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眸财经”(ID:chutou0325),作者:李未知,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2023年,造车新势力们开局不利。
开年1月,销量集体暴跌,零跑销量环比更是下跌了86.59%。
经过3月份的价格补贴战之后,各家数据才稍微好看了一点。
从2023年累计销量来看,除了比亚迪以超过55万辆的销量稳坐第一之外,埃安、零跑、哪吒的增速比较突出。
预计5月份,销量也不会很难看,毕竟这3个品牌都入选了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报告,未来如果能满足低线城市出行需求,那么将会撬动一个5000亿元规模的汽车市场。
面对广阔的三四线城市汽车需求,市场给出了高期待。
包括新势力在内的零跑、哪吒,加上广汽、比亚迪、吉利等在内的传统车企,能够满足5000亿市场的期待吗?
新能源汽车下乡,又能否成为落后新势力弯道超车的机会呢?
今年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第4年。
过往每年,参加车企、车型数量都在增加。
21年18家车企、52款车型参与,22年26家车企、70款车型参与。
2023年,有39个品牌的52款车型参与,包括五菱、比亚迪、吉利、长城、江淮、奇瑞等一批传统车企,和零跑、哪吒、凌宝等造车新势力企业。
从销量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下乡“狠狠”推动了一波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2021三年中,一共发布了200款下乡车型,销量分别是39.7万辆、106.8万辆和265.98万辆,三年累计销售超410万辆。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
考虑到低线城市的消费力有限,新能源品牌在乡镇市场,想要获得替代“老爷车”的机会,首先需要解决的不是充电问题,而是价格问题。
因此,新能源汽车下乡刚开始的爆款车型,价格都集中在5万元以下的市场,比如说五菱宏光mini这样的微小型款式。
然而,价格限制汽车产品性能的同时,也限制了车型选择。
甚至有消费者认为,新能源车企下乡的车型,是在一二线城市卖不动的,用三四线城市来消耗库存。
如今,新能源汽车下乡第4年,各家玩法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各家针对乡镇消费需求,推出针对性的微小车电动车型,价格都控制在5万元以下,一般不会超过10万元,以紧凑型轿车为主。
现在,入选价格上限被提升到了15万元。车型有了更多选择,很多在一二线城市爆款的车型,也开始参与进来,往中高端发展趋势明显。
例如几何A、几何C、威马E.5、比亚迪秦PLUS EV、埃安S、红旗E-QM5等A级纯电车型等。
从产品角度看,这些15万级新能源车无论性能、空间等方面要超过同级燃油车型,在智能化方面也略具优势。
不过,即便如此,在新能源下乡“狂欢”中,车企们仍旧面临成本挑战。
尤其是占据销量大头的微小电动车型。
图源:奇瑞官方微博
以奇瑞QQ冰淇淋为例,2023年,在成本压力下,该款车型从最低2.99万起涨到了3.99万起。3月份经过一轮价格战,下降4000元后到了3.59万。参与这次下乡活动,优惠补贴1000后是3.49万。
除了直接现金补贴之外,奇瑞QQ冰淇淋还对快充设备提供优惠。
抛开营销成本、渠道成本,这款车还能剩下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仅从生产成本而言,虽然锂电池原材料价格腰斩,从去年最高点59万元/吨,到现在跌破28万元/吨。
但是摊薄到奇瑞QQ冰淇淋120km、电池容量9.6KWH的奶昔款车型,电池成本下调幅度不到2000元,无论如何都撑不起将近5000的售价下调。
而奇瑞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本身燃油车业务板块利润控制也不太足够。
可查的数据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营收347.6亿元,同比增长11%,而净利润却仅有737.2万元,同比下滑98%。当年奇瑞集团销量为73万辆,其中奇瑞品牌销量44.9万辆,同比增长8.6%。
粗略计算下来,奇瑞每卖一辆平均只赚10元。
这个盈利能力,放到整个汽车界,也是相当“炸裂”的。
所以,参加这轮新能源汽车下乡,奇瑞QQ冰淇淋大概率还是亏本挣吆喝。
像奇瑞QQ冰淇淋这样亏钱赚热度的,不止一家。
实际上,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定位中端市场的车型,即便不下乡,在一二线市场,能赚的都有限。
按照比亚迪最新财报,去年营收4240.61亿,净利润166.22亿,乘用车销量为178万辆。
这其中,新能源补贴收入就占了104亿。
以净利润除以销量简单计算,2022年比亚迪相当于卖一辆车只能赚9298元,虽然相较于2021年的卖一辆车赚5000元有提升,但是整体盈利水平还不高。
作为对比,理想汽车每卖一台能赚26814元,特斯拉每卖一台车净赚7万。
从奇瑞QQ冰淇淋和比亚迪两个案例来看,单纯卖车的确不赚钱,甚至如部分业内人士所言,新能源汽车不靠卖车而是靠补贴赚钱。
当然,各品牌本身市场定位不同,牺牲短期盈利抢市场互联网打法,同样适用于目前的新能源赛道。
回望这两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五菱宏光mini的横空出世,让市场从“政策驱动曲线”迈向“需求驱动曲线”。
也正是五菱宏光mini的爆发,让传统车企开始觉醒,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可以看到,广汽埃安、吉利极氪、东风岚图等品牌交付都在大幅增长,极氪4月销量同比增长达279.1%,岚图4月销量同比增长210%。
相比之下,作为曾经的领头羊“蔚小理”,只有理想还在高速增长,蔚来、小鹏都陷入增长停缓泥潭。
数据显示,4月小鹏销量7079辆,同比下滑21%;蔚来销量6658辆环比下滑36%,还是没能破万。
在上海车展开幕前,蔚来创始人李斌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如果接下来每个月销量还是1万辆的话,自己就得和秦力洪找工作去了。结果数据一出,离1万的门槛还差将近30%。
图:小鹏汽车官方微博
至于其他新势力,如威马、天际、爱驰等,也都先后出现停产危机。
在深眸财经看来,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分化,十分明显。
一方面,主流车企增长表现良好,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如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极氪等。
中汽协数据显示,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88.7万辆,同比增长58.6%,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4.9%,高于上年同期8.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表现也出现分化,除了理想、哪吒保持较高增速外,包括蔚来、小鹏、问界等在内的表现相对乏力。
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之后,市场还会进一步分化调整。
除传统车企之外,造车新势力哪吒、零跑也布局了本轮下乡活动。获得参赛门票后,能否在下沉市场跑出成绩,还要看自身本事。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对当今局势判断更为谨慎,他曾表示:“如果零跑2023年销量上不去,那后面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所以,针对这次新能源汽车下乡,零跑加码很多,包括产品和渠道两方面。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初,零跑销售网络累计覆盖四五线城市70个,服务网络累计覆盖四五线城市37个。
如果抓住这波新能源下乡风口热度,零跑、哪吒能否逆袭也未可知。
至于主攻高端的蔚小理,目前志不在此。
乐观点看,新能源内需潜力还有待挖掘。
2023年以来,我国汽车整体市场目前虽然较为低迷,但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乘联会数据显示,1-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185.2万辆,同比增长37%。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情况,中国城市人口5.5亿,镇级人口3.2亿,乡村人口5.1亿——乡镇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60%以上。
也就是说,下沉市场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挖掘方向。
目前已经走在下沉市场前列的比亚迪、广汽、五菱、长城、奇瑞等传统车企,在过去三年已经创造了超过400万辆的销量成绩。
有这些“前辈们”在前面铺路,加上政策扶持,相关配套设施在接下来会进一步完善,下沉市场培育也更加成熟。
但是,相比零跑、哪吒定位的中低端市场,“蔚小理”本身定位就是中高端市场。
所以,即便下沉市场有5000亿的增量可以期待,目前其战略重点也不会是在下沉市场,依旧是在一二线城市抢市场,或者是海外。
需要注意的是,站在汽车企业内功修炼、长期发展的角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某种程度上可以反哺企业更好地“出海”。
在三四线城市释放出换车、新能源汽车需求时,现有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果能够把握好内需,那么在拥有大量订单和现金流的情况下,就更有底气冲击国际市场。
数据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点。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继续延续良好表现,新能源汽车出口10万辆,环比增长28.6%,同比增长8.4倍;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
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增量,确定性一是来自下沉市场,二是来自海外。
从现有玩家布局来看,海外已经是必争之地,至于下沉市场,想要入局的新势力如哪吒、威马、零跑显然慢了半拍。
其实,从目前赛道竞争格局来看,虽然传统车企新品牌发力晚,但起跑线比造车新势力高,基础好很多。
所以在后续竞争中,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优势还会更加明显,造车新势力将会更加吃力。
但是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不少国家宣布,2035年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们来说,2035年就是一个关门时间点。
想要跨过这个门槛,就得分秒必争。
毕竟海外传统大牌,如大众、奔驰、通用、本田、福特等,电动化转型产品策略路线也在加速前进。
今年上海车展上,大众为中国市场打造的ID.7 VIZZION及ID.Next概念车、奔驰搭载双电机的EQS纯电SUV、本田的插电混动本田雅阁e:PHEV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在2035这个关门节点来临之前,国内传统车企外,理想这类头部品牌或许还能挺到结束。
但对根基更为薄弱、目前已经落后的其他造车新势力而言,如小鹏、威马、天际、爱驰等品牌,不知会在哪里倒下。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31日,比亚迪2023款元Pro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9.58万元—11.38万元。在产品力方面,2023款元Pro提供元气粉、活力白、能量灰三款外观配色,还提供清新蓝双色内饰。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375/1785/1680毫米,轴距2535毫米,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轮毂尺寸为16英寸。配置方面,部分车型将会增加陡坡缓降、车机系统语音免唤醒/连续性语音识别功能、K歌功能、后雨刷、手机App远程控制等。高配车型还提供了可开启的全景天窗,进一步增加了车内的开阳感。而在续航方面,该车搭载容量为38kWh和47.04kWh两种容量的刀片电池,CLTC工况续航分别对应320km、401km,相比老款有所提升,并且全系都支持快充,其中320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45kW,401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60kW,高配车型还支持对外放电功能。动力方面,2023款元Pro升级八合一动力总成,最大功率为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相比老款车型动力略有下调,老款系统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210Nm。(36氪AUTO)
5月30日,奇瑞汽车重磅打造的TIGGO瑞虎9正式全球上市,共推出领先版、豪华版、尊贵版、至臻版、旗舰版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5.29-20.39万元。针对购车用户特推出6重惊喜,为用户带来买无忧、用无忧、养无忧的全新价值体验。作为奇瑞汽车高端智造平台——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TIGGO瑞虎9定位“磁悬浮超舒适旗舰SUV”,以“9大越级舒适+3大旗舰品质”傲视同级,致力打造20万级SUV舒适天花板,打破合资品牌对中国用户的价值偏见,重塑自主品牌对旗舰产品的价值定义。围绕TIGGO瑞虎9的旗舰舒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进行了全面解读:“TIGGO瑞虎9宣布杀入20万级市场,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用极致的驾乘舒适,高端的驾乘品质,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为全家人带来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以产品价值引领中国品牌向上之路。”作为技术奇瑞创新智慧的集大成之作,TIGGO瑞虎9致力为每一个中国家庭提供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是20万级SUV市场用户更好的选择。(未来汽车日报)
5月31日,新一代超级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正式上市,共推出5个版型,官方指导价为13.87万-17.37万元。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打造,在电池安全、全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吉利银河L7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是一套覆盖电池、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具备44.26%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NEDC 4.4L),达到同级最低油耗水平,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370km,直击用户续航之痛。吉利银河L7配备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四块大屏,还支持智能语音控制,唤醒速度仅需0.5秒。基于全域FOTA,吉利银河L7可实现娱乐域+车身域+底盘域+动力域的全车升级,在行业速度最快的100M以太网的加持下,升级效率更高,3G的升级包30分钟内即可完成下载及全车升级。(未来汽车日报)
5月27日,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完成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测试第二季暨首次整车级安全测试”。中国汽研出具的试验报告表明: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顺利通过整车车速40km/h正向刮底、整车车速7km/h后向刮底、整车20km/h负坎冲击和整车托底四项整车级电池安全试验。这在四项试验中,神盾电池均以超行业标准的测试标准通过,进一步证明:“电池针刺”只是神盾电池安全入门标准,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将电池融入到整车的安全体系,把电池防护做到了极致,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此次测试高度聚焦、高度还原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底部碰撞”用车场景,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成为行业里第一个做到40km/h正向刮底、20km/h负坎冲击都无损伤的电混车。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吉利汽车电气化体系力优势,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已全面接入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可基于用户用车场景和极限工况,构建全场景安全仿真,进行海量测试与验证,确保吉利银河L7在底部碰撞测试中可以高标准通过,引领行业整车级电池安全新标准。(未来汽车日报)
5月25日,宋Pro DM-i冠军版正式上市,携五大颠覆、四大焕新震撼登场,官方指导价13.58万元—15.98万元。作为“燃油SUV颠覆者”,宋Pro DM-i冠军版实力开启A级SUV油电同价新时代,将颠覆进行到底。宋Pro DM-i冠军版作为中期改款,本次共推出4款车型,两款71KM和两款110KM纯电续航版本,提高续航门槛、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了用户的最大痛点。宋Pro DM-i冠军版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带来“快,省,静,顺,绿”五大颠覆性驾乘体验:零百加速时间仅为7.9S,比同级燃油车快2-3秒,加速性能媲美2.0T发动机,支持快充,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提速、充电统统快人一步,让生活和工作更高效;NEDC 4.4L超低油耗(WLTC 5.3L),仅为同级燃油SUV的一半,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长达1090km,颠覆人们对SUV的油耗认知和续航认知,降维打击燃油SUV。宋Pro DM-i冠军版在行业内率先将A级混动SUV的入门款纯电续航提升到71KM,并标配直流快充和VTOL移动电站。(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