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助推小鹏上市,美团力捧理想:巨头为何争抢“上车”?
卡门精选2020-08-06
新造车大公司
在新能源车企发展的路上,离不开巨头的支持。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刘喵喵,编辑:水笙,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继蔚来、理想之后,小鹏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下一位IPO的“准选手”。

就在6天前,理想汽车刚刚顺利登陆纳斯达克,首个交易日收盘大涨43%。IPO认购过程也异常火爆,最终发行价从最高10美元,上调至11.5美元。

相比两年前上市的蔚来,当下似乎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度过了造车寒冬之后,资本市场又重回信心,不仅是理想汽车的市场反馈超出预期,蔚来股价也在近期飞涨。

特斯拉的连续盈利和市值飙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新能源汽车第一次战胜了传统车企,坐上了新旧交替时代的第一把交椅。

自今年开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一直没有停止过上涨,市值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特斯拉成了资本市场的一个风向标,也是浩浩汤汤的造车大军的缩影——度过了多年蛰伏与低谷之后,转折点终于在2020年来临。

资本市场的讯号也很快给到了小鹏汽车,在理想上市后的第二天,有关小鹏汽车计划上市的消息就已经开始传出,据36氪报道,从多位接触到小鹏汽车项目的资方人士处了解到,小鹏汽车已经在近日确定赴美上市时间,“最快8月,最晚不迟于9月”。

小鹏汽车P7车型,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不过,对于上市传闻,小鹏汽车并没有给予回应,但是从近期小鹏的动作来看,确有为上市铺路的迹象。

8月3日,继小鹏汽车的C+轮5亿美元融资不到半个月时间,小鹏再次获得超3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卡塔尔主权基金(QIA)等参与投资。

这不是阿里第一次投资小鹏汽车,在小鹏汽车A轮与B轮融资时,阿里都曾参与,但这次是第一次作为领投方参与投资,据36氪报道,一位消息人士称,小鹏的这一轮3亿美元融资,几乎就是面向阿里巴巴的,其他投资方只是少量参与。

BAT等早已分别下注不同的新造车公司,美团、字节跳动投资理想汽车、腾讯是蔚来的第二大股东、百度持续押注威马汽车。至此,几家互联网巨头都有了在新造车领域的布局。

而造车新势力的上市之路,也离不开巨头的助力,犹如理想上市之前,美团推了一把,在上市之前的一个月,领投5亿美元。而此次小鹏加速IPO的过程中,阿里的做法如出一辙,将小鹏往前推了一把。

巨头争抢“上车”,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一个硝烟弥漫的新战场。

加速IPO

何小鹏是一个对时间异常敏感的人。

每天7点上班,12点睡觉,生活中的时间习惯精确到“分钟”。这位被称作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的CEO,曾经打造了UC,2017年8月从阿里巴巴离职,并正式加入小鹏汽车。

事实上,他的每一步也都踩在了恰当的时间节点上。

1977年何小鹏出生于湖北黄石,27岁那一年,何小鹏先后与梁捷、俞永福创办UC优视公司,彼时,国产手机软件公司很少,在移动互联网的起步阶段,UC占领了先机,并覆盖主流平台,实现了服务器端压缩网页。

在UC创立10周年之际,被阿里看中,并以约40亿美元出售给阿里,创下当时中国互联网最高并购整合记录,何小鹏也先后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土豆总裁。

但是在骨子里,他依旧渴望创业时的“亲自下场”。

2017年,何小鹏从阿里离职,8月,他宣布正式加入自己此前投资成立的小鹏汽车,并出任董事长。小鹏汽车的天使投资人除了何小鹏,还有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和58集团CEO姚劲波。

进入这个行业,他的判断是,智能汽车将带来一场时代性的变革,“和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变一样,汽车需要有更强的计算、网络和交互能力,它不再仅仅是一辆车,它也将是信息的智能载体,可以拉近你和世界的距离。”

2018年底,小鹏汽车第一款量产车G3正式交付,这辆车体现了何小鹏愿景的基础内容,围绕AI能力、自动辅助驾驶、远程管理和操作系统来构建。 

小鹏汽车第一款量产车型G3,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但是对于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新能源车企来说,4年多时间交付第一款量产车显得有些漫长,毕竟同年成立的蔚来汽车,此时,已经在纽交所上市,且第二款量产车型ES6已上市,早在2017年12月蔚来第一款量产车型NIO ES8就已上市。

曾经慢了一步的小鹏汽车,如今开始加速。

今年4月,小鹏汽车推出第二款量产车型小鹏P7,这款车定位是纯电动轿跑车型,NEDC续航里程为552km~706km,售价区间为22.99万元~34.99万元。

此次发布会也一改往日的风格,直接对标特斯拉,并充满了“火药味”,除了车型之外,两家之间的摩擦也日益升级。

在P7上市的两天前,小鹏汽车发表声明称,特斯拉起诉其跳槽到小鹏的员工曹光植后,现要求小鹏公布所有自动驾驶源代码,是“不合理诉述”,并认为这是特斯拉对一个年轻竞争对手“明显的霸凌行为”。

小鹏汽车的声明,图源小鹏汽车官微

随着特斯拉对中国市场发起总攻,Model 3的销量也屡创新高,对国内造车新势力来说压力倍增,何小鹏也在其社交平台上转发了一篇名叫《小鹏汽车的决战时刻》的文章,小鹏汽车副总裁徐吉汉也曾表示,“做P7的时候强对标的是Model 3”。

今年5月,小鹏汽车肇庆智能工厂获批生产资质,正式开始步入小鹏自产车的时代,今年7月,小鹏P7正式开始全面交付,目前的交付数据来看,小鹏P7实现单月交付量1,641台。

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动作,7月份,小鹏汽车刚刚宣布宣布签署C+轮融资协议,主要投资方为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获得近5亿美元的投资。

两周过后,小鹏汽车便获得了阿里领投的新一轮3亿美元的融资,与此同时,IPO进程也在加快,又或者,这些新动作其实也早已在为上市做准备。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目前包括小鹏、蔚来、威马、理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继续发展。创建至今时间已经不短,盈利却遥遥无期,投资人的耐心和资金有限,上市无疑是一个获得资金的好方法。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未来汽车日报的采访时提到,“国外市场不可能容纳超过五家新造车企业。谁先上市,谁先活。”

这也是近期新能源车企扎堆上市的原因。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都爱造车?

互联网公司对造车的执着,从2014年就开始了。

这一年甚至被称作造车元年,蔚来、小鹏成立,贾跃亭开始为梦想造车,紧接着2015年,李想成立车和家,前沃尔沃中国董事长沈晖创办了威马汽车,数十家造车新势力在这一时期争相涌现,连家电巨头格力都开始加入造车的阵营。

并非是这个行业入门容易,不仅更难,需要更庞大的资金池和耐力,也不像互联网一样能很快见到成果,从研发到实现量产便是一道门槛,盈利则更加遥远。

何小鹏决定加入造车领域之前,曾找他的老乡雷军深聊过,雷军的判断是至少需要五年才能“干出来”,难度比互联网创业高100倍。

但是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个行业,在他们看来,在越是需要变革的地方,越是机会,汽车行业的变革和手机行业的变革一样,未来的汽车将不仅是代步工具,就如同现在的手机不仅用来通话。 

何小鹏在接受自媒体兽楼处采访时曾提到,“智能电动汽车今天相当于UC的2008年。我觉得在这个时间阶段创业的人,只要不犯大错误,只要运气好一点,执行力高一点,就可能其中N家企业当中的一家到几家。” 

在他们看来,造车可能是未来十几年里,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重大变革,而当下就是抢占先机的时刻。“我觉得是时代创造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了时代。”在何小鹏看来,时机和运气往往成就了巨头的诞生。 

而掌握资本互联网巨头们,也开始纷纷投资新造车领域的企业,他们自身虽然并非会亲力亲为地跟进一个行业,但会担心错过任何一个投资风口。从近几年的创业风口史来看亦是如此,千团大战、无人货架、共享单车、社区团购……每一家冲锋上阵的创始人背后,都站着对应的幕后大佬。

因为对他们来说,押注一旦成功,不仅对自身生态的布局有加码,面对同一层级的竞争者时也有亮出的底牌。

在早期的时候,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长夏珩第一次去UC总部拜访了何小鹏,在何小鹏的引荐下,夏珩还陆续认识了李学凌、傅盛等,后来他们都成了小鹏的投资人。 

2017年12月,阿里投资小鹏汽车,成为继腾讯投资蔚来、百度投资威马之后,又一家投资新造车领域的巨头,至此,BAT的新造车阵营已经站好了队。 

“其实我也没有想到阿里会投资小鹏。”这是阿里第一次投资小鹏汽车时,何小鹏的感受,他回顾拿到阿里投资的过程,是在离职前的一个多月。他原本打算花一小时聊聊过去谈谈未来,去找阿里CEO张勇等高层告别,没想到的是,张勇对新能源汽车非常感兴趣,又跟何小鹏多聊了一个小时,后来的故事便是阿里参与了小鹏汽车的两轮融资。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资本也开始陆续进入,并开始在行业内占据一定的话语权,目前,这些造车新势力背后都站着一个“后盾”,且“后盾”的阵营越来越庞大,一家公司背后站着几十家明星投资机构也并不足为奇。

腾讯已经成为蔚来的第二大股东,美团王兴在理想上市前的加码也令其成为了理想汽车的第二大股东,而百度也多次注资威马。

小鹏汽车此轮融资之后,阿里也完成了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加码。

巨头们的新战场

对于身处其中的新造车企业来讲,彼此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真正开始打响。

不久前,何小鹏曾在微博上晒出一张与李斌、李想的三人合影,这三家代表性的企业创始人聚在了一起,并配文“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

何小鹏、李斌和李想合影,图源何小鹏微博

同样在烧钱亏损运营的时期,面临同样的困惑与瓶颈,抱团取暖成立了当下的状态,甚至在新造车企业当中也不乏相互合作的过往。在行业面临困境的时期,虽然互为竞争对手,但此时传统汽车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互联网战争的精彩之处也在于此,看似是几家公司的创始人冲锋陷阵,幕后的巨头们却各有各的考量。

对巨头们来说,造车已经成为他们布局自身生态,承载更多线下场景的新战场。

就拿董明珠举债投资银隆的过程来说,董明珠曾提到,通过投资银隆,格力可以“搭桥”,来扩大格力产业:

一方面,使格力切入到汽车模具市场,很多汽车企业开始寻求格力帮忙开模;另一方面,格力现在做的驱动电机,是汽车上使用的重要零部件。通过和银隆的合作让驱动电机正式进入汽车装配;此外,通过银隆,格力可以涉足此前多次失败的汽车空调行业,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空调供应商。 

雷军投资小米,也是对小米目前现状的考量,小米开始在IoT端发力,在内容生态上赚钱,而不管是IoT还是小米提倡的AIot,汽车作为移动的家庭和移动的终端,都是重要的场景之一。

何小鹏和雷军,图源网络

所以小米投资不仅投资了蔚来汽车也投资了小鹏。 

去年11月,小鹏汽车完成C轮融资,获得来自小米集团及何小鹏的4亿美元融资,成功引进新晋战略投资伙伴小米集团,并和小米集团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互通方面展开合作。 

雷军在为小米的未来生态做更大布局,通过汽车端打通AIot生态,来巩固自己在硬件端的优势。

对于掌握资本的巨头们来说,他们不会甘心仅押注一家企业。阿里除了投资小鹏汽车之外,还和上汽合作互联网汽车,加入斑马系统和荣威X5的打造,并收获了一定的销量。

争夺场景和物联网操作系统,是巨头们在这个新战场上接下来的重点。但目前,在错综复杂的投资关系之下,造车企业与幕后大佬的明枪暗箭还在等待一个一触即发的时机。

活下来的造车新势力都开始陆续谋求上市。7月26日,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称威马汽车正在与财务公司合作,计划最快在今年内登陆科创板,并且正寻求300亿上市估值的发行报价 

目前,国产新能源车企还远没有到你死我活的阶段,但上市不是终点,而是预示着新一轮战争的开始。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来汽车日报系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汽车日报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快讯
9.58万元起,2023款比亚迪元PRO正式上市
2023-06-02

5月31日,比亚迪2023款元Pro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9.58万元—11.38万元。在产品力方面,2023款元Pro提供元气粉、活力白、能量灰三款外观配色,还提供清新蓝双色内饰。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375/1785/1680毫米,轴距2535毫米,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轮毂尺寸为16英寸。配置方面,部分车型将会增加陡坡缓降、车机系统语音免唤醒/连续性语音识别功能、K歌功能、后雨刷、手机App远程控制等。高配车型还提供了可开启的全景天窗,进一步增加了车内的开阳感。而在续航方面,该车搭载容量为38kWh和47.04kWh两种容量的刀片电池,CLTC工况续航分别对应320km、401km,相比老款有所提升,并且全系都支持快充,其中320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45kW,401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60kW,高配车型还支持对外放电功能。动力方面,2023款元Pro升级八合一动力总成,最大功率为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相比老款车型动力略有下调,老款系统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210Nm。(36氪AUTO)

奇瑞TIGGO瑞虎9正式上市,15.29万元起售
2023-06-02

5月30日,奇瑞汽车重磅打造的TIGGO瑞虎9正式全球上市,共推出领先版、豪华版、尊贵版、至臻版、旗舰版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5.29-20.39万元。针对购车用户特推出6重惊喜,为用户带来买无忧、用无忧、养无忧的全新价值体验。作为奇瑞汽车高端智造平台——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TIGGO瑞虎9定位“磁悬浮超舒适旗舰SUV”,以“9大越级舒适+3大旗舰品质”傲视同级,致力打造20万级SUV舒适天花板,打破合资品牌对中国用户的价值偏见,重塑自主品牌对旗舰产品的价值定义。围绕TIGGO瑞虎9的旗舰舒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进行了全面解读:“TIGGO瑞虎9宣布杀入20万级市场,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用极致的驾乘舒适,高端的驾乘品质,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为全家人带来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以产品价值引领中国品牌向上之路。”作为技术奇瑞创新智慧的集大成之作,TIGGO瑞虎9致力为每一个中国家庭提供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是20万级SUV市场用户更好的选择。(未来汽车日报)

综合续航1370km,起售13.87万元,银河L7正式上市
2023-06-02

5月31日,新一代超级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正式上市,共推出5个版型,官方指导价为13.87万-17.37万元。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打造,在电池安全、全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吉利银河L7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是一套覆盖电池、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具备44.26%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NEDC 4.4L),达到同级最低油耗水平,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370km,直击用户续航之痛。吉利银河L7配备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四块大屏,还支持智能语音控制,唤醒速度仅需0.5秒。基于全域FOTA,吉利银河L7可实现娱乐域+车身域+底盘域+动力域的全车升级,在行业速度最快的100M以太网的加持下,升级效率更高,3G的升级包30分钟内即可完成下载及全车升级。(未来汽车日报)

首搭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吉利银河L7通过4大整车级电池安全测试
2023-05-29

5月27日,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完成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测试第二季暨首次整车级安全测试”。中国汽研出具的试验报告表明: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顺利通过整车车速40km/h正向刮底、整车车速7km/h后向刮底、整车20km/h负坎冲击和整车托底四项整车级电池安全试验。这在四项试验中,神盾电池均以超行业标准的测试标准通过,进一步证明:“电池针刺”只是神盾电池安全入门标准,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将电池融入到整车的安全体系,把电池防护做到了极致,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此次测试高度聚焦、高度还原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底部碰撞”用车场景,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成为行业里第一个做到40km/h正向刮底、20km/h负坎冲击都无损伤的电混车。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吉利汽车电气化体系力优势,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已全面接入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可基于用户用车场景和极限工况,构建全场景安全仿真,进行海量测试与验证,确保吉利银河L7在底部碰撞测试中可以高标准通过,引领行业整车级电池安全新标准。(未来汽车日报)

宋Pro DM-i冠军版71KM起步,13.58万元起
2023-05-25

5月25日,宋Pro DM-i冠军版正式上市,携五大颠覆、四大焕新震撼登场,官方指导价13.58万元—15.98万元。作为“燃油SUV颠覆者”,宋Pro DM-i冠军版实力开启A级SUV油电同价新时代,将颠覆进行到底。宋Pro DM-i冠军版作为中期改款,本次共推出4款车型,两款71KM和两款110KM纯电续航版本,提高续航门槛、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了用户的最大痛点。宋Pro DM-i冠军版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带来“快,省,静,顺,绿”五大颠覆性驾乘体验:零百加速时间仅为7.9S,比同级燃油车快2-3秒,加速性能媲美2.0T发动机,支持快充,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提速、充电统统快人一步,让生活和工作更高效;NEDC 4.4L超低油耗(WLTC 5.3L),仅为同级燃油SUV的一半,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长达1090km,颠覆人们对SUV的油耗认知和续航认知,降维打击燃油SUV。宋Pro DM-i冠军版在行业内率先将A级混动SUV的入门款纯电续航提升到71KM,并标配直流快充和VTOL移动电站。(未来汽车日报)

查看更多快讯
最新要闻
蔚来最有权力的人:3 万人与效率难题
“ 1 分像国企,6 分像外企,3 分像互联网公司。”
2023-06-02
现在还有比卖车更难的事儿吗?
这场战役没有硝烟,却死伤无数。
2023-06-02
新能源商用车出海:建立换电站,在早不在晚
将国内的换电站路子,放在海外再走上一遍。
2023-06-02
残酷的现实,燃油商用车还能活多久?|甲子光年
新能源商用车,开始摧枯拉朽。
2023-06-02
谁会是新能源车险市场的“鲶鱼”?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2023-06-01
汽车出口跃居全球首位的背后
借鉴日韩车企做法,抓住窗口期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