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是好事,大降价潮不是
卡门精选2023-03-17
行业
车企疯狂降价的背后,是汽车产业的衰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云”(ID:cheyunwang),作者:团长,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3月10日,A股汽车公司板块股价下挫,长城汽车直接跌停收盘,东风汽车、江淮汽车跌超6%,长安汽车、比亚迪跌逾5%,市场对降价后的汽车公司后市利润充满了担忧。全球资本市场的汽车公司也遭受牵连,通用、福特股价纷纷大跌。

一叶知秋,环球同此凉热。

资本市场的下跌背后是国内油车价格战的愈演愈烈,这轮价格战已经出现了“车传股”的现象,超乎了大家的预期,车厂价格大乱斗对于市场后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将从三个维度全面解析本轮降价潮的影响和具体逻辑。

要知道在去年同期的A股反弹中,汽车板块是全市场中反弹幅度最大的板块,长安汽车从6.4元一度反弹到了21.43元。如今降价的汽车公司,股价都处在下跌趋势中,长安汽车一路阴跌,股价只有高点的一半,和去年的气势如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天下苦合资车久矣

为降价潮欢呼雀跃者众,这背后隐含的是对合资车生态多年挤压的委屈和愤怒。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行业处于技术一穷二白的境地,但有全球都垂涎的潜力市场。合资车厂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市场换技术”策略,让北汽、东风、上汽、一汽等国有厂商都进入了世界500强。

可事与愿违的是,中国汽车行业打开了市场,并没有换来核心技术。二十几年的合资历史下,中国工厂精准地习得了大部分非核心零件的技术,但变速箱和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技术,依然止步不前。知乎上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到底落后多少年?”的热帖,评论区产业人士的绝望呐喊,点赞过万。

外资牢牢把握住了核心技术,内资车厂在躺赚的温水下,创新能力十分有限。在全球汽车产业微笑曲线上,中国厂商干着最苦的活,拿着最低的利润。

这种情绪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愈演愈烈,连带着吴敬琏再出来讲技术换市场都要被汽车产业骂汉奸卖国贼。

合资车企以有限的创新,拿走了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从合资车体系下生长起来的4S店体系,同样常年面目可憎。高毛利和高门槛,让各种豪华车品牌的4S店体系成为腐败的温床。汽车行业后市场是典型的双重代理模式,消费者的无知和4S店的贪婪,让汽修成为315的常客。

从产业人士到消费者再到媒体生态,天下苦合资车久已,面对在电动化浪潮中,国产车的强势崛起,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上下下的兴奋溢于言表。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研究的统计数据,2022年10月自主品牌销量 94.96万辆,自主品牌市占率历史性的突破 50%,提升至51.5%。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和造车新势力的快速崛起,终于让国产汽车厂商喊出了压抑已久的,“合资国产,宁有种乎”

自有品牌在新能源革命中弯道逆袭合资车的爽文大戏固然动人,但这波将合资车打的满地找牙之中,也有隐忧。合资车本身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资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纵然天下苦合资车久矣,但是这轮价格战,地方政府亲自下场补贴,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汽车行业的长产业链及其带来的就业和税收,天然就注定跟地方政府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以本次打响油车价格战第一枪的湖北省为例,武汉“中国底特律”这个称号大家并不陌生,汽车也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2021年湖北汽车产业营业收入6941.7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4.1%。超高产值背后有着无数企业支撑,湖北全省拥有25家头部整车厂、1400多家零部件企业、1578家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

如果汽车产业是湖北工业的皇冠,那么东风集团就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根据湖北省政府的最新发布,东风汽车集团是2022年湖北省企业百强名录榜首。这个榜首是碾压式,东风集团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5555.15亿元,远超第二名卓尔控股的1280.38亿元。(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在政府招商中,就业是考量企业的重要指标。东风集团光员工就超过13万人,如果加上上下游配套相关企业,至少超过了200万人,对湖北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数据的呈现下,湖北对东风汽车的依赖已经跃然纸上。但全国倚重合资车的省份不只有湖北,华晨之于辽宁,一汽之于吉林,合资车在多个省份承担着经济脊梁的重任。

此外,在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中,合资车厂带来的产业链价值是无法抹去的。

过去合资汽车公司建立后,第一步就是引入零部件配套并进行国产。即使许多零部件的附加值不算高,但没有零部件的汽车工业也是无土之木。在合资厂的帮助下,中国零部件国产化率逐步提高,产业链条开始形成并壮大。

合资厂在中国汽车人才的培育上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方人员在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获取了丰富的经验以及管理技术,还学习了如何进行高标准企业制度的建设,为后续国产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上汽和通用建立的泛亚汽车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研发中心,为中国汽车培养了大量的汽车技术人才,对中国汽车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虽然合资车近些年躺在功劳簿上赚钱,但在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引进外企创办合资车厂,是必然会经历的时代进程。合资车厂之于中国汽车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快速巨幅降价下没有赢家

对于合资厂的降价,有人欢呼雀跃的同时就有人受伤颇深。实际上,在快速降价浪潮下,行业内没有赢家,反而会严重破坏市场的生态。 

汽车的产业链条很长,终端降价意味着整条产业链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整个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终端快速大幅的降价之下,从资本市场,再到汽车经销商和产业链上下游,汽车行业的各个环节都注定了要受损,只是受损的程度大小问题。

特斯拉降价是这轮汽车降价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此后蔚来、小鹏、福特电马、比亚迪等也陆续推出降价或者是类降价措施,从1-2月销量来看新能源厂商的销量水平要显著好于传统车企。

高企的库存本来就是燃油车的命门,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1%,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人们本以为新能源车的降价只是孤例,但新能源车入侵20万左右的合资燃油车核心价位。原来稳定的燃油车价格体系加速崩塌,而与此同时,中低端电动车由于缺乏智能化的用户体验壁垒,被降价的燃油车带进了漩涡。从电车到油车,汽车行业的价格体系陷入了降价的负反馈。

负反馈的典型案例就是比亚迪的降价,在油车降价之后,比亚迪作为许多油车的竞品,迅速推出了宋PLUS车系、宋Pro-DM-i可享88元抵6888元,海豹88元抵8888元的专项限时优惠政策,跟进了价格战,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

而比亚迪的高端车型降价,也不可避免对20到30万元的新势力车型构成威胁。进一步加剧整体价格的下行。

在合资车降价之后,市场的价格生态加速恶化,如果油车在降价之后库存仍然无法快速下降,新能源车后续可能还会进一步内卷降价,市场会持续陷入价格下跌的负反馈螺旋中。

最后的话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良性的价格体系和稳定的价格预期,短期内汽车价格大起大落,对于整个汽车生态是没有好处的。 

汽车作为中国许多家庭的第二类大件消费,相对稳定的价格才能稳定购买者的预期。去年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本就透支了一部分今年的消费欲望,今年采用降价去库存的模式再来强行清仓,短期能够销量上升,但长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反而让消费者的围观情绪更重。 

最近多个品牌的门店,都观察到进店量猛增但是成交率下滑的现象。在社交媒体和车友圈里,越来越常见拿着其他品牌最新降价政策要求厂商跟进的准车主。很多坚持不降价的厂商最近也撑不住了,比如今天公布最高价值8万元限时福利的极氪001。

以汽油车国五切换国六(2019年7月)为例:2019年6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09万台,同比增长40%,但到7到8月同比下跌17%和18%。这轮合资车降价,很可能国五切国六导致重复销量先涨后跌的覆辙。

经过疫情三年,高库存是整个行业不能承受之重了。根据2018-2019年的汽车价格战复盘,前后三轮的价格战持续时间了1年半到2年时间,大部分汽车公司报表利润腰斩。直到一两家企业出现倒闭,才是价格战结束的信号。

今年年初的降价潮或许是序曲而非终章,价格战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短期内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只能期待,长期来看,这是一次落后产能的出清,新的秩序会在动荡中重新确立。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来汽车日报系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汽车日报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快讯
9.58万元起,2023款比亚迪元PRO正式上市
2023-06-02

5月31日,比亚迪2023款元Pro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9.58万元—11.38万元。在产品力方面,2023款元Pro提供元气粉、活力白、能量灰三款外观配色,还提供清新蓝双色内饰。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375/1785/1680毫米,轴距2535毫米,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轮毂尺寸为16英寸。配置方面,部分车型将会增加陡坡缓降、车机系统语音免唤醒/连续性语音识别功能、K歌功能、后雨刷、手机App远程控制等。高配车型还提供了可开启的全景天窗,进一步增加了车内的开阳感。而在续航方面,该车搭载容量为38kWh和47.04kWh两种容量的刀片电池,CLTC工况续航分别对应320km、401km,相比老款有所提升,并且全系都支持快充,其中320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45kW,401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60kW,高配车型还支持对外放电功能。动力方面,2023款元Pro升级八合一动力总成,最大功率为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相比老款车型动力略有下调,老款系统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210Nm。(36氪AUTO)

奇瑞TIGGO瑞虎9正式上市,15.29万元起售
2023-06-02

5月30日,奇瑞汽车重磅打造的TIGGO瑞虎9正式全球上市,共推出领先版、豪华版、尊贵版、至臻版、旗舰版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5.29-20.39万元。针对购车用户特推出6重惊喜,为用户带来买无忧、用无忧、养无忧的全新价值体验。作为奇瑞汽车高端智造平台——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TIGGO瑞虎9定位“磁悬浮超舒适旗舰SUV”,以“9大越级舒适+3大旗舰品质”傲视同级,致力打造20万级SUV舒适天花板,打破合资品牌对中国用户的价值偏见,重塑自主品牌对旗舰产品的价值定义。围绕TIGGO瑞虎9的旗舰舒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进行了全面解读:“TIGGO瑞虎9宣布杀入20万级市场,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用极致的驾乘舒适,高端的驾乘品质,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为全家人带来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以产品价值引领中国品牌向上之路。”作为技术奇瑞创新智慧的集大成之作,TIGGO瑞虎9致力为每一个中国家庭提供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是20万级SUV市场用户更好的选择。(未来汽车日报)

综合续航1370km,起售13.87万元,银河L7正式上市
2023-06-02

5月31日,新一代超级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正式上市,共推出5个版型,官方指导价为13.87万-17.37万元。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打造,在电池安全、全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吉利银河L7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是一套覆盖电池、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具备44.26%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NEDC 4.4L),达到同级最低油耗水平,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370km,直击用户续航之痛。吉利银河L7配备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四块大屏,还支持智能语音控制,唤醒速度仅需0.5秒。基于全域FOTA,吉利银河L7可实现娱乐域+车身域+底盘域+动力域的全车升级,在行业速度最快的100M以太网的加持下,升级效率更高,3G的升级包30分钟内即可完成下载及全车升级。(未来汽车日报)

首搭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吉利银河L7通过4大整车级电池安全测试
2023-05-29

5月27日,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完成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测试第二季暨首次整车级安全测试”。中国汽研出具的试验报告表明: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顺利通过整车车速40km/h正向刮底、整车车速7km/h后向刮底、整车20km/h负坎冲击和整车托底四项整车级电池安全试验。这在四项试验中,神盾电池均以超行业标准的测试标准通过,进一步证明:“电池针刺”只是神盾电池安全入门标准,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将电池融入到整车的安全体系,把电池防护做到了极致,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此次测试高度聚焦、高度还原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底部碰撞”用车场景,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成为行业里第一个做到40km/h正向刮底、20km/h负坎冲击都无损伤的电混车。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吉利汽车电气化体系力优势,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已全面接入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可基于用户用车场景和极限工况,构建全场景安全仿真,进行海量测试与验证,确保吉利银河L7在底部碰撞测试中可以高标准通过,引领行业整车级电池安全新标准。(未来汽车日报)

宋Pro DM-i冠军版71KM起步,13.58万元起
2023-05-25

5月25日,宋Pro DM-i冠军版正式上市,携五大颠覆、四大焕新震撼登场,官方指导价13.58万元—15.98万元。作为“燃油SUV颠覆者”,宋Pro DM-i冠军版实力开启A级SUV油电同价新时代,将颠覆进行到底。宋Pro DM-i冠军版作为中期改款,本次共推出4款车型,两款71KM和两款110KM纯电续航版本,提高续航门槛、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了用户的最大痛点。宋Pro DM-i冠军版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带来“快,省,静,顺,绿”五大颠覆性驾乘体验:零百加速时间仅为7.9S,比同级燃油车快2-3秒,加速性能媲美2.0T发动机,支持快充,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提速、充电统统快人一步,让生活和工作更高效;NEDC 4.4L超低油耗(WLTC 5.3L),仅为同级燃油SUV的一半,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长达1090km,颠覆人们对SUV的油耗认知和续航认知,降维打击燃油SUV。宋Pro DM-i冠军版在行业内率先将A级混动SUV的入门款纯电续航提升到71KM,并标配直流快充和VTOL移动电站。(未来汽车日报)

查看更多快讯
最新要闻
蔚来最有权力的人:3 万人与效率难题
“ 1 分像国企,6 分像外企,3 分像互联网公司。”
2023-06-02
现在还有比卖车更难的事儿吗?
这场战役没有硝烟,却死伤无数。
2023-06-02
新能源商用车出海:建立换电站,在早不在晚
将国内的换电站路子,放在海外再走上一遍。
2023-06-02
残酷的现实,燃油商用车还能活多久?|甲子光年
新能源商用车,开始摧枯拉朽。
2023-06-02
谁会是新能源车险市场的“鲶鱼”?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2023-06-01
汽车出口跃居全球首位的背后
借鉴日韩车企做法,抓住窗口期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