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baby 要的,车企产品经理给不了
卡门精选2022-04-29
行业
最开始,我们原本以为科技是无所不能的。没想到,在面对人类幼崽的时候,科技又或多或少有那么些无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eekCar极客汽车”(ID:GeekCar),作者:Mr.Yu,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2022 年,我们经历了第三个被疫情错付的春天。

前些日子,我们在 《你们把座舱游戏想简单了》 里聊了聊,在座舱里玩儿游戏的那些事儿。有朋友给我们留言说「都是扯淡」;也有致力于座舱游戏的朋友表示,很高兴看到团队努力的方向受到关注。

不管支持还是反对,我们总归觉得,坐进座舱里的还是人,人才是最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

我们注意到,近几年座舱里面越来越多地出现考虑儿童乘客的设计和功能:从车载娱乐屏,到面向儿童的内容平台;从后排乘客监测,到为了冲奶粉准备的恒温箱和小桌板;从为儿童交流习惯优化的车内语音,到能原地转向的副驾座位……

这次我们聊聊更加硬核的车内需求:带娃。

为了更好地回归需求本质,我们与 8 位行业内外的朋友展开了对话,看看大家对车内带娃可能性的看法。从孩子出生到慢慢成长的岁月里,他们在出行场景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有待解决的真正痛点,对行业又有哪些期待。

最开始,我们原本以为科技是无所不能的。没想到,在面对人类幼崽的时候,科技又或多或少有那么些无力。

「车里能有个大点儿的电视, 那是最爽的」

李总 投资人 三个孩子的母亲

大宝 10 岁 小宝 3 岁

孩子们长得实在太快了,老大长到一岁左右就不愿意在安全座椅里待着了。眼下不到 3 岁的老三也长到 1 米 1,已经可以自己系安全带了。现在公共场所的童车租赁业务太普遍和方便了,公园和博物馆这些地方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所以车内空间是不是能放下童车这点,不太成问题。

对我们家里来说,车里面最好还是得有个大点儿的电视或者屏幕。车程比较长,尤其是两小时以上的情况,就很有必要有个电视 。我家的 MPV 上就有个电视,车上还放了很多 DVD 碟片。路程比较长的时候,孩子们会很安静地在后面看电影。 在北京市区开车,堵车的情况很常见,如果有个电视,大人就能解放出来,也不会疲于应付跟孩子们的交流。

大家都说车上看东西伤眼睛。又不是每天一刻不停地在车上看,其实就还好。这总比孩子们一上车,就窝在那里看手机要强吧。

记得十年前我带老大的时候,母乳喂养了八个月。车里有个小帘子,拉上就是私密空间了。现在商场什么的很多都有母婴室,喂奶啊换尿布啊这些常规操作,很多时候在逛街的过程中就解决了,不一定非要在车上。

有些车强调智能,强调能语音聊天,那样真的好吗?至少我不太喜欢。我觉得车就是车,大家又不用住在里面,对吧?

「车内娱乐也是带娃的一种方式」

Sean 出行企业 智能座舱产品经理

大宝 9 岁 小宝 2 岁

我见过最多的就是车上的娱乐多媒体,有不少自带应用商城的车,都会有讲故事,听儿歌,看动画等种类的 App,这个应该算是最简单的带娃应用了。我还看过一个奔驰的宣传片,车辆通过自带的悬架功能,可以实现车辆秒变摇篮的功能。

为专门带娃而生的车内功能设计的话,娱乐也是带娃的一种方式吧,肯定要有。 我经历最多的就是带孩子一个人开车,小一点的孩子,希望看动画,我可以用车上的应用播放儿童动漫来给孩子看,这样孩子会老实坐一会儿。 大一点的孩子,想听歌,唱歌,这样我可以用我车里的 KTV 来给他用。

从我个人的一些需求出发,还是希望有些功能可以在日后实现的。唱歌、看动漫、讲儿歌这些是目前已经有车实现的了,而且技术难度不大。 如果有那种出厂就带的儿童座椅,这样车辆座椅的利用可以最大化 。最后就是 后排监控监视系统 。我在开车时,是否可以通过车内 DMS、OMS 摄像头来随时看下后排孩子的具体行为,预警一些危险行为等等。

「我对车上出现给孩子用的屏幕,是坚决反对的」

婷婷 自媒体人

宝宝 9 岁

从孩子生下来几个月的时候,我就经常一个人开车带她出门了。

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儿童座椅的接口,这令人非常头疼,甚至愤怒。2012 年孩子出生的时候, 家里的车上还没有 ISOFIX 这种标准化的接口 。孩子在车里的安全不是小事,每次出门要用到安全座椅的时候又是个大工程,这样真的很烦人。

还有 喂奶也是个痛点 。她小时候,我们每次出门还要带着保温壶,灌上控制好温度的热水。孩子饿了,就拿出全套来,现场操作。如果车里能有个恒温装置的话,也许会很方便吧。

孩子长到 8 岁之后,就不再用到安全座椅了。孩子在坐安全座椅的时候咱们可能意识不到这点,新车选配置的时候没有后排座椅加热,有时候冬天出门还是会遇到一些不方便。冬天进到车里,后排座位的温度实在是太低了,坐上去很不舒服,只能让孩子坐在前排。

有时候车程比较长的自驾游,时间长了孩子也会不舒服,烦躁,甚至哭闹。我们不得不拿出 iPad 挂在前排座椅后面,给孩子播放下载好的动画片。不过我们是严格控制使用时间的,每次最多也就十几二十分钟。话说回来,孩子在家里接触 iPad 啊手机啊这类电子设备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甚至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后座玩 iPad 的时候,整个人都窝起来了。这样很不好, 我对车上出现屏幕这些是坚决反对的 。

孩子再大点儿的时候,iPad 基本上就退场了。 她开始对车外的世界感兴趣,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把车窗稍稍放下来一点。 尤其在孩子开始识字之后,好奇心就被激发了。有一次我们开车路过一幢写字楼,孩子念出了写字楼三个字,会问我们「是里面的人都在写字吗」这样的问题,真的很可爱。

刚出生的时候,车上只要能满足最基本的安全、吃喝、换尿布这些需求就可以了。孩子也好,大人也好,更多的需求都是伴随着她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才出现的。

「决定能去多远的不是车,而是孩子的续航」

昊子 社交平台视觉设计师

宝宝 3 岁

自己一直都是开家里的 MINI Cooper,对现在流行的智能化什么的不是很感冒。

我觉得车上带孩子最关键的刚需是三点:一是安全,二是空间,三是收纳。

我们自己出门的时候还好,上班的时候就要拜托父母们了。但是家里那种时间久一点的车,上面没有儿童安全座椅专用的 ISOFIX 接口,老人们在这方面的认知跟年轻一辈又不一样。我们家里父母在这方面就比较 freestyle,一个人开车的时候另一个人把孩子抱在怀里。我们会觉得头疼,但又不好说什么。

哄孩子的话,我们会用手机连上车载蓝牙,给她放 Spotify 或者早教平台的有声内容,基本上就足够了。

孩子岁数很小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她的「续航」决定了我们出门的距离。 所以,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出门,车上常备的东西就会特别的多,恨不得后座都要堆满的那种多。围绕着孩子的儿童安全座椅,手扣、座椅靠背……能利用的空间全都利用上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见缝插针。

以后要是车上能够有更加考虑儿童乘客设计的安全气囊, 储物收纳空间更多些,规划得更加合理些,就最好不过了 。

「儿童安全座椅真的很重要, 希望行业能制定和执行统一标准」

芳芳 媒体人

宝宝 7 个月

让我们从孩子出生说起吧。

孩子是 10 月初出生的,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北京冬天。车里的舒适程度,就像温度湿度这些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就拿冬天来说,上车之前肯定是爸爸要先去着车,把车内调整到合适的温度,我们才会下楼。我家车位的位置在夏天又会比较暴晒,上车之前能够提前给车通风。 小月龄的婴儿还在比较脆弱的阶段,方便调整温度、湿度这些舒适性的功能,肯定是我们比较关心的。

对于车上出现的那些屏幕,一方面对发育阶段的儿童视力可能产生损伤。另一方面,我倒是更加担心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万一发生碰撞的话,会不会产生更加严重的伤害?而且,这些屏幕是不是联网的?里面播放的内容是不是可控的?如果有不合适的内容,会不会对孩子的认知造成影响?

进一步讲, 如果带屏幕的车越来越多,那是不是以后孩子一上车就要看,不给看还就不行了?没有屏幕的车就不受欢迎了? 那样不是给所有人制造焦虑吗?汽车行业会不会在这方面做出更符合理性和长远意义的考虑?

这显然不是个好主意。

我觉得孩子坐的位置,最好还是能够有比较好的视野。 就像我自己小时候坐车的日子里,总是会对车外面的世界,对路上的景色充满好奇。如果有人能跟我聊聊,满足膨胀的好奇心的话,我会非常开心。

对于车上的智能语音是不是能够哄娃,我还是保留态度的。你看,大多数时候连成年人跟语音助手说话都费劲,就别说小朋友们了。按照现在语音助手的理解能力,对上小孩子的语言能力到底能交互到什么地步,还是个未知数。

关于另一个痛点, 我发现,有时候儿童安全座椅和汽车后座的倾斜角度并不是那么适配,有可能不是那么牢固和稳定 。要是车企能和设计制作儿童安全座椅的企业一起深度合作进行研发,或者能够执行共同的一套标准的话,也许会好很多吧。至少能让我们省心不少。

「哄娃这个痛点完全没有逻辑」

顾月 腾讯音乐车联网商务总监

宝宝 6 岁

孩子在车里还是有很多刚需的,要从软硬件层面分开来讲。

硬件的话,要有安全座椅接口,简易儿童座椅,儿童锁。

软件层面,要有车内生命探测,哄睡模式,多媒体儿童模式。

我认为儿童模式属于人文关怀,确实需要。但是产品设计者都是从主观角度设计,不能解决真实的需求,甚至设计者自己有没有孩子都不好说。需求确实存在,但是儿童需求的不可预见和极大的差异性,通版产品很难满足。

哄娃这个痛点完全没有逻辑,还是从氛围类和安全类功能入手更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 孩子坐安全座椅时间长了不舒服,只能想办法安抚。有时候放故事管用,有时候和 NOMI 聊天管用,有时候唱 K 管用,有时候看手机动画片管用。当然,也有时候直接吼管用。

车上的话,带娃主要还是分为幼童和大童。幼童的需求更多是安全和功能,这个是做给父母用的,小童只需要使用就行了,自己没有决定权。大童就比较麻烦吧,需求多样化,很难用一个功能满足,很多时候甚至需要用成人的方式来解决。

「孩子需要属于他们自己的车内娱乐」

肖彬 喜马拉雅产品总监

宝宝 4 岁

看过一些和座舱相关的带娃功能,我记得长城有检测后排儿童是否离开,如果落在车上的话会报警。斑马推出过联名安全座椅,还有各种后排屏,防止娃在那边乱动的。包括之前国内某芯片大厂和我们谈过,基于 DMS 和 OMS 的儿童行为检测,进而播放喜马拉雅的儿童音频内容。

我觉得车内真的非常需要一些方便带娃的设计,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举个例子,我家娃坐在后排安全座椅,他的注意力往往就几分钟,长途行车时会烦躁(假设他不睡觉)。 这时就需要听一些内容或者看一些东西让他转移注意力。 一般情况,我在后排放了个蓝牙音响,播放喜马拉雅儿童版的《神探迈克狐》,或者给他一本点读书,让他听听内容,家长也好趁机看看手机。

现在有两个痛点,第一就是我想听歌曲或有声内容,但是娃不喜欢,他就要吵着让我切掉,切成儿童内容。所以 我觉得多音区隔离是有必要做的。 第二就是需要一些儿童向的智能外设。其实小朋友很喜欢和一些东西去互动,但是目前的所有车载 AI 助手都是面向驾驶员的,而不是面向儿童设计。儿童看不太懂这种交互,玩几次就腻了。希望日后能够实现在车内不同音区播放不同内容,再有就是 面向后排儿童乘客的 AI 交互形象 。

「歌声让车辆不再是娱乐的孤岛」

小姜 雷石 KTV

单身 未婚未育

对于车内面向「带娃」需求的设计,如果说是为了儿童做的安全设置,不少车都有,但是细分下来可能就少之又少了。

因为本身是做车载软件的,我回答的维度就是各类儿童内容,比如凯叔讲故事,而且理想 ONE 目前正在做儿童内容的引入,这是我理解的带娃功能。

对于需求必要性的讨论,那就从用户场景说吧。一个家庭,从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是不是有换车的需求,为什么换车,那我觉得孩子的占比是很高的。开始的选择都是安全性,空间性,后续才会有带娃的需求。带娃也是要看不同年龄段的、视频、唱歌、游戏,应该足够囊括 1-7 岁的带娃需求了,7 岁后可能就需要写作业了。

我觉得车内带娃的需求确实存在,但是还没有被放到更大的台面上讨论。

现在行业里说得比较多的就是全车控制,主驾可以控制更多的车内功能,比如主驾可以调控全车的座位,可以控制全车的屏幕,比如后枕屏、吸顶屏等等。

我想用浪漫主义一点的说法来解释。现在车是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娱乐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歌声是介于语言之上更抽象更具备情感化的传达方式,车在完成了每一个孤岛的建设后,需要进一步将每一座孤岛进行连接,让人不再孤独,让车与车甚至家与家都可以听到彼此的声音,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焦点,所有人都可以为他人欢呼雀跃。

写在最后

车内「第三空间」的口号喊了这么久,休憩、观影、唱 K、游戏,甚至办公学习都上了。唯独小小朋友和小朋友们的需求,还没有被行业上下系统性地重视起来。

说到这里,我在给这篇文章配图的时候,有个现象我觉得颇有些耐人寻味。

按照相同的关键词来搜索,中文搜索引擎出来的全都是「BABY IN CAR」的车标贴纸,就是大家在路上常见的那种。反之,国际搜索引擎出来的,几乎每个宝宝的图片,都是坐在儿童安全座椅里的状态。

我不想说什么「高下立判」之类的片儿汤话,那样太过刻意。事实是,就像我的朋友昊子在采访中说的,很多人都觉得孩子抱在怀里是最稳当、儿童安全座椅什么的都是瞎花钱。

还记得前几年,在东直门内的小酒吧独酌到午夜时分的我坐在副驾上,醉生梦死间被网约车司机在东四十条桥边的一脚急刹车,结结实实地抻了颈椎骨。

人高马大的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还是说真的要在意外发生时,要把自己和怀里孩子的安全放在天平上,在零点几秒的刹那之间二选一吗?

是的,小小乘客们的需求,实际上需要车企、供应链甚至社会层面的关注。

一方面,是家长们对于安全的忧虑:儿童安全座椅能不能被用起来、过多的屏幕会不会在意外中造成二次伤害、有没有更加方便实时监测后排孩子状况的方式……

另一方面,是对已有的成年人座舱娱乐方式是否适合孩子表示怀疑:除了游戏就是视频,有没有对孩子身心友好一些的娱乐方式?如何抚平行车时的烦躁,或是满足日益膨胀的好奇心?

以及对现有收纳、储物、冲奶粉\换尿布等操作方便程度的满满槽点。

令人倍感欣慰的是,已经有个别量产车型的功能设计,开始向小小的乘客们伸出了橄榄枝。

这是个好的开头。说到底,毕竟孩子们的痛点,更是父母们的痛点啊。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来汽车日报系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汽车日报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快讯
2025款极氪001和007上市,新增端到端大模型应用
2024-08-20

8月13日,2025款的极氪001和极氪007正式上市。这两款新车官方起售价分别为25.90万元和20.99万元。2025款极氪001与极氪007,搭载了极氪智能科技最新的技术成果。全栈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最大充电倍率高达5.5C,从10%充至80%仅需10分半钟,超越了传统三元锂电池。同时,极氪OS智能座舱系统也迎来了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极氪AI OS,Eva进化为AI Eva。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迈入2.0时代,启动了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优先实现了泊车和路口场景的端到端进化。此外,极氪还率先推出了城市NZP通勤模式,未来将逐步开通城市NZP和城市NZP+,最终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城市智能驾驶体验。在智能驾驶方面,2025款极氪001同样带来了升级,首发搭载的浩瀚智驾2.0系统,基于激光雷达和双OrinX智驾芯片的智能硬件方案,实现了系统底层能力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基于全场景的端到端泊车能力,浩瀚智驾2.0的泊车时间最快可缩短至23秒,且泊车手法更加类人化。同时,该系统还带来了记忆泊车功能,用户只需一次记忆即可实现不限楼层、不限车位的自动泊车服务。

中国超跑首次批量出海,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
2024-08-02

8月1日,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超跑可以实现批量出海,树立全球造车科技新高度。超跑,被誉为“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昊铂SSR的量产,不仅实现了打破西方对超跑的技术垄断,同时实现了对外输出超跑的产品、技术、文化和高端品牌的出海,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飞跃。昊铂SSR去年10月正式上市以来,以超跑为载体,从研发、设计、试制试验、智造、产业链等,全方位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能力,也为中国汽车运动文化注入新力量,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也推动汽车文化的普及,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昊铂秉持低调务实、保持热诚的作风,征服了全球最顶尖的同行。汽车设计领域的璀璨明星Pontus Fontaeus,因其与法拉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等豪华车品牌的卓越合作而赫赫有名。如今,这位设计巨匠选择与昊铂携手,亲手打造出昊铂SSR这件璀璨的艺术品。伴随着昊铂全球化战略,凝结了中国工业最高技术水准的昊铂SSR,来到了全球用户的面前。去年昊铂SSR海外首秀,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超跑爱好者的喜爱。在泰国车展,昊铂SSR创下中国汽车出口史上“最高单价”的记录。(未来汽车日报)

40万公里神盾短刀电池健康度达90.5%
2024-07-29

7月29日,吉利对一块历经921次充放电(约40万公里行驶里程)的神盾短刀电池包进行了容量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度仍然高达90.5%。而同级产品搭载的电池包,在完成500次充放电之后,健康度就衰减到了80%,寿命远低于神盾短刀电池包。 同时,吉利还对一辆行驶里程超30万公里的银河E5耐久测试车进行了电池包拆解。拆解结果显示电池包的结构依然完整、防护完好。 8月3日,搭载神盾短刀电池的银河E5即将全球上市,并实现上市即交付。(未来汽车日报)

13.58万元起售,宋L DM-i正式上市
2024-07-26

7月25日,比亚迪王朝全新中级SUV宋L DM-i在开封上市,新车基于新技术、新平台、新标准打造,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以“大宋”之名开创SUV油耗3时代,颠覆用户对中级SUV的油耗续航认知。宋L DM-i此次推出纯电续航里程75KM、112KM和160KM三个版本,共5款车型,售价13.58万-17.58万元。极致低能耗带来超长续航,宋L DM-i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1500km,宋L DM-i基于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引领中级SUV向更优越驾乘空间和更高级驾乘体验进化。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80*1898*1670毫米,轴距达2782毫米,比途观L Pro(4735*1842*1682毫米)更长更宽,带来更宽奢的空间体验。纯平后排地板、超宽横向空间,让后排中座成为“C位”,加上宽舒云感座椅,带来前排头等舱、后排大沙发的舒适出行体验。超大后备箱可轻松放下全家行李,更可纯平放倒变身双人床,不管全家购物还是惬意露营,都能轻松满足。(未来汽车日报)

售价14.99万元-21.29万元,深蓝S07正式上市
2024-07-26

7月26日消息,7月25日,深蓝汽车全球战略车型“深蓝S07”正式上市,共推出增程加纯电10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4.99万元-21.29万元,同时全系车型限时优惠1万元,其中215Max增程版、215Max乾崑智驾ADS SE版、215Pro增程版为深蓝S7经典再升级版本。深蓝S07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在20万级中型SUV市场,携20大同级首发、50大同级领先的科技配置,打造同级领先科技含金量。随着的深蓝S07上市,意味着智能驾驶技术步入普及化新阶段,不仅满足了用户的智驾需求,也重新定义了智驾体验的价值感。华为乾崑智驾采用主视觉方案,与特斯拉纯视觉逻辑相同,在决策和规划时更加类人化,行驶轨迹更接近人类驾驶,拥有更高通行效率。但在华为乾崑智驾背后,有华为大数据模型为支撑,这一点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截然不同,实现了对驾驶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和精准决策。同时,大数据模型还具备强大的学习和迭代能力,能够不断优化算法模型,提升驾驶辅助的精度和安全性。特斯拉在复杂场景下的理解能力和决策精度上,往往难以与华为乾崑智驾相媲美,这也是深蓝S07比肩特斯拉的底气。(未来汽车日报)

查看更多快讯
最新要闻
广汽埃安第二代AION V上市,直指全球市场
售价区间12.98万-18.98万元。
2024-07-26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2024年7月12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论坛为期两天,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2024-07-18
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
​2024年7月10日,盖世汽车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
2024-07-18
上半年销量突破133.4万辆,长安汽车储备竞争粮草
阿维塔品牌下半年将推出增程产品。
2024-07-10
顶配售价不超20万,零跑C16能否打开新的增长点?
以性价比抢占市场。
2024-07-08
试驾翼真L380:用“大空间”破局
官方指导价37.99万元-47.99万元。
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