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曾广,编辑:董雨晴,运营:刘珊,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车机问题被用户集体吐槽,越来越成为传统汽车厂商的“软肋”,同时也被不少新势力宣传为卖点,但落到实处,到底有多少消费者是因为车机而选择一款车?
燃油车时代几乎没人关心的车机,到了新能源时代,正在成为消费者痛骂的焦点。
刚刚提车两个月的吉利星越L车主米蓝,最近车机又卡死了,这已经是提车以来的第三次,尽管上次死机之后,他还专门去4S店花了三小时进行车机升级。
同样是吉利星越车主的雨欣表示,这款车的车机不仅体验差,功能也非常简陋,应用商店一直只有寥寥几款软件,连最常见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QQ音乐等都没有,“应用商店不更新就算了,也不给用户安装软件的权限,反正就是各种摆烂。”雨欣表示。
同为吉利旗下子品牌的领克,近来车机升级也遭遇了车主的密集吐槽,一名领克05的车主称,这是他见过的“史上最慢车机”,买车的时候售后说支持OTA(在线升级),结果每次都要跑几百公里去4S店升级,而且升级之后开门预警、车道保持等功能会莫名其妙自己关闭。
就在不久前,「市界」撰文写道领克车主因为车机问题集体维权( 《领克车主“翻脸”,吓坏了燃油车》 ),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广泛吐槽。而在网上,更是有一句调侃吉利车机的话广为流传:“包容了吉利的车机,也就包容了全世界的车机。”
▲ (上海车展领克展台。图源/视觉中国)
车机成为槽点的当然不止国产厂商,日系、德系等合资品牌,更是车机投诉的重灾区。
正在驾驶2022款沃尔沃XC60的思林向「市界」吐槽,这款车的车机Bug频出,曾多次出现过车机黑屏,现在只敢使用车机的导航和收音机,系统自带的App不充会员体验都非常差。
“有一次进地库雷达报警突然狂响,车机重启后才好,结果之前剐蹭的时候雷达像死了一样,花了我大几千元修车。天窗也是车机触屏控制的,有次不知道触发了什么功能死活关不上,感觉车机工程师都是吃干饭的。”思林对此颇感愤怒。
丰田的车机,更是素来以“烂”闻名,一名丰田皇冠陆放的车主吐槽,车机不仅频繁卡顿、影像模糊、功能少,甚至还会强制推送广告,“最离谱的是,做得这么烂,丰田居然还有脸收流量费。”这名车主表示。如今很多新势力品牌,车机都会赠送一定的免费流量。
▲ (上海车展丰田展台。图源/视觉中国)
另有奥迪车主也吐槽,自己先后购买了三辆奥迪,没有一辆车机不出毛病,总是要加载,反应迟钝,曾多次遇到黑屏问题。另外据该车主透露,奥迪的多款车型都不支持OTA,车机系统只能去4S店升级。
车机体验之差甚至无关车的贵贱,思林的上一辆车宝马X4的车机也是一言难尽,不仅屏幕小,而且车机经常过热,语音唤醒偶尔也会失灵,虽然支持OTA升级,但是对整体体验没什么改善。“一般只能解决一些小bug,比如胎压没事老弹窗报错这种。”
一名欧拉车主在微博上直言,“这些传统车企,都不是互联网公司要革他们的命,是自己等待被时代抛弃。”
“所有的安卓车机都是垃圾。”一名体验过多个品牌车型的东风标致车主更是直接对「市界」怒斥,在这名车主看来,传统厂商的车机不仅难用,而且界面设计很丑,“好像请不起设计师,用脚设计的一样。”
一名曾经想购买极氪001的车主表示,自己就是因为车机系统放弃了这款车,“车机太差了,界面太复杂,操作了一下头都晕了”。这名车主表示,极氪的操控感他很喜欢,要是后面魅族的Flyme能上极氪的话,可以考虑再尝试一下。
和燃油车时代不同,新能源汽车普及引发的智能交互升级变革,让不少用户开始注重车机体验,遗留的车机问题就成了消费者投诉与吐槽的集中点。
不久前,汽车门网公布的2023一季度SUV投诉指数显示,投诉量最高的四款车型,均是因为车机问题被投诉,其中前两名均为丰田旗下车型。在2023年2月车企投诉榜上,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蝉联冠亚军,典型投诉问题均有车机无法升级,上榜的10个厂商有6个和车机相关投诉有关。
而厂商为了弥补车机缺陷,采取的收费升级措施,也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吐槽。2022年6月,在蔚来ES7发布会上,蔚来创始人李斌宣布了针对老款「866」车主的硬件升级计划。车主最低花9600元,最高花12600元,可以把车机升级到Alder智能系统,升级内容包含最新的8155芯片等,该收费升级措施引起不少老车主的吐槽。
更早之前的2020年12月,领克也曾推出了车机升级计划,用户可花费2950元升级车机芯片和软件系统,遭遇车主密集吐槽。2021年,比亚迪也推出过针对老款汉、唐的付费升级方案,用户花2999元可升级车机系统,在黑猫投诉平台,有比亚迪的老车主投诉该方案歧视老车主。
在汽车这个传统的消费“大件”中,小小的车机,突然成了众矢之的。
一个事实是,车机体验并不是一直如此重要,据不少业内人士反馈,在以前,汽车行业的投诉重灾区一般都是发动机、动力系统和驾驶缺陷等,很少有人会关注车机。
就拿丰田来说,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厂商,丰田的车机一直被广泛吐槽,但是并不影响丰田的车卖得好。一名长期与各大汽车厂商打交道的业内人士对「市界」分析:“因为燃油车时代的竞争,最重要的是动力系统,丰田的发动机就是牛,就是更省油,所以就算车机再拉胯也能卖出去。”
那是从何时开始,车机突然就变得重要了起来?这背后可能少不了造车新势力们在车机领域的内卷,让用户习惯了更加智能、流畅的车机交互。
▲ (理想L8内饰。图源/视觉中国)
“其实新势力一开始的车机体验也不好,蔚小理当年推的第一版车机体验其实也不行,但是随着系统不断迭代,优势就逐渐积累起来了。”一名懂车帝的车评人对「市界」表示。
对于传统厂商做不好车机的原因,小鹏汽车的工程师Billy对「市界」吐槽:“其实就是没见过好东西,眼界不行,毕竟互联网行业在优秀的UE(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等方面已经卷了20年了。”
在Billy看来,传统车厂基本都不太懂软件,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多积累,短时间内很难做出顶级的车机。“领导没有概念,指望下面干活的人做改变是很难的。”Billy表示。
而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却在软件层面有着很强的积累,进入车机领域以后往往能形成降维打击。“别说Top级别的苹果、华为了,最近Flyme Auto不是反响很好嘛,就连魅族这种在手机市场上卷不动的品牌到了车机赛道都能碾压。”Billy对「市界」分析。
另一名赛力斯的工程师也对「市界」提到,车机系统的优化需要积累,传统厂商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以前都是交给供应商做,经验也不能套用,大部分厂商相当于从零起步。
“过去的车机都不是主打大屏,而是各种实体按钮,现在各家都在做大屏交互,互联网行业做UE的那群人更擅长。”该工程师表示。
据这名工程师透露,现在新势力品牌做车机系统的很多都是手机行业、互联网行业过来的人,问界的车机背后也主要是华为在主导,有着很深的软件行业烙印。“传统车厂的强项在机械和动力,现在电动车说白了就是四个轮子一块电池,传统厂商没有用武之地。”
▲ (问界车机。图源/视觉中国)
而在理想工程师王麟看来,国产厂商在车机系统和智能交互层面,堪称“全世界最内卷”,因此体验也最佳,直接拉高了消费者期待。国外车企频频翻车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开发流程太慢,但同时又害怕被国产车碾压,着急推到新车上,因此造成了很多体验不佳的问题。
据一名某德系品牌的产品经理在社交平台上透露,他入职这家公司半年时间,只做了一个车机弹窗,因为还需要德国那边审核报批等,各种流程根本走不完。另一名德系豪华品牌员工更是在网上吐槽,理想一次OTA升级的内容,在他所在的品牌五年都做不到,因为流程太慢。
除了船大难掉头,在对软件人才的吸引方面,传统车厂也远远不及新势力品牌,一名刚毕业不久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在知乎提到,他身边应届生做软件开发的,基本上没人愿意去车厂,“传统车厂给出的薪资比互联网和手机品牌低太多了。”
而蔚小理、问界、特斯拉等品牌车机体验更胜一筹,主要还是舍得花钱,这类企业的多数岗位薪资可以向互联网大厂看齐,也能招聘到更多优质的软件开发工程师。
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浪潮席卷,今年第一季度燃油车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争相降价,新能源赛道同样开启了淘汰赛。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市场上电池、电驱系统都能依靠供应商,反倒是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成为了厂商间竞争的角力点。
行业变革的陡然加速,是否意味着,围绕车机相关的智能化体验已经到了可以决定销量的地步了?至少从销量上来看,可能还不一定。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在车机智能交互方面并不算领先,据不少用户反馈,比亚迪的车机从芯片到系统,都只能算中规中矩,顶多属于不拖后腿。
▲ (比亚迪车机。图源/视觉中国)
和比亚迪相比,理想、问界等品牌的车机则一直被市场叫好,尤其是问界搭载的鸿蒙系统,更是被称为车机天花板,而理想的卖点更是被不少人总结为“冰箱沙发大彩电”,其中大彩电就是指大屏车机。
在「市界」的调查中,不少车主也反馈,车机体验并不是决定自己购买一款车的主要原因。尽管前后被宝马和沃尔沃的两款车机“折磨”过,但是思林表示,下一辆车可能还是不会将车机体验作为优先考虑项,她更在乎的还是安全性和驾驶感,以及背后的品牌因素。
思林这两年就试驾过不少新能源品牌的车型,包括比亚迪、理想和问界,据她体验,这些新品牌的车机确实普遍做得要比传统品牌好,功能更加丰富,使用也更为流畅一些,但是在思林看来,自己对车机的需求并不高,“只要导航和听歌好用就行。”
前述标致车主也表示,自己选择一款车并不会太看车机,“支持Carplay(苹果车载系统)就行”,他之前也去体验了比亚迪的车机,觉得新能源的车机好像都差不多,像是一个大平板,并没有特别之处,“最大的差距可能就是屏幕大了,分辨率高了,像个iPad。”
在该车主看来,只要车本身好开,车机问题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他之前的标致虽然不支持Carplay,但是花钱买了第三方的Carplay盒子,对原有车机进行了改装。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上,也有不少商家推销Carplay、华为Hicar的车机盒子。
就连车机本身的研发门槛,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其实也没有那么高。
在吉利旗下的星纪时代(新魅族的控股股东)工程师曹林看来,现在传统厂商车机体验不行,主要还是砸钱不够。
曹林对「市界」表示,互联网公司更侧重软件技术研发,一个成型的软件研发团队至少上百名研发人员,一年成本起码要几千万至数亿元。而传统车企更侧重制造和硬件技术研发,没有大型软件研发团队,舍不得高薪聘请软件开发人员,在车机体验上肯定就会差。
不过在曹林看来,车机研发并不是一个从0到1的研发过程,而是从1到100,在技术难度上不算特别高,差距主要体现在系统优化上,只要舍得砸钱和给时间,其实大部分厂商都能做到相对不错的水平。
前述熟悉汽车行业的人士也表示,车机研发其实没有想象中门槛那么高,“类似宝马、奔驰这些豪华品牌,本身并不缺钱,只要肯砸钱,要不了几年也能追赶上市面上的新品牌”。
该人士列举了奔驰正在开发的自有操作系统 MB.OS,该系统预计将在20年代中期问世,据奔驰介绍,在该系统下,车主将更好地使用道路扫描激光雷达等安全功能,而且还能在车上玩《愤怒的小鸟》等游戏,在车上刷 TikTok 等社交媒体。
▲ (奔驰车机。图源/视觉中国)
而且据「市界」了解,和互联网人相比,传统汽车厂商做车机其实也有一定优势,因为车机本身的交互逻辑和手机、平板并不一样,其中需要考虑到很多驾驶安全、极端环境的问题,有时候互联网思维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方面传统车企往往更为擅长。
对于以技术见长的车企而言,车机更像是一个需要被补齐的短板,虽然不致命,但总能成为槽点。例如吉利旗下的很多车型,硬件口碑都不错,但车机就是时常拖后腿,收购魅族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弥补吉利在软件能力上的不足。
毕竟在实际的消费决策过程中,优秀的车机虽然无法立刻让消费者决定购买一辆车,但糟糕的车机却很可能会让消费者选择放弃购买一辆车。
其实很多事情,做不做得到,是能力问题,愿不愿意做,则是态度问题。如果车机真的没有什么门槛的话,部分车企在车机上持续摆烂,只能理解为态度问题。
而很多时候,消费者要的就是个态度。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9月20日 2024款小鹏G9于昨晚正式上市,全系共5款配置车型,售价26.39万元起,并将实现上市即交付。新款G9标配扶摇架构,进一步强化了“智能、性能、电能”三能技术优势,在充分吸收市场经验和用户反馈后,以更具竞争力的价值力体系重新宣誓了统领30万级智能纯电SUV市场的决心。在欧洲四国陆续实现交付后,小鹏G9还将在明年进军德国市场。2024款小鹏G9依托扶摇架构,在标配智能驾驶和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基础上,搭载域控智能底盘的极致设计理念,体现了小鹏汽车对于智能、性能、电能“三能战略”的极致追求。凭借技术优势及对产品的精心打磨,新款G9涅槃重生。2024款小鹏G9搭载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具备国内首个且唯一的XNet深度视觉感知系统,落地无图、全场景、点到点的智驾功能,实现全国好用、全程好用。此外座舱方面搭载了全球领先的“全场景语音2.0”,在无网络场景下依然支持600+语音指令,更有像乐高积木般灵活定制的“智慧多场景座舱”,提供个性化用户体验。(36氪AUTO)
9月24日,吉利银河L6举行三车高速连续追尾“魔鬼碰”测试,最终凭借神盾电池系统的优异防护能力,吉利银河L6打破新能源汽车“逢撞必烧”魔咒,在高速前后夹击追尾中电池包、油箱、高压系统“分毫未损”。此次三车高速连续追尾碰撞试验,主要模拟日常用车场景中下雨湿滑的高速路上,在突然团雾、路面湿滑、前方视野受阻的条件下最容易发生的连环追尾事故。吉利银河L6发现前方车辆停止后,进行紧急制动,速度降低至40km/h速度撞上前车(较大的厢式车);发生碰撞后,吉利银河L6后方车辆因反应不及时,以100km/h速度追尾吉利银河L6。国家标准试验整车追尾碰撞时速是50km/h,此次100km/h高速追尾碰撞的能量是国标后碰试验的4.49倍,而目前行业最高追尾碰撞试验时速为80km/h。吉利银河L6基于e-CMA架构打造,秉承了CMA架构原生安全设计理念,配置全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可以说在安全方面是具有“天生的好底子”。例如,面对高速被追尾的场景,e-CMA架构对油箱、环抱式ODP、高压线束、燃油管路布置优化,V字形后护板等后碰撞传力路径优化,形成对电池包的潜艇级防护。(36氪AUTO)
9月16日,吉利银河L6正式上市,推出60km纯电续航AIR版型、PLUS版型和125km纯电续航PLUS版型、MAX版型及星舰版型共五款车型,全国统一零售价为11.58~14.98万元,在节能和性能方面,吉利银河L6也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的赋能下,吉利银河L6在WLTC工况下拥有同级最长综合续航达1370km,据前不久的实测数据显示,其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3.61L,百公里加速仅需6.3s,极速更是创下247km/h的“最速电混家轿”纪录。此外,e-CMA智能超电架构原生的29100N·m/deg车身扭转刚度,以及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组合,让吉利银河L6在湿地麋鹿测试中的车速达到80km/h,远超同级。更值得期待的是,吉利银河L6星舰和MAX两个版型将在年底通过OTA的方式,为用户推送“银河管家哨兵模式”,可实现驻车状态下的车辆24小时360°实时监测,并在必要时向用户推送提醒消息。(36氪AUTO)
。据悉,应急浮水能力将在仰望U8车型上实现全系标配。仰望U8应急浮水技术的研发,是为了在暴雨内涝和野外涉水遇险等场景下,让车辆浮水能力能够像安全气囊一样触发,在紧急时刻最大限度为用户提供被动安全。仰望U8的应急浮水能力采用被动触发,当用户通过星河曲面屏开启涉水模式并开始涉水后,车辆将通过多种传感器对涉水深度、车身姿态、车轮滑移状态等进行监测,若符合浮水条件即自动触发应急浮水,实现车辆在水中进入漂浮状态后的前进、转向等操控。在应急浮水状态下,仰望U8能够实现30分钟内无车内显见流动积水,更不会下沉,并能以最快3km/h的速度前进,使车辆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减少用户意外漂浮后的恐慌。在与浮水相关的制造工艺层面,仰望U8进行了5大技术突破,累计62项创新设计,不仅让车身与涉浮水相关的焊点和螺柱以99.97%的合格率突破了行业平均合格率,同时在白车身和彩车身涂胶部位也采用了更严苛的工艺标准。动力系统上,仰望U8与浮水相关的技术专利和创新多达133项,而在整车及零部件密封方面,仰望U8也都做了全新的优化设计,最大程度确保车辆在浮水状态下的防水能力。(36氪AUTO)
2023年9月5日,阿维塔12在德国慕尼黑全球首发。新车定位为豪华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将会提供两驱和四驱版本。阿维塔12采用无后舷窗掀背设计,车身尺寸超过阿维塔11,长宽高分别为5020mm*1999mm*1450mm,轴距为3020mm。阿维塔12的座舱采用Gentle Tech极简设计概念,减少了物理按钮的数量,只保留实用度高的必备按键, 同时搭载全球首创轿车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能够实现一键躺平。智能配置方面,阿维塔12配备了高清流媒体外后视镜,并搭载HarmonyOS 4.0和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2.0。据阿维塔官方介绍,阿维塔12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市场开启交付,后续交付海外市场。此外,阿维塔还将在明年推出2款全新产品。(36氪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