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ID:SuperEV-Lab),作者:曹婷婷,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特斯拉:我就是标准
特斯拉,又办了一件足以改变新能源行业的大事:
向世界开放电动车充电连接器设计。
该充电连接器最初为特斯拉专供,但现在开始,已经成为其他汽车的可用选择之一。
目前全球通用的充电标准为联合充电器系统(CCS),但这个标准在实际体验遭到不少质疑和吐槽,也有很多人认为它并非是最好的充电标准。
如今特斯拉“大方”的开放自己的专利,意味着其想推翻甚至取代CCS,成为一个新的标准。
为此,特斯拉还把自家标准重新改了一个名——北美充电标准(NACS)。
特斯拉发布公告称,美国充电网络运营商已经计划在其站点中加入NACS,目前NACS的设计和规范文件都可以在特斯拉官网上下载。
11月17日,特斯拉官宣正式在意大利启动其超充试点项目。该试点项目允许第三方电动车车主在特斯拉的任意超电站点充电,充电功率在 150~250kW 之间。
目前有多少家车企同意此改革还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特斯拉的野心,又向全球扩张迈出一步。
这是特斯拉首次首次公开充电器设计专利,特斯拉邀请充电网站运营商和其他汽车生产商,在他们的设备和汽车中也采用特斯拉充电枪和充电接口。这就意味着非特斯拉车主也可以在特斯拉的超充站直接充电。
来源 特斯拉
特斯拉表示可以提供这种充电器的设计数据,这种充电器比CCS的体积更小,但拥有两倍的充电速度,能同时提供交流充电和高达1兆瓦的直流充电。
其实对于市场来说,统一标准是早晚要发生的事。从充电桩的需求角度来看,随着电车市场渗透率提升,现在的充电桩远不能满足出行需求,特别是在充电枪口不统一,缺少适配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充电桩只能为自家电车所用,充电市场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那到底让谁去做这个“出头鸟”?
把自己的充电枪和充电接口当作电动汽车制定统一的标准这事,或许只有特斯拉能做得出来。
美标和欧标都属于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联合充电系统标准,其可以兼容直流与交流充电,但目前有不少人怀疑过这是不是最合适的充电标准。
因为现在北美地区,使用NACS枪头的汽车保有量超过了CCS的二分之一, 特斯拉的NACS充电桩比有CCS充电桩总和还要多60%。
来源 特斯拉
CCS标准与特斯拉的NACS标准相比,尺寸大了一半,功率小了一倍,因此前段时间就有一家初创电动车公司Aptera请愿,要求美国国会将特斯拉的增压器和插头作为美国电动车的标准。
特斯拉充电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器之一,可在15分钟为汽车提供长达200英里的续航里程。
在请愿书中已经有超过4万人签名,而这次特斯拉公布充电器专利,也算是回应了此事。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个标准开始实施,北美电动车市场可真的是特斯拉的天下了。
特斯拉能够把自己的标准称之为北美标准,除了销量占比高之外,充电市场的确需要来一次大整合。
目前国际上有五种汽车快速充电标准,分别是中国GB/T(国标)、欧洲使用CSS(欧标)、美国Combo、日本CHAdeMO、以及相对来说不太主流的特斯拉快充标准。
国内情况更复杂,每家车企又专门建立了自己的充电体系。
电池也是各家造各家的,谁也不服输,宁德时代为保持市场地位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更快的充电技术,新版的麒麟电池续航超1000公里,充电80%只需10分钟,为了市场不被垄断,车企也推出独家充电模式。
比如小鹏汽车是国内最早打造800V高压平台以及配套的480kW高压超充桩,伴随着G9的上市,小鹏自营超快充站也陆续展开布局。
来源 小鹏
同样的还有广汽埃安,比如AION V PLUS 70 极速快充版搭载的XFC极速电池是全球首款上市量产的6C倍率电池,充电到80%仅仅需8分钟,性能上不弱于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广汽埃安的超级快充桩,最高功率可达600kW。
理想汽车研发的高压纯电平台Whale以及Shark平台,双平台均为800V高压纯电,还有400kw大功率充电桩;零跑汽车则有800V超高压充电支持400kw快充。
来源 理想汽车
每家车企的充电桩已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还有一些“僵尸桩”,也就是完全用不上的闲置充电桩,在充电桩建设早期,政策和大额补贴吸引了大批第三方充电桩运营商,导致充电桩市场盲目扩张,放在现在来看,这些已经技术落后了,而且管理不善,导致大批闲置。
而公共充电桩的市场也不好,在全国15座城市中公共充电桩的平均桩数利用率为47%,平均时间利用率不足10%。
如此混乱的市场,新能源车主产生用电焦虑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势必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特斯拉北美统一充电标准,也算是众望所归。
一个问题是,以特斯拉在国内这样如鱼得水的形势下,假以时日,特斯拉在国内做出了相同的决定,中国车企又该怎么办?
为自家车主谋福利,和其他车企抢利益,特斯拉做了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现在唯一的阻力就是,其他的车企可不一定愿意听从特斯拉的指挥。
美国政府对建设充电站有一些补贴计划,为此计划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但有一个要求,就是领取资金补贴的车企能为多家车企提供充电服务,特斯拉想得到这笔补贴很简单,其他车企要同意特斯拉的NACS作为标准。
来源 特斯拉
目前各家车企都有其专门的充电接口,难免会出现一些充电不及时,找不到适配的充电接口等情况,而且建设一座充电站也会耗费财力,这个问题也一直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式。
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不断的涌进新企业,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从9月开始,新能源在市场上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0%,不同的车型需要有不同功率的充电接口,若不及时进行整合,充电桩市场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其实不仅是充电器,电池以及智能驾驶等功能,都应该有一个标准。
即便是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也应该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调整。就算特斯拉的充电接口有实力来推翻上一个充电接口标准,但能否实行成功还未可知,毕竟其他车企可不想被特斯拉牵着鼻子走。
来源 特斯拉
比如国外就有公开过芯片技术和操作系统专利的先例,但在核心技术上采取了限时免费授权的方法。若是公开一部分专利技术,而对一些核心技术却不完全公开,吊足了胃口,却又不让吃到全部红利。
现在还不清楚特斯拉怎样公开其专利,让其它企业使用自己的充电接口,这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按照目前特斯拉的号召力和市场份额,这个阳谋或许有人愿者上钩。
9月20日 2024款小鹏G9于昨晚正式上市,全系共5款配置车型,售价26.39万元起,并将实现上市即交付。新款G9标配扶摇架构,进一步强化了“智能、性能、电能”三能技术优势,在充分吸收市场经验和用户反馈后,以更具竞争力的价值力体系重新宣誓了统领30万级智能纯电SUV市场的决心。在欧洲四国陆续实现交付后,小鹏G9还将在明年进军德国市场。2024款小鹏G9依托扶摇架构,在标配智能驾驶和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基础上,搭载域控智能底盘的极致设计理念,体现了小鹏汽车对于智能、性能、电能“三能战略”的极致追求。凭借技术优势及对产品的精心打磨,新款G9涅槃重生。2024款小鹏G9搭载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具备国内首个且唯一的XNet深度视觉感知系统,落地无图、全场景、点到点的智驾功能,实现全国好用、全程好用。此外座舱方面搭载了全球领先的“全场景语音2.0”,在无网络场景下依然支持600+语音指令,更有像乐高积木般灵活定制的“智慧多场景座舱”,提供个性化用户体验。(36氪AUTO)
9月24日,吉利银河L6举行三车高速连续追尾“魔鬼碰”测试,最终凭借神盾电池系统的优异防护能力,吉利银河L6打破新能源汽车“逢撞必烧”魔咒,在高速前后夹击追尾中电池包、油箱、高压系统“分毫未损”。此次三车高速连续追尾碰撞试验,主要模拟日常用车场景中下雨湿滑的高速路上,在突然团雾、路面湿滑、前方视野受阻的条件下最容易发生的连环追尾事故。吉利银河L6发现前方车辆停止后,进行紧急制动,速度降低至40km/h速度撞上前车(较大的厢式车);发生碰撞后,吉利银河L6后方车辆因反应不及时,以100km/h速度追尾吉利银河L6。国家标准试验整车追尾碰撞时速是50km/h,此次100km/h高速追尾碰撞的能量是国标后碰试验的4.49倍,而目前行业最高追尾碰撞试验时速为80km/h。吉利银河L6基于e-CMA架构打造,秉承了CMA架构原生安全设计理念,配置全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可以说在安全方面是具有“天生的好底子”。例如,面对高速被追尾的场景,e-CMA架构对油箱、环抱式ODP、高压线束、燃油管路布置优化,V字形后护板等后碰撞传力路径优化,形成对电池包的潜艇级防护。(36氪AUTO)
9月16日,吉利银河L6正式上市,推出60km纯电续航AIR版型、PLUS版型和125km纯电续航PLUS版型、MAX版型及星舰版型共五款车型,全国统一零售价为11.58~14.98万元,在节能和性能方面,吉利银河L6也做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的赋能下,吉利银河L6在WLTC工况下拥有同级最长综合续航达1370km,据前不久的实测数据显示,其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3.61L,百公里加速仅需6.3s,极速更是创下247km/h的“最速电混家轿”纪录。此外,e-CMA智能超电架构原生的29100N·m/deg车身扭转刚度,以及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组合,让吉利银河L6在湿地麋鹿测试中的车速达到80km/h,远超同级。更值得期待的是,吉利银河L6星舰和MAX两个版型将在年底通过OTA的方式,为用户推送“银河管家哨兵模式”,可实现驻车状态下的车辆24小时360°实时监测,并在必要时向用户推送提醒消息。(36氪AUTO)
。据悉,应急浮水能力将在仰望U8车型上实现全系标配。仰望U8应急浮水技术的研发,是为了在暴雨内涝和野外涉水遇险等场景下,让车辆浮水能力能够像安全气囊一样触发,在紧急时刻最大限度为用户提供被动安全。仰望U8的应急浮水能力采用被动触发,当用户通过星河曲面屏开启涉水模式并开始涉水后,车辆将通过多种传感器对涉水深度、车身姿态、车轮滑移状态等进行监测,若符合浮水条件即自动触发应急浮水,实现车辆在水中进入漂浮状态后的前进、转向等操控。在应急浮水状态下,仰望U8能够实现30分钟内无车内显见流动积水,更不会下沉,并能以最快3km/h的速度前进,使车辆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减少用户意外漂浮后的恐慌。在与浮水相关的制造工艺层面,仰望U8进行了5大技术突破,累计62项创新设计,不仅让车身与涉浮水相关的焊点和螺柱以99.97%的合格率突破了行业平均合格率,同时在白车身和彩车身涂胶部位也采用了更严苛的工艺标准。动力系统上,仰望U8与浮水相关的技术专利和创新多达133项,而在整车及零部件密封方面,仰望U8也都做了全新的优化设计,最大程度确保车辆在浮水状态下的防水能力。(36氪AUTO)
2023年9月5日,阿维塔12在德国慕尼黑全球首发。新车定位为豪华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将会提供两驱和四驱版本。阿维塔12采用无后舷窗掀背设计,车身尺寸超过阿维塔11,长宽高分别为5020mm*1999mm*1450mm,轴距为3020mm。阿维塔12的座舱采用Gentle Tech极简设计概念,减少了物理按钮的数量,只保留实用度高的必备按键, 同时搭载全球首创轿车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能够实现一键躺平。智能配置方面,阿维塔12配备了高清流媒体外后视镜,并搭载HarmonyOS 4.0和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2.0。据阿维塔官方介绍,阿维塔12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市场开启交付,后续交付海外市场。此外,阿维塔还将在明年推出2款全新产品。(36氪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