上海工厂成为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而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三家相对年轻、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也获得了吸引力。
不过,这些最新进展都加剧了人们的争论,即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是在追随特斯拉在美国开拓的道路,开始汽车市场的根本性变革,还是只是在追随特斯拉的脚步,吸引投资者给与它们极高的估值。总部位于美国的卖空者雪铁龙研究公司(Citron Research)最近发布报告称,蔚来的业务永远无法支撑其620亿美元的估值,进而引发了抛售。
但雪铁龙研究公司创始人安德鲁·莱夫特(Andrew Left)说:“我喜欢蔚来这样的公司,我认为他们推出的车超酷。事实是,散户投资者认为这些公司很可能会成为下个特斯拉。”莱夫特在两年前推荐客户购买蔚来的股票,当时价格为每股7美元,现在则涨至45美元。然而,关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争论归根结底就是:他们中谁会成为“中国特斯拉”?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丹·艾夫斯(Dan Ives)说,目前只有大约4.5%的中国轻型汽车是电动的,预计到2027年这个比例有望达到10%。他说:“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等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电动汽车公司,他们专注于中国市场。我们相信,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机会是美国近期销售增长的8到9倍。”
艾夫斯和莱夫特都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崛起应该不会给特斯拉的投资者带来太大麻烦,后者股价在过去1年上涨了七倍。艾夫斯指出了特斯拉从其上海工厂获得的规模优势,该工厂于2019年末开始生产Model 3,并表示明年可能开始在中国生产Model Y SUV。这家工厂帮助特斯拉建立了当地的供应链和品牌知名度,这应该有助于特斯拉保持在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者地位。
莱夫特认为,特斯拉真正的优势在于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他说,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从只生产电动汽车车型的蔚来、理想以及小鹏这样的初创公司,到像吉利这样的老牌公司,都没有特斯拉在软件和半导体方面的优势,尽管吉利正在将电动汽车添加到现有的燃油动力汽车阵容中。
不过,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摩根大通最近都上调了蔚来股票的目标股价。美国银行表示,现在预计蔚来将从2023年开始盈利,比之前的预测提前了一年。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蒂姆·肖(Tim Hsiao)表示,理想财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毛利率的大幅增长,这表明该公司正在实现规模经济,其股票也从7月份上市以来上涨了两倍多。他在投资者报告中写道:“我们对理想的未来持乐观态度,特别是考虑到其稳健的毛利率轨迹,并相信市场人气可能会因业绩改善而进一步提振。”
分析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可以容纳所有这些公司,而且更多的公司可以发展壮大。不过,这些公司的估值是否与现实匹配则是另一回事。蔚来、理想、小鹏以及特斯拉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现在都受到热钱追捧,股价也在不断飙升,那么他们背后到底都是谁在操盘?
根据Fintel提供的数据,在蔚来的1081649787股股票中,机构投资者持有490043298股,占比达45%,这比特斯拉、尼古拉或苹果都高。与此同时,蔚来的机构投资者数量相当少,只有535家,而特斯拉却有2000多家。
此外,蔚来的最大股东之一是苏格兰投资基金贝利·吉福德,该基金也被认为是特斯拉股价飙升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据报道,该基金自2013年以来始终持有特斯拉股票,并设法从特斯拉的增长中赚取了约100亿美元回报。现在,该基金似乎也看好蔚来的发展前景,并将使用与7年前投资特斯拉相同的策略。
分析师表示,到今年8月底,贝利·吉福德是特斯拉股价开始回调的推动力之一。有消息称,该基金已出售其在特斯拉的部分股权,这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然而,该基金的代表随后解释称,此次出售受制于该基金本身的规定。根据该规定,这家基金在单项资产上的投资份额不能超过特定份额。
最近,蔚来在私人和机构投资者中越来越受欢迎。9月份,雷·戴利奥(Ray Dalio)的基金收购了该公司价值600多万美元的股票。过去几周,由于分析公司上调目标股价,促使蔚来的股价暴涨。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斌的目标是到2021年底将中国工厂的产能翻一番,以满足对该公司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
蔚来内部人员持有该公司0.67%的股份,机构投资者持股43.08%,机构持有公开发行的股票比例为43.37%。持有蔚来股票的机构共有535家。
蔚来最大机构股东包括贝利·吉福德(持有108936586股,占比10.07%)、贝莱德(持有32997725股,占比3.05%)、Vanguard Group(持有29985139股,占比2.77%)、SSGA基金管理公司(持有20625932股,占比1.91%)、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持有13937599股,占比1.29%)、D. E. Shaw(持有11414680股,占比1.06%)、RWC Asset Advisors(持有10149332股,占比0.94%)、摩根大通(持有9828171股,占比0.91%)、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持有9417416股,占比0.87%)、Carmignac Gestik(持有9251378股,占比0.86%)。
蔚来最大共同基金股东包括Vanguard International Growth Fund(持有31223162股,占比2.89%)、Scottish Mortgage Investment Trust(持有22458095股,占比2.08%)、Vanguard Total International Stock Index Fund(持有14512193股,占比1.34%)、Vanguard Emerging Market Index Fund(持有12601077股,占比1.17%)、iShares Core MSCI Emerging Market Stock Index Fund(持有8052371股,占比0.74%)、贝利·吉福德(持有4521662股,占比0.42%)、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持有3926426股,占比0.36%)、Carmignac Investissement(持有3114790股,占比0.29%)、First Trust NASDAQ Clean Edge Green Energy Index Fund(持有3014518股,占比0.28%)、Most Diversified Port.(持有2516786股,占比0.23%)。
随着人们对电动汽车公司股票的兴趣在2020年达到顶峰,小鹏首次公开募股(IPO)取得巨大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小鹏以每张15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亿份美国存托凭证(ADR),这意味着该公司筹集了15亿美元资金。然而,散户投资者以最初IPO价格获得小鹏股票的机会微乎其微。在8月27日上市后,该股迅速突破了21美元的关口。到11月24日,小鹏的股价上涨了240%,涨至每股74.49美元。
小鹏股价飙升与其喜人的业绩息息相关。作为该公司上市后的第一个季度,小鹏第三季度总收入为2.931亿美元,同比飙升342.5%。此外,这是该公司首个毛利润为正的季度,突显出该公司的增长和利用规模杠杆的能力。10月份,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交付了3040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个数字猛增了229%。在第三季度,小鹏交付了超过8500辆汽车,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近266%,比今年第二季度提高了近166%。此外,截至10月31日,该公司今年迄今交付了17117辆汽车,这意味着同比增长了64%。
今年9月,小鹏决定在广州建立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基地,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极大地增强该公司的生产能力,并使其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该公司还展示了其研发能力,包括许多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和车载智能技术。
小鹏内部人员持股占比1.54%,机构股东持股占21.94%,机构持有公开发行的股票比例为22.28%。持有小鹏股票的机构共有200家。
小鹏最大机构股东包括资本研究与管理公司(持有8517268股,占比2.05%)、阿里巴巴(持有6650000股,占比1.6%)、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持有5227680股,占比1.26%)、PRIMECAP Management(持有4278700股,占比1.03%)、马修斯国际资本管理公司(持有4226500股,占比1.02%)、Tairen Capital(持有4059809股,占比0.98%)、Carmignac Gestion SA(持有3957623股,占比0.95%)、T. Rowe Price Associates(持有3003900股,占比0.72%)、摩根大通(持有2596228股,占比0.63%)、贝莱德(持有2540398股,占比0.61%)。
小鹏最大共同基金股东包括American Funds New World Fund(持有6396007股,占比1.54%)、Vanguard Capital Opportunity Fund(持有2833600股,占比0.68%)、马修斯亚洲成长基金(持有1952000股,占比0.47%)、富达蓝筹股成长基金(持有1652000股,占比0.4%)、摩根大通基金-中国基金(持有1636235股,占比0.39%)、马修斯亚洲创新者基金(持有1447800股,占比0.35%)、Capital Group Global Equity Fund(持有862200股,占比0.21%)、BlackRock Science & Technology Trust Ⅱ(持有854662股,占比0.21%)、PRIMECAP Odyssey Aggressive Growth Fund(持有836800股,占比0.2%)、iShares Core MSCI Emerging Market Stock Index Fund(持有783037股,占比0.19%)。
理想公司销售所谓的“增程”电动汽车,其本质上仍是电动汽车,只是配置有小型汽油发动机,可以为电池产生额外的电力,这减少了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现在看来,理想公司的混合动力策略似乎取得了成效,其定价约4.6万美元的理想ONE SUV在2020年9月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SUV。
理想的机构股东持股占9.89%,机构持有公开发行的股票比例为9.89%。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机构共有135家。
理想最大机构股东包括瑞士信贷(美国)(持有9990793股,占比1.52%)、瑞银资产管理(瑞士)(持有5894864股,占比0.9%)、摩根士丹利(持有5389192股,占比0.82%)、美国银行(持有4550574股,占比0.69%)、杰里科资本资产管理公司(持有3501530股,占比0.53%)、TBP Investment Advisory(持有2748030股,占比0.42%)、Light Street Capital Management(持有2354433股,占比0.36%)、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持有2098342股,占比0.32%)、Bamco(持有2085454股,占比2.05%)、瑞银证券(持有1757469股,占比0.27%)。
巴伦新兴市场基金(持有1739483股,占比0.26%)、贝莱德全球配置基金(持有1228411股,占比0.19%)、摩根大通基金--中国基金(持有711953股,占比0.11%)、富达蓝筹股成长基金(持有581046股,占比0.09%)、富达成长公司基金(持有554260股,占比0.08%)、Xtracker-CSI300 UCITS ETF(持有399800股,占比0.06%)、贝莱德全球基金-世界科技基金(持有328896股,占比0.05%)、索恩堡发展中世界基金(持有269040股,占比0.04%)、贝莱德全球基金-中国基金(持有256184股,占比0.04%)、贝莱德全球配置VI基金(持有256675股,占比0.04%)。
对特斯拉等致力于绿色能源的公司来说,美国民主党人拜登胜选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积极因素。许多特斯拉投资者可能希望拜登政府重振绿色能源激励措施,帮助加速对特斯拉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产品的需求。
此外,为了证明5000亿美元的市值合情合理,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需要的不仅仅是税收抵免在短期内带来的提振,其也需要展示出强劲的有机需求增长。幸运的是,自从联邦税收抵免逐步取消以来,特斯拉汽车的需求始终很高。在第三季度,其汽车交货量同比飙升了44%。
特斯拉内部人员持股占比为20.02%,机构持股42.45%,机构持有公开发行的股票比例为53.07%。持有特斯拉股票的机构共有2059家。
特斯拉最大机构股东包括Capital World Investors(持有52248658股,占比5.51%)、Vanguard Group(持有41481097股,占比4.38%)、贝利·吉福德(持有34706535股,占比3.66%)、贝莱德(持有25950983股,占比2.74%)、Jennison Associates(持有18743418股,占比1.98%)、SSGA基金管理公司(持有15754590股,占比1.66%)、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持有14413311股,占比1.52%)、高盛集团(持有10801917股,占比1.14%)、摩根大通(持有8683229股,占比0.92%)、Bamco(持有7321901股,占比0.77%)。
特斯拉最大共同基金股东包括美国基金成长基金(持有26701841股,占比2.82%)、Vanguard Group(持有21018145股,占比2.22%)、American Funds New Perspective Fund(持有16920148股,占比1.79%)、Invesco QQQ Trust(持有10841940股,占比1.14%)、Vanguard Extended Market Index Fund(持有9535174股,占比1.01%)、Scottish Mortgage Investment Trust(持有8297010股,占比0.88%)、American Funds Insurance Series -Growth Fund(持有7243285股,占比0.76%)、Vanguard International Growth Fund(持有6720660股,占比0.71%)、Harbor Capital Appreciation Fund(持有6337111股,占比0.67%)、Vanguard Growth Index Fund(持有5892787股,占比0.62%)。
8月13日,2025款的极氪001和极氪007正式上市。这两款新车官方起售价分别为25.90万元和20.99万元。2025款极氪001与极氪007,搭载了极氪智能科技最新的技术成果。全栈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最大充电倍率高达5.5C,从10%充至80%仅需10分半钟,超越了传统三元锂电池。同时,极氪OS智能座舱系统也迎来了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极氪AI OS,Eva进化为AI Eva。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迈入2.0时代,启动了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优先实现了泊车和路口场景的端到端进化。此外,极氪还率先推出了城市NZP通勤模式,未来将逐步开通城市NZP和城市NZP+,最终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城市智能驾驶体验。在智能驾驶方面,2025款极氪001同样带来了升级,首发搭载的浩瀚智驾2.0系统,基于激光雷达和双OrinX智驾芯片的智能硬件方案,实现了系统底层能力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基于全场景的端到端泊车能力,浩瀚智驾2.0的泊车时间最快可缩短至23秒,且泊车手法更加类人化。同时,该系统还带来了记忆泊车功能,用户只需一次记忆即可实现不限楼层、不限车位的自动泊车服务。
8月1日,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超跑可以实现批量出海,树立全球造车科技新高度。超跑,被誉为“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昊铂SSR的量产,不仅实现了打破西方对超跑的技术垄断,同时实现了对外输出超跑的产品、技术、文化和高端品牌的出海,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飞跃。昊铂SSR去年10月正式上市以来,以超跑为载体,从研发、设计、试制试验、智造、产业链等,全方位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能力,也为中国汽车运动文化注入新力量,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也推动汽车文化的普及,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昊铂秉持低调务实、保持热诚的作风,征服了全球最顶尖的同行。汽车设计领域的璀璨明星Pontus Fontaeus,因其与法拉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等豪华车品牌的卓越合作而赫赫有名。如今,这位设计巨匠选择与昊铂携手,亲手打造出昊铂SSR这件璀璨的艺术品。伴随着昊铂全球化战略,凝结了中国工业最高技术水准的昊铂SSR,来到了全球用户的面前。去年昊铂SSR海外首秀,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超跑爱好者的喜爱。在泰国车展,昊铂SSR创下中国汽车出口史上“最高单价”的记录。(未来汽车日报)
7月29日,吉利对一块历经921次充放电(约40万公里行驶里程)的神盾短刀电池包进行了容量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度仍然高达90.5%。而同级产品搭载的电池包,在完成500次充放电之后,健康度就衰减到了80%,寿命远低于神盾短刀电池包。 同时,吉利还对一辆行驶里程超30万公里的银河E5耐久测试车进行了电池包拆解。拆解结果显示电池包的结构依然完整、防护完好。 8月3日,搭载神盾短刀电池的银河E5即将全球上市,并实现上市即交付。(未来汽车日报)
7月25日,比亚迪王朝全新中级SUV宋L DM-i在开封上市,新车基于新技术、新平台、新标准打造,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以“大宋”之名开创SUV油耗3时代,颠覆用户对中级SUV的油耗续航认知。宋L DM-i此次推出纯电续航里程75KM、112KM和160KM三个版本,共5款车型,售价13.58万-17.58万元。极致低能耗带来超长续航,宋L DM-i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1500km,宋L DM-i基于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引领中级SUV向更优越驾乘空间和更高级驾乘体验进化。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80*1898*1670毫米,轴距达2782毫米,比途观L Pro(4735*1842*1682毫米)更长更宽,带来更宽奢的空间体验。纯平后排地板、超宽横向空间,让后排中座成为“C位”,加上宽舒云感座椅,带来前排头等舱、后排大沙发的舒适出行体验。超大后备箱可轻松放下全家行李,更可纯平放倒变身双人床,不管全家购物还是惬意露营,都能轻松满足。(未来汽车日报)
7月26日消息,7月25日,深蓝汽车全球战略车型“深蓝S07”正式上市,共推出增程加纯电10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4.99万元-21.29万元,同时全系车型限时优惠1万元,其中215Max增程版、215Max乾崑智驾ADS SE版、215Pro增程版为深蓝S7经典再升级版本。深蓝S07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在20万级中型SUV市场,携20大同级首发、50大同级领先的科技配置,打造同级领先科技含金量。随着的深蓝S07上市,意味着智能驾驶技术步入普及化新阶段,不仅满足了用户的智驾需求,也重新定义了智驾体验的价值感。华为乾崑智驾采用主视觉方案,与特斯拉纯视觉逻辑相同,在决策和规划时更加类人化,行驶轨迹更接近人类驾驶,拥有更高通行效率。但在华为乾崑智驾背后,有华为大数据模型为支撑,这一点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截然不同,实现了对驾驶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和精准决策。同时,大数据模型还具备强大的学习和迭代能力,能够不断优化算法模型,提升驾驶辅助的精度和安全性。特斯拉在复杂场景下的理解能力和决策精度上,往往难以与华为乾崑智驾相媲美,这也是深蓝S07比肩特斯拉的底气。(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