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要稳,余承东想闯,华为「造车」左右为难
卡门精选2023-04-07
大公司新造车
老余太难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人Auto”(ID:meirenauto),作者:李馨婷,编辑:李欢欢,运营:雅楠,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老余太难了。

好不容易在内部赛马中PK掉王军,正准备大刀阔斧地开展智选车业务,连门店换标后的效果图都设计好了。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任正非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并禁止任何汽车门店与车型使用华为字样宣传。余承东只好亲自下令撤回一切,一夜又回到解放前。

耿直敢言的余承东转天就在电动车百人会上大倒苦水:华为仍然是一个被制裁的公司,日欧美企很难选择华为作为智能化供应商;新势力有自己的追求,也不会在智能化方面选择华为;传统车企怕失去灵魂也不会选我们。

在余承东看来,智选车仍然是华为涉足汽车行业最好的选择。但要命的是,智选车模式第一个成品——问界的销量也后劲不足。

摆在余承东面前的是一个巨大难题,华为未来的汽车路该怎么走?

高层现分歧,华为朝令夕改

3月31日晚上, 位于北京东五环的一家AITO用户中心, 接到了拆除所有带华为字样宣传物料的紧急通知。另一家华为门店里, 店员们立刻忙活起来,一位销售忍不住向朋友抱怨,“门上的字贴和车牌之前都是HUAWEI的,现在都得改了”。 

然而,就在3月初,在一家AITO用户中心工作 的张杰接到消息,零售门店的门头可能要换掉,同事们 都认为,店门口巨大的“AITO”LOGO会换成“HUAWEI”,因为他们不仅接到了通知,还看到了店面升级后的效果图。 

▲  网传AITO用户中心升级效果图。图 / 网络

更早些时候,多位问界销售接到了宣传口径变更的消息,他们被告知可以向客户使用“HUAWEI 问界”的销售话术。此前,“华为不造车”是销售们脑子里的一条红线,因此大家在销售话术上很含蓄。但他们接待的客户里,有不少是冲着华为来的。 张杰笑道,同事们都觉得,“早这么说不就好了? ” 

事态继续朝着销售们期待的方向发展。3月8日,AITO汽车官方微博和微信发布的妇女节宣传海报上,大家 熟悉 的“AITO问界” LOGO被 “HUAWEI问界” 取代,随后,华为官方账号也转发了这条微博。 

▲  华为终端转发AITO汽车微博。图 / 截图

这个低调的换标行为,瞬间在网上引发热议。 

对宣传一向谨慎的华为突然改口,加上此前华为“ 三年不造车” 的有效期将至 。一个更大胆、且被更多人认同的猜测是,华为要造车了。一位接近华为的人士透露,不少华为员工也认为公司可能要造车了,相关工作人员甚至打算到重庆去做调研,“要去建工厂”。 

就在里里外外都觉得华为要官宣的时候,剧情突然反转了。 

3月3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内部发布了一则公告打破了大家的猜想 ,他重申 “华为不造车”,仿佛是为了回应文件期限话题,还特意加了一句“有效期5年”。 同时,任正非还强调“华为/HUAWEI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 。 

当天下午,在华为2022业绩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又提到,“有些部门和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 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任何汽车品牌前面,或者作为汽车品牌。 ” 

仿佛是赌气一般,当晚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余承东亲自下达决定,对所有华为旗舰店、销售门店的宣传物料进行清理。 

一夜之间,华为元素从海报上、问界车身上褪了下来。 

华为朝令夕改,销售和消费者集体懵了。4月1日,一位路过华为体验店的消费者发现还没来得及撕下的 “HUAWEI”车贴,好奇地嘟囔,“华为不是说不造车了吗? ” 

带着满腹委屈,余承东出现在4月1日举行的 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他阐述了自己的初衷——除了 问界,华为与长安 、北汽也有合作,接下来还有奇瑞、江淮,余承东的本意是将问界打造为跨界合作的品牌,所以在它前面加了“HUAWEI”, 是为了避免多品牌营销的问题 ,让消费者选择时不困惑。 

在赛力斯某职能部门工作的杨光向每人Auto进一步解释 ,由于赛力斯只有生产SUV的资质,华为想要推出其他车型就需要和更多车企合作,比如和奇瑞联手打造的、尚未发布的轿车M3,和江淮合作的MPV。 据杨光所知,这些车型将来都有可能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 

然而尴尬的是,虽然“AITO”和“问界”常出现在一起 ,但两个商标所属权不同,“AITO”属于赛力斯,“问界”的所属公司则与华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华为不可能将其与奇瑞 、 江淮的合作车型纳入赛力斯的“AITO”商标下,余承东提到的“品牌营销复杂”问题所言非虚。 

与此同时,同一家销售门店出现不同品牌的车型,消费者难免困惑,如果冠之以“HUAWEI 问界”的概念,余承东称之为生态品牌,华为与不同车企合作的车型便都可以归拢在这个大的生态品牌之下。 

如今这个尴尬的问题悬而未决,华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既不提“HUAWEI”,也不提“AITO”,只用“问界”。 

遭遇众叛亲离?

这一番朝令夕改,以及重申“不造车”,除了源于华为内部高层之间的分歧 ,也是为了安抚合作伙伴。 

就在“HUAWEI 问界”上线的短短二十多天里,华为 “ 失去 ” 了一个朋友——3月28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 称 ,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研发,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 

虽然广汽埃安强调:“并非不认同华为的技术,品牌之间没有出现分歧,我们还是深度合作伙伴。”但很明显,广汽在降低埃安的“含华量”,并提高自主研发的成分。 

在广汽集团2022业绩沟通会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透露,与华为终止HI模式合作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合作一旦谈定就丧失灵活性; 第二是每个品牌调性不同、对先进性的追求不同,某些个性化的先进性可以暂时放弃;第三,出于综合成本竞争力考虑,转为供应商模式有利于双方将各自优势发挥到极致。 

从深度参与到退为供应商,华为与广汽的友情降温了。不仅如此,两家本来要联合发布的新品牌,也没戏了。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认为, 广汽已有埃安、昊铂两个新品牌,就没必要再推新品牌了。 

或许,过于强势,是广汽疏远华为的一大原因。 在去年8月的一场行业论坛上,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 曾表示,“华为是比较大牌的供应商,虽然零部件质量不错,但价格也是不受控的,与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 

在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看来,在车企与华为的合作中,车企需要保持自己的盈利能力,不能沦为代工厂,像广汽这样的强势车企,必然不会甘于“交出灵魂 ” ,而是要推动自己的智能化研发 。另一方面 ,华为卖给车企的服务不便宜 ,一向强势的华为不会给对方多少议价空间。强强相遇,广汽与华为关系降温似乎是必然。 

事实上,有意疏远华为的不只是广汽。就连一向“乖巧听话” 的赛力斯,也有意单飞,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品牌——蓝电。 3月21日,东风小康风光蓝电E5正式开启预售,共推出2款车型,搭载了弗迪电池和华为的HiCar,售价13.99 万 -15.19万元。据赛力斯内部人士透露,蓝电的研发是由赛力斯动力研究院协助完成的,旨在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  东风小康风光蓝电E5 。图 / 网络

一直以来,华为与赛力斯是深度合作的关系 ,双方共同设计车型,研发车机系统、底盘 、三电系统,再由赛力斯的一、二工厂进行生产。 但不止一位赛力斯员工向每人Auto 坦言 ,其实就连内部员工都觉得赛力斯只是华为的代工厂。 

双方的“不平等”关系在日常办公中便有所体现。一位员工戏称,与华为共事的部门工作日常是“上午解决工作问题,下午和本公司开会,晚上和华为开会汇报工作”。赛力斯八点上班,五点半下班,大家经常要陪华为开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为了安抚赛力斯员工,华为曾要求赛力斯在2021年进行了一次工资普调。 

在销售端,华为更是绝对主导,所有经销商运营的华为体验店、AITO用户中心,都有华为嫡系员工入驻,负责监督,售后则由赛力斯负责。 

为了搭上华为的顺风车,赛力斯让渡了一些控制权,但同时也在暗自储备实力。 

一位赛力斯技术部门的员工透露,与华为共同研发产品时,赛力斯会同步进行一个自研项目,打造一个对标产品。 华为手中的一些超前设计理念、资源,赛力斯也会收入囊中反哺自研项目,如果遇到华为不合理的需求,赛力斯会在自研项目中更改,后续这个项目也可能应用于与其他车企的合作中。 

杨光告诉每人Auto,赛力斯也有自己的经销商体系,比如一部分AITO用户中心就是由赛力斯“服务中心”部门经营的。 

不过,眼下,赛力斯还无法离开华为。赛力斯与华为签约合作5款车,目前第三款车问界M9尚在设计中。 华为仍然是赛力斯要抱紧的“大腿” 。2023年初,在某次赛力斯内部会议上,杨光的领导再三叮嘱大家, 华为仍然是赛力斯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 

▲  AITO门店 。图 / 视觉中国

汽车路要怎么走?

合作伙伴或主动、或被动,逐渐与自己疏离,内部高层又存在分歧,内忧外患之下,华为未来的汽车之路该如何走? 这恐怕是眼下华为最需要想清楚的问题。 

进军汽车行业之初,华为的定位是 Tier 1 供应商,想要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大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硬件和软件的应用差别太大,软件应用需要和车企进行深度融合,不断升级才能完成。因此华为放下了“博世梦”,转而强调建立汽车生态,“将智能化的东西应用到汽车身上”,即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软件能力。 

目前,华为汽车业务对外有三种模式:智选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和Tie r 1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其中智选模式和HI模式是最重要的两条路线。 

智选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渠道销售、品牌运营,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即将和奇瑞汽车、江淮汽车进行的合作,都属于这种模式。HI模式则由车企主导,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三电、云服务等领域。结束与广汽埃安、北汽极狐的合作后,目前仅剩阿维塔。 

智选模式和HI模式背后,分别站着余承东和王军(华为车BU COO,据传已被停职)两位支持者,两种模式更像是内部赛马的关系。 

HI模式可以说进行地并不顺利 ,广汽埃安刚刚“分手”,北汽极狐也因产品力不足而停止合作。硕果仅存 的阿维塔销量惨淡,2022年12月,阿维塔11交付量仅9辆, 2023年3月前4周,阿维塔11上险量1673辆 。从2022年8月上市以来 ,阿维塔11交付量才突破6000辆 ,月均交付不足千辆。 

另一边,华为智选模式算是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 2022年采用智选模式打造的问界累计销量达7.5万 辆,去年10 月更是曾达到超1.2万辆的交付量。 

此消彼长之下,内部赛马似乎有了结果。 2月9日,“华为车BU COO 王军停职”的消息得到余承东亲自证实: “是正常的人事调整变动。” 

但无论哪种模式,暂时还看不到盈利希望。 

复盘华为2022年业绩,终端业务收入2145亿元,同比下降11.9%,其中汽车业务的收入仅21亿元。余承东曾在公开发言中坦承 “ 汽车业务目前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亏损不断,烧钱不止。 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又提到,每年华为在汽车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100亿元,研发人员多达 7000人。 

▲  华为2022年各业务业绩 。图 / 华为官方

更糟糕的是,此前表现尚佳的问界,在进入2023年后颓势尽显,1月问界交付新车4475辆,比去年12月下降了56%,2月更是降至3505 辆。据杨光透露,3月赛力斯公布的8000多辆新能源车销量中,也只有3000多辆属于问界。 

但余承东依然认为,智选车模式是华为汽车业务的最佳选择。 

在 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自嘲,华为仍然是一个被制裁的公司,日欧美企很难选择华为作为智能化供应商; 新势力有自己的追求,也不会在智能化方面选择华为;传统车企怕失去灵魂也不会选我们。 

“为什么我说(华为)需要走智选模式,就是希望借助华为的能力帮助跟我们紧密合作的车企,实现共赢。 ” 

张君毅也认为,HI模式下,华为更接近智能系统供应商,车企为甲方;智选车模式某种程度上能使得华为由被动变主动,华为定义产品,是重要的决策者,更符合华为对汽车业务的设想 。 

但如果想充分实现自己对汽车产品的想象,恐怕造车才是华为最终的选择。 

▲  余承东发言 。图 / 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

(应受访者要求,张杰、杨光为化名。)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来汽车日报系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汽车日报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快讯
吉利银河E8亮相广州车展
2023-11-29

在2023 年的广州车展上,吉利汽车以其最新力作——银河 E8,再度引发了公众对电动汽车的热议。这款中型纯电动轿车是基于吉利自主研发的 SEA 浩瀚架构打造,展现了吉利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和技术实力。首先,我们从银河 E8 的设计的独特性说起。其一体式发光前脸,采用了微孔镭雕发光专利技术,营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行车安全性,更使得银河 E8 在道路上具备了极高的辨识度。此外,全车 25 处低风阻设计,使得银河 E8 的风阻系数仅为 0.199Cd,这在电动汽车领域是相当出色的成绩。在智能科技方面,吉利银河 E8 搭载了全新一代高通骁龙 8295 旗舰座舱芯片与全新的车机系统。这款芯片采用 5nm 工艺制程,AI 算力达到 30TOPS,相比 8155(7nm)GPU 整体性能提升 2 倍、3D 渲染性能提升 3 倍。这使得银河 E8 在智能交互、地图导航、娱乐系统等方面的表现更为出色。值得一提的是,银河 E8 是基于吉利集团 SEA 浩瀚架构打造的。这个架构具有高度的模块化和灵活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开发需求。(36氪AUTO)

大七座小鹏X9,38.8万元起广州车展抢先预售
2023-11-28

11月17日,在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20.2馆,小鹏汽车正式发布旗下最新款旗舰MPV车型-小鹏X9,并于当日开启预售。新车预售价格为38.8万元起。小鹏X9全系标配后轮转向系统,转弯直径达到同级别最小的10.8m,在极限工况下,可单独控制的后轮可以极大降低车辆失控的风险。设计上,小鹏X9 延续了小鹏汽车的家族化设计风格,贯穿式灯带和犀利的大灯造型,营造出非常高的辨识度和视觉冲击力,底盘采用前后一体式铝压铸,号称“不仅能带来灵活的大空间,更能确保可靠的安全度”。车内部分,小鹏 X9 拥有 21.4 英寸家庭娱乐生态屏,搭载X Free breath微气候新风系统,号称“全球首发环绕式静感柔风中央空调”,车内拥有“魔方智控冰箱”,支持语音控制开关。动力方面,小鹏 X9 最大功率分别为前235kW后135kW,配备 84.5kWh与101.5kWh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610km、640km与702km。(36氪AUTO)

寻求更多增长曲线,腾势瞄准海外市场
2023-11-24

腾势旗下第二款车型腾势N7定位中型SUV,搭载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和双枪超充技术。外观方面,腾势N7车身凌厉的线条,搭配溜背式轿跑造型,让新车看起来极具运动气息。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60/1935/1602mm,轴距为2940mm。内饰方面,腾势N7配备三辐式方向盘,全液晶仪表+副驾驶屏幕,搭配大尺寸液晶中控屏。值得一提的事,新车搭载两颗激光雷达,配合腾势Pilot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实现全场景驾驶辅助功能。动力方面,新车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可选,单电机版本车型最大功率230kW,CLTC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为702km;双电机四驱版车型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60kW和230kW,CLTC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为630km。置身于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加速新产品的推出节奏或许是腾势亟需要做的事。此外,腾势也将目光放到了海外市场,今年以来腾势已经先后亮相曼谷车展、慕尼黑国际车展以及东京车展。“我们首先会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推出右舵版本,再到国际市场比如东南亚、欧洲、美洲这些地区。”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采访中表示。(36氪AUTO)

首发版车型预售价区间23.7777万元,一汽-大众ID.7 VIZZION开启预售。
2023-11-23

11月22日,一汽-大众ID.7 VIZZION正式开启预售,首发版车型预售价区间23.7777万元。新车将基于大众MEB平台生产,定位纯电动中型车,拥有521L后备箱空间及1629L后备箱延展空间。ID.7 VIZZION将首采大众品牌全新一代车机操作系统ID. OS 2.0,在车机UI界面设计、操作流畅度及语音交互等体验上大幅提升,同时搭载ID. Mate AI智能管家,并全系标配AR HUD智能导视,搭载15英寸智能2K悬浮屏,内置科大讯飞语音交互系统,支持 “可见即可说”。 舒享配置上,ID.7 VIZZION首采大众品牌Smart Air隐藏式智能空调、SkyView智能光感天幕、第三代空气监测系统Clean air 3.0、Harman Kardon音响系统、ID. Light 智能交互灯带等,带来更舒适的驾乘体验。据此前消息,新车将会在年内正式上市。(36氪AUTO)

哈弗全新能源车型矩阵亮相广州车展,并推出猛改+计划
2023-11-22

11月17日,长城旗下哈弗品牌携哈弗猛龙、哈弗枭龙MAX、哈弗二代大狗PHEV亮相广州车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哈弗是以全新能源车型矩阵参展。其中,“猛改+”服务也成为广受关注的看点。当天,哈弗品牌新上市的首款新能源越野SUV——哈弗猛龙正式发布了云雾茶山和日耀金两款个性化的新车色,并首次亮相了由用户参与共创的“冈仁波齐”共创版车型。这两款新颖的独特车色,都来源于“猛改+”计划。简单来说,“猛改+”计划就是哈弗面向车友打造的一个交流平台。车厂会根据车友提出的意见和想法,对旗下现有车型进行更改,并为车友提供个性化改装的服务。哈弗猛龙的目标赛道是30万以内的新能源越野SUV。配置方面,猛龙配备了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1.5T高阶混动动力系统、Coffee AI智能、高强度钢车身结构、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等。哈弗猛龙搭载全新一代高热效率1.5T混动专用发动机,结合全新智控电四驱技术Hi4形成黄金组合,系统综合功率282kW,综合扭矩750N•m。(36氪AUTO)

查看更多快讯
最新要闻
天下苦“远光灯”久矣,汽车的车灯也需要智能起来!
就没有利己利人的远光灯么?
27分钟前
蔚来汽车,一场事先张扬的自救
接连出了几个大消息
1小时前
送走蔚来、迎来华为:江淮汽车的中场新战事
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深度整合,这一次似乎民营资本正成为主导的一方。
16小时前
何小鹏李想激战智能驾驶,城市NOA为何总放卫星?
一鸽再鸽
17小时前
魅族官宣造车,无界智行要与华为鸿蒙智行抢车企啦!
手机企业造车也开始卷了
22小时前
Cybertruck可以带来潜在1200亿美元的收入,特斯拉股价为什么还跌了?
包括纽约时报、The Verge在内的其他外媒态度也大多相同,认为Cybertruck错过了最佳时间。但无论如何,这世界有个棱角分明的 Cybertruck ,也挺不错的。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