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董车会”(ID:Time2Drive),作者:邓泽锋,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2023 年特斯拉股东大会结束,留给全场最深刻的记忆点竟然是,老马把孩子抱上了台感受了一把股东大会的氛围,大概是想让年轻人早点接受资本家的毒打吧。
话说回来,继投资者日之后,老马又炒起了宏图计划的「冷饭」。不过「炒冷饭」也有「炒冷饭」的好处,冷饭炒到情深处,还是炒出了一些跟以往不同的风味。
特别是马斯克向我们透露了他的新车计划,并且还「煞有其事」地放出了新车型的渲染图时,坐在电脑屏幕前熬夜的我心中还是被惊起了一些波澜,按照马斯克的说法,它离我们已经足够近了。
马斯克透露,除了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的 Cybertruck,特斯拉还手握着两张「王牌」,官宣的两款新车型将会基于特斯拉纯电第三代平台打造,未来也将会是特斯拉销量的绝对主力。
瞄一眼股东大会现场放出的渲染图,可以看出第一款新车大致的轮廓。短促的车身加上代表跨界元素的「掀背」设计,基本可以确定,这台新车就是在早前被推上风口浪尖的 Model Q。
在第二款车型上马斯克没有多说,但结合多方信源的爆料,这款新车的外观与「面包车」外观相似,不乏有媒体猜想,这款新车将会是特斯拉面向出租车运营业务的关键车型。
不过,在马斯克的心中,更重要的车型显然是渲染图中的紧凑型跨界车,「Model Q」很有可能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最畅销车型。
在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毫不掩饰地对两款新车型表达了乐观的预期,他有信心未来两款新车型能够为特斯拉赢得超过 500 万的年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销量数值已经超过了去年特斯拉「双雄」Model 3 以及 Model Y 年销量总和的 2 倍。
真正让人感到「疯狂」的是,马斯克认为,新款的紧凑型跨界车将会远超所有同行的同车型产品,这款更廉价的 Model Y 变种车型将会贡献 500 万年销量中的 400 万。
自信还是自大,不好评价,但可以看出马斯克对特斯拉第三代纯电平台车型的绝对信心,特别是这款千呼万唤的紧凑跨界车「Model Q」。
在过去的几个月,大众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改款 Model 3 的「Highland」项目上,以至于还没有媒体捕捉到这款全新紧凑型跨界原型车生产的最新动向。
图片来自 Twitter@bradsferguson
这款紧凑型跨界车比大家想象中要来得更快,马斯克在大会上罕见地透露了这款车型的最新进展,与外界猜测不同的是,这款新车并非停留在图纸设计阶段,其原型车已经真正地被投入了超级工厂的产线中。
马斯克绝对乐观的销量预期首先来自于足够出色的财报。回顾特斯拉在 2022 年的财报,在 2022 年全年特斯拉累计售出了 131 万台纯电汽车,净利润高达 12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65 亿元)。
更加夸张的是,特斯拉足够坚挺的毛利率。据财报数据统计,2022 年特斯拉的单车利润高达 96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6.59 万元), 结合单车平均成本 3.6 万美元计算,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高达 28.5%,这个数据在新能源车企中一骑绝尘。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行业中,保持健康的利润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股东大会上,马斯克给出了现今新能源车企「残酷」的利润率数据,图表中仅特斯拉与比亚迪保持着正向的利润率,中国新势力蔚来、小鹏还在负利润率中挣扎,Lucid、Rivian 两家美国本土新势力更是深陷其中。
特斯拉拥有足够多的余力,推出更多迎合市场口味的全新车型。
乐观的销量预期还来自于全球对纯电跨界车的「狂热」追求。与国内新能源市场界定的车型不同,在官方的定位中,Model Y 并不属于 SUV 的范畴,特斯拉将 Model Y 定义为跨界车,而这款跨界车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足够「狂热」的销量回应。
早前 JATO Dynamics 给出的榜单数据显示,特斯拉 Model Y 在 2022 年度全球最畅销的车型排名中位列第三。
而这还远远不是这台纯电跨界「大家伙」的极限,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美国本土市场,Model Y 再次交出了几近「完美」的销量表现。仅在美国加州地区,Model Y 第一季度已经卖出超过 3.1 万台新车,一举成为加州地区一季度最畅销的车型,Model Y 正在向着世界最畅销车型进发。
事实上,更小更廉价的跨界车「Model Q」可能拥有着比 Model Y 更大的能量。根据特斯拉宏图计划的说法,在第三代纯电平台上,特斯拉做了更加「激进」的减法。
首先是全新电驱的应用,在下一代全新的动力单元上,特斯拉减少了接近 75%的碳化硅成分使用,彻底摆脱电驱对稀土资源的依赖,特斯拉还对工厂的生产面积减少了接近 50%,使得动力单元的成本降低了至少 1000 美金。
同时,特斯拉简化了下一代纯电平台的车身结构,特斯拉引以为傲的一体压铸技术能够更进一步释放更多的生产效率,特斯拉车型生产速度可以提速再提速。
得益于动力单元以及车身结构的简化,「Model Q」拥有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拿捏住价格下探的主动权。配合 25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7 万元)的入门甜点价,「Model Q」可以触达更多纯电跨界车的潜在买家,并释放出比 Model Y 更惊人的销量潜力。
图片来自 Twitter@ajtourville
「Model Q」的出现,也将标志着全球新能源市场中更强「纯电普及者」的到来。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随着国产混动与合资燃油的竞争白热化,发生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国产混动车型正在突破合资燃油车型的价格「临界点」。
以比亚迪秦 PLUS 冠军版为例,9.98 万元的起售价,打破了同级别新能源车定价 10 万以上的「固有认知」,秦 PLUS 直接下探 10 万以内与传统合资燃油车进行竞争,压迫传统合资生存「舒适区」,达到稀释传统燃油车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受限于纯电车型相对高昂的生产成本,让「Model Q」突破价格临界点,直接与入门级的合资燃油车做对手显然不太现实。比起纯电市场的「变革者」,它更像是一名更强的「纯电普及者」。
特斯拉实在太需要一款 20 万以下的车型了,这一点就连特斯拉的股价变动都可以反应出来。在「Model Q」被推上风口浪尖之后,这款千呼万唤的新车型却没有如愿出现在投资者大会上。
会后,市场的一厢情愿化作了失望,消极的市场情绪也让特斯拉的股价应声下跌。股价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市场对特斯拉 20 万以下车型的渴望。
而「Model Q」替代了 Mode 3 成为了这名价格下探者,25000 美金的入门甜点价达到了市面上大部分持币待购者的心理预期,相比「纯电双雄」(Model 3、Model Y),「Model Q」的出现会让更多的人选择拥抱纯电,为全球的纯电渗透率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当然,也别忘记了马斯克在股东大会 Q&A 环节中的承诺。在面对其中一名的股东关于广告业务的追问后,马斯克改变了主意,他认为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在之后可以考虑加入广告业务。
会后,董车会就此事第一时间向特斯拉进行了询问,根据特斯拉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法,特斯拉的广告后续有几率会在 Twitter 上进行投放。
我们必须也要把未来特斯拉广告业务,考虑是推动车型销量的关键因素。
说起来,「Model Q」与中国也有不小的渊源。在今年特斯拉投资者大会前,网络上频繁曝出了这款紧凑型跨界车的路试谍照,与马自达 CX-30 出奇相似的外观引起了十足的讨论度。
种种迹象表明,「Model Q」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发射这台「超级火箭」之前,特斯拉还需要为「Model Q」搭好发射台。
墨西哥超级工厂就是这台超级火箭的发射台,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透露,墨西哥超级工厂将会率先负责两款新车型的量产。
在今年的投资者大会会后,特斯拉新晋副总裁朱晓彤回应了墨西哥超级工厂的进展、规划。在解决得州超级工厂的 Cybertruck 产线搭建问题后,朱晓彤将会赶赴墨西哥推动这座超级工厂的落成。
朱晓彤称,墨西哥超级工厂的建造速度与上海超级工厂接近,并且特斯拉有信心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工厂的搭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超级工厂的搭建仅仅只用了 9.5 个月,墨西哥超级工厂甚至还能更快。
墨西哥超级工厂的落成即是「Model Q」量产的信号,这座「超级火箭」发射台正在以远超我们预期的速度搭建起来。
再给点耐心,还在襁褓中的「Model Q」,离我们已经不太远了。
9月20日 2024款小鹏G9于昨晚正式上市,全系共5款配置车型,售价26.39万元起,并将实现上市即交付。新款G9标配扶摇架构,进一步强化了“智能、性能、电能”三能技术优势,在充分吸收市场经验和用户反馈后,以更具竞争力的价值力体系重新宣誓了统领30万级智能纯电SUV市场的决心。在欧洲四国陆续实现交付后,小鹏G9还将在明年进军德国市场。2024款小鹏G9依托扶摇架构,在标配智能驾驶和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基础上,搭载域控智能底盘的极致设计理念,体现了小鹏汽车对于智能、性能、电能“三能战略”的极致追求。凭借技术优势及对产品的精心打磨,新款G9涅槃重生。2024款小鹏G9搭载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具备国内首个且唯一的XNet深度视觉感知系统,落地无图、全场景、点到点的智驾功能,实现全国好用、全程好用。此外座舱方面搭载了全球领先的“全场景语音2.0”,在无网络场景下依然支持600+语音指令,更有像乐高积木般灵活定制的“智慧多场景座舱”,提供个性化用户体验。(36氪AUTO)
9月24日,吉利银河L6举行三车高速连续追尾“魔鬼碰”测试,最终凭借神盾电池系统的优异防护能力,吉利银河L6打破新能源汽车“逢撞必烧”魔咒,在高速前后夹击追尾中电池包、油箱、高压系统“分毫未损”。此次三车高速连续追尾碰撞试验,主要模拟日常用车场景中下雨湿滑的高速路上,在突然团雾、路面湿滑、前方视野受阻的条件下最容易发生的连环追尾事故。吉利银河L6发现前方车辆停止后,进行紧急制动,速度降低至40km/h速度撞上前车(较大的厢式车);发生碰撞后,吉利银河L6后方车辆因反应不及时,以100km/h速度追尾吉利银河L6。国家标准试验整车追尾碰撞时速是50km/h,此次100km/h高速追尾碰撞的能量是国标后碰试验的4.49倍,而目前行业最高追尾碰撞试验时速为80km/h。吉利银河L6基于e-CMA架构打造,秉承了CMA架构原生安全设计理念,配置全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可以说在安全方面是具有“天生的好底子”。例如,面对高速被追尾的场景,e-CMA架构对油箱、环抱式ODP、高压线束、燃油管路布置优化,V字形后护板等后碰撞传力路径优化,形成对电池包的潜艇级防护。(36氪AUTO)
9月16日,吉利银河L6正式上市,推出60km纯电续航AIR版型、PLUS版型和125km纯电续航PLUS版型、MAX版型及星舰版型共五款车型,全国统一零售价为11.58~14.98万元,在节能和性能方面,吉利银河L6也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的赋能下,吉利银河L6在WLTC工况下拥有同级最长综合续航达1370km,据前不久的实测数据显示,其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3.61L,百公里加速仅需6.3s,极速更是创下247km/h的“最速电混家轿”纪录。此外,e-CMA智能超电架构原生的29100N·m/deg车身扭转刚度,以及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组合,让吉利银河L6在湿地麋鹿测试中的车速达到80km/h,远超同级。更值得期待的是,吉利银河L6星舰和MAX两个版型将在年底通过OTA的方式,为用户推送“银河管家哨兵模式”,可实现驻车状态下的车辆24小时360°实时监测,并在必要时向用户推送提醒消息。(36氪AUTO)
。据悉,应急浮水能力将在仰望U8车型上实现全系标配。仰望U8应急浮水技术的研发,是为了在暴雨内涝和野外涉水遇险等场景下,让车辆浮水能力能够像安全气囊一样触发,在紧急时刻最大限度为用户提供被动安全。仰望U8的应急浮水能力采用被动触发,当用户通过星河曲面屏开启涉水模式并开始涉水后,车辆将通过多种传感器对涉水深度、车身姿态、车轮滑移状态等进行监测,若符合浮水条件即自动触发应急浮水,实现车辆在水中进入漂浮状态后的前进、转向等操控。在应急浮水状态下,仰望U8能够实现30分钟内无车内显见流动积水,更不会下沉,并能以最快3km/h的速度前进,使车辆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减少用户意外漂浮后的恐慌。在与浮水相关的制造工艺层面,仰望U8进行了5大技术突破,累计62项创新设计,不仅让车身与涉浮水相关的焊点和螺柱以99.97%的合格率突破了行业平均合格率,同时在白车身和彩车身涂胶部位也采用了更严苛的工艺标准。动力系统上,仰望U8与浮水相关的技术专利和创新多达133项,而在整车及零部件密封方面,仰望U8也都做了全新的优化设计,最大程度确保车辆在浮水状态下的防水能力。(36氪AUTO)
2023年9月5日,阿维塔12在德国慕尼黑全球首发。新车定位为豪华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将会提供两驱和四驱版本。阿维塔12采用无后舷窗掀背设计,车身尺寸超过阿维塔11,长宽高分别为5020mm*1999mm*1450mm,轴距为3020mm。阿维塔12的座舱采用Gentle Tech极简设计概念,减少了物理按钮的数量,只保留实用度高的必备按键, 同时搭载全球首创轿车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能够实现一键躺平。智能配置方面,阿维塔12配备了高清流媒体外后视镜,并搭载HarmonyOS 4.0和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2.0。据阿维塔官方介绍,阿维塔12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市场开启交付,后续交付海外市场。此外,阿维塔还将在明年推出2款全新产品。(36氪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