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一文读懂全球车企进入“碳经济时代”
卡门精选2021-03-22
行业简报
这个时代称之为汽车的“碳经济时代”。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预言家”(ID:qcyyj123),作者:田大鹏,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进入到3月份,欧洲车企相继发布2020年财务业绩报告。尽管各个车企对于新能源电动车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是背后共同推动这些企业朝着电动化方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就是“碳排放”。

可以说,“碳”已经成为影响汽车企业财务数据的最核心指标,不夸张的说,未来汽车企业财务报告将是一本关于“碳经济”的财报。汽车预言家将这个时代称之为汽车的“碳经济时代”。

什么是“碳排放”?为什么要关注“碳排放”?“碳排放”究竟有什么能量能够成为左右全球跨国车企技术发展的风向标?如果“碳排放”不达标,车企又会遭受怎样的巨额处罚?欧洲、美国、中国对于汽车企业的“碳排放”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这一轮“碳排放”的法规会在欧洲车企率先发酵?“碳排放”接下来影响汽车区域市场又会是哪?对于中国来说,什么时间将会受到影响?

本期汽车预言家尝试通过讲述“碳排放”对于汽车产业的影响,来向大家介绍全球汽车将正式进入到“碳经济时代”。

何为“碳排放”?

碳排放,就是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温室气体存在可以使得地球保持一种恒温状态,为地球生物提供恒温的环境,所以温室效应本身并不是一个不好的名词。

但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存在过度使用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提起碳排放,并未只是指单纯的二氧化碳,除二氧化碳之外,这些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六类。六种温室气体中,CO2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60%。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最高,所以它成为削减与控制的重点。

碳排放量概念: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这也是当下车企提出的,不仅仅要时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实现低碳、零碳的排放。在生产制造的生命周期内,也要符合低碳、零碳的排放要求。

欧洲、美国、中国提出的碳排放规划

欧洲:根据欧洲环境局(EEA)的统计,2018 年欧洲13%的碳排放来源于汽车。

欧洲议会制定号称全球最严格的汽车碳排放控制目标,目标要求汽车制造商到2021年前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27%。2020年欧盟范围内所销售的95%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水平须达到每公里不超过95克,到2021年这一要求必须覆盖所有在欧盟范围销售的新车。

届时汽车制造商无法达到上述标准,超出碳排放标准的车辆将受到欧盟每辆车95欧元(约合130.60美元)/克/公里的罚金处罚。

在欧盟以外的国家,美国新车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为每公里121克,中国新车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为每公里117克,日本新车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为每公里105克。

欧盟碳排放法规发展三阶段

阶段一(1998年-2008年):1998 年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标,从1998年的186g/km降至2008年的140g/km,2012年降至120g/km。

阶段二(2008年-2019年):2009年欧盟要求,2015年开始乘用车平均碳排放降至130g/km以下,超额部分将交每克 95欧元的罚款,并从2012年开始设置过渡期。

阶段三(2020-2030年):2014 年欧盟要求,2020 年欧盟范围内所销售的95%新车平均碳排放需达到95g/km,到2021 年100%的新车平均碳排放量需满足该要求,超出碳排放标准的车辆将受到95欧元/g的罚款。2019年6月欧盟正式通过新标,要求2030年欧盟境内新车平均碳排放量比2021年水平少 37.5%,货车同期减少31%。同时提出“2025 年欧盟境内新型汽车碳排放量比2021年减少 15%,货车同期减少15%的临时目标。即2025年达 80.8g/km,2030年达59.4g/km。

美国:大约人均每年17.6吨,全球数值最高

美国总统拜登在竞选时表示,美国将在未来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到达2050年,实现“0”碳排放。

美国碳排放时间表

2024年,重返巴黎协定;创造1000万个中产的高新工会职位;花费至少4900亿美元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

2030年,确保新销售的轻型和中型车辆100%达到零排放;为所有新的商业建筑制定净零排放标准;气候与环境正义提案将在未来十年中向联邦投资1.7万亿美元,州和地方的投资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

2035年,使美国电力部门实现碳中和(目前电力部门所产电力63%来自于化石燃料,其余为可再生能源和和核能);建筑库存的碳足迹减少50%。

2050,确保美国实现100%的清洁能源,达到净零排放。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

碳达峰概念: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碳中和概念: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欧洲、美国、中国车企面临的压力

欧洲:欧洲最新碳排放标准或使13家车企被处145亿欧元排放罚款

捷豹路虎:绿色环保组织T&E对捷豹路虎2020年上半年在欧洲的销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车企每公里碳排放至少比目标多13克,或面临欧盟碳排放罚款。为减碳,捷豹路虎通过使用可回收材料,在未来几年将其铝生产中的碳排放减少至多26%。

奥迪:奥迪e-tron等电动车型的推出,奥迪品牌超额完成了碳排放目标。根据初步数据,奥迪已完成了2020年欧洲二氧化碳车队目标。该公司的平均计算值为101.5g / km,远低于法律要求的105.6g / km。与2019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增长了约20%。。

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迪计划将停止新的燃油发动机开发项目”。

三菱:2020年8月,为削减北美地区固定成本,三菱汽车将终止欧洲新车型的研发工作。面对三菱汽车连续四个季度的营业亏损,这是其扭亏为盈战略的一部分。

三菱汽车首席运营官Yoichiro Yatabe在发布的第一财季财报中表示,此举或导致三菱汽车彻底撤出欧洲市场,因为公司现有汽车不能满足欧洲地区的排放法规。

目前而言,三菱在欧洲仅有欧蓝德一款混合动力车型,且不是插电混动车型,对碳积分并无帮助。其他在售车型均为燃油车,碳积分压力巨大。

大众:2021年1月21日,大众集团宣布,其2020年在欧盟销售的新车平均碳排放同比下滑了20%,为99.8克/公里。对此, 路透社估算称,大众集团将面临超过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的罚款。

宝马:根据财报信息显示,2020年宝马集团在欧洲的车辆平均碳排放为99克/公里(临时性数据),远低于104克/公里既定目标,超额完成2020年去碳目标。

同时,宝马集团还升级了可续发展战略,订立了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率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绿色”的电动汽车。

宝马表示,到2030年将单车平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并实现电动车累计销量超700万辆的目标。

雷诺:2020年11月27日消息,雷诺集团宣布了其在法国弗林斯的生产基地的改造,以建立Re-FACTORY,这是欧洲首家致力于在2030年前实现零碳排放平衡流动性的循环经济工厂。

这家工厂,以客观负二氧化碳平衡到2030年,完全符合集团的全球战略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减少排放,发展技能和新的价值产生活动的创建,

日产:2020年10月27日,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佐佐木博树表示,到2050年的日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0年的减少90%。

沃尔沃:在2020年2月份,沃尔沃相信自己的平均排放早已低于95g/km,甚至放出大胆宣言,“沃尔沃能在2020年避免支付任何与二氧化碳相关的罚款。”

2025年,沃尔沃的目标是将碳排放总量减少40%,其中包括在汽车使用寿命期间减少50%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在生产和运营中减少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戴姆勒:戴姆勒旗下梅赛德斯奔驰2020年成功满足欧洲碳排放目标,避免了高额罚款。1月7日,戴姆勒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allenius)表示,2020年奔驰交付了近16万辆插电式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其中第四季度的交付量占近一半。

标致雪铁龙:按2020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标致雪铁龙集团已经满足了欧盟关于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美国:拜登政府将2021年碳排放社会成本定在51美元/吨左右,取代特朗普时期的低至1美元/吨。

以一辆1.6L排量的私家车为例,如果每年开1.5万公里,耗油大概1000L。从网上大致搜了下,1000L汽油大致会造成2.2吨二氧化碳排放。如果按照15年使用寿命预计,一辆私家车会造成33吨二氧化碳排放。每吨的社会成本51美元,总的社会成本是1683美元,大约1.1万元人民币。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演,既然每辆燃油车会造成1.1万元的碳排放社会成本,那向燃油车收取碳排放税就顺理成章。如果每辆车额外交1.1万元碳排放税,估计所有美国燃油车企业都将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破产。

特斯拉:早在2013年,特斯拉就成为碳交易的首批获益者。近五年里,特斯拉更是靠出售碳排放额度,获利超过33亿美元。特斯拉2020年财报显示,特斯拉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其中15.8亿美元收入就来自碳交易,这成为支撑该公司业绩的最大助力。而据业内推测,此次向特斯拉购买其碳排放交易份额的公司大多位于美国加州或欧洲。通用汽车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就在公开场合中表示,这两家车企将向特斯拉购买其在美国的碳排放信用额度。

福特: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福特先期将主要在三方面实现减碳:车辆使用、供应链和生产基地。福特全球95%的碳排放来自这三大领域。

福特宣称公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按巴黎气候协定承诺减少碳排放的全系美国汽车制造商,同时也在与美国加州合作提高汽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福特表示,其2050年前实现碳排放目标已经将现有的挑战包括客户接受程度、政策法规、经济状况以及可再生、碳中和电力和可再生燃料的供给。

通用:通用汽车到2035年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全球运营,较原计划提前五年。通用汽车正式宣布到2040年其全球产品和运营实现碳中和,通过自身节能减排以及碳补偿和碳积分购买,达到零碳排放。

通用汽车正在研发和制造等领域大举投入。未来五年,通用汽车对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项目的总规划投资达270亿美元,超越其燃油车项目。

据悉,到2025年通用汽车将在全球推出30款纯电动车型,覆盖广泛的细分市场。而在中国市场,通用汽车规划未来5年内推出的新车型中有超过40%为新能源车型。

菲亚特克莱斯勒:面对2021年的欧洲碳排放罚款,FCA选择与特斯拉达成碳排放购买协议,并将按计划推出多款电动汽车产品,或以此免除近8.5亿美元罚金。

2019年8月8日,相关消息称,由于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与特斯拉达成碳排放购买协议,并且将按计划推出多款电动汽车产品,在未来1—2年中,FCA可能将不再因欧洲二氧化碳排放量问题而支付相关罚款。

中国:2030年全生命周期在2019年基础上下降约19%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由2015年的233.1g/km减少至2019年的212.2g/km。预计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将在2019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约19%。

此外,在“十三五”期间,汽车行业创建312家绿色工厂、52家绿色供应链,开发129种绿色设计产品。培育8家汽车行业绿色制造供应商,制定发布32项汽车行业绿色标准,覆盖M1类传统能源车、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汽车轮胎、内燃机等。

同时,汽车行业率先探索建立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机制,初步构建一整套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披露指南,为企业编制绿色发展报告提出规范化指引。2020年汽车行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水平较2019年提升约52%。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来汽车日报系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汽车日报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图片来自:企业官方  正版图库
最新快讯
2025款极氪001和007上市,新增端到端大模型应用
2024-08-20

8月13日,2025款的极氪001和极氪007正式上市。这两款新车官方起售价分别为25.90万元和20.99万元。2025款极氪001与极氪007,搭载了极氪智能科技最新的技术成果。全栈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最大充电倍率高达5.5C,从10%充至80%仅需10分半钟,超越了传统三元锂电池。同时,极氪OS智能座舱系统也迎来了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极氪AI OS,Eva进化为AI Eva。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迈入2.0时代,启动了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优先实现了泊车和路口场景的端到端进化。此外,极氪还率先推出了城市NZP通勤模式,未来将逐步开通城市NZP和城市NZP+,最终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城市智能驾驶体验。在智能驾驶方面,2025款极氪001同样带来了升级,首发搭载的浩瀚智驾2.0系统,基于激光雷达和双OrinX智驾芯片的智能硬件方案,实现了系统底层能力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基于全场景的端到端泊车能力,浩瀚智驾2.0的泊车时间最快可缩短至23秒,且泊车手法更加类人化。同时,该系统还带来了记忆泊车功能,用户只需一次记忆即可实现不限楼层、不限车位的自动泊车服务。

中国超跑首次批量出海,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
2024-08-02

8月1日,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超跑可以实现批量出海,树立全球造车科技新高度。超跑,被誉为“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昊铂SSR的量产,不仅实现了打破西方对超跑的技术垄断,同时实现了对外输出超跑的产品、技术、文化和高端品牌的出海,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飞跃。昊铂SSR去年10月正式上市以来,以超跑为载体,从研发、设计、试制试验、智造、产业链等,全方位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能力,也为中国汽车运动文化注入新力量,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也推动汽车文化的普及,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昊铂秉持低调务实、保持热诚的作风,征服了全球最顶尖的同行。汽车设计领域的璀璨明星Pontus Fontaeus,因其与法拉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等豪华车品牌的卓越合作而赫赫有名。如今,这位设计巨匠选择与昊铂携手,亲手打造出昊铂SSR这件璀璨的艺术品。伴随着昊铂全球化战略,凝结了中国工业最高技术水准的昊铂SSR,来到了全球用户的面前。去年昊铂SSR海外首秀,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超跑爱好者的喜爱。在泰国车展,昊铂SSR创下中国汽车出口史上“最高单价”的记录。(未来汽车日报)

40万公里神盾短刀电池健康度达90.5%
2024-07-29

7月29日,吉利对一块历经921次充放电(约40万公里行驶里程)的神盾短刀电池包进行了容量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度仍然高达90.5%。而同级产品搭载的电池包,在完成500次充放电之后,健康度就衰减到了80%,寿命远低于神盾短刀电池包。 同时,吉利还对一辆行驶里程超30万公里的银河E5耐久测试车进行了电池包拆解。拆解结果显示电池包的结构依然完整、防护完好。 8月3日,搭载神盾短刀电池的银河E5即将全球上市,并实现上市即交付。(未来汽车日报)

13.58万元起售,宋L DM-i正式上市
2024-07-26

7月25日,比亚迪王朝全新中级SUV宋L DM-i在开封上市,新车基于新技术、新平台、新标准打造,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以“大宋”之名开创SUV油耗3时代,颠覆用户对中级SUV的油耗续航认知。宋L DM-i此次推出纯电续航里程75KM、112KM和160KM三个版本,共5款车型,售价13.58万-17.58万元。极致低能耗带来超长续航,宋L DM-i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1500km,宋L DM-i基于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引领中级SUV向更优越驾乘空间和更高级驾乘体验进化。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80*1898*1670毫米,轴距达2782毫米,比途观L Pro(4735*1842*1682毫米)更长更宽,带来更宽奢的空间体验。纯平后排地板、超宽横向空间,让后排中座成为“C位”,加上宽舒云感座椅,带来前排头等舱、后排大沙发的舒适出行体验。超大后备箱可轻松放下全家行李,更可纯平放倒变身双人床,不管全家购物还是惬意露营,都能轻松满足。(未来汽车日报)

售价14.99万元-21.29万元,深蓝S07正式上市
2024-07-26

7月26日消息,7月25日,深蓝汽车全球战略车型“深蓝S07”正式上市,共推出增程加纯电10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4.99万元-21.29万元,同时全系车型限时优惠1万元,其中215Max增程版、215Max乾崑智驾ADS SE版、215Pro增程版为深蓝S7经典再升级版本。深蓝S07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在20万级中型SUV市场,携20大同级首发、50大同级领先的科技配置,打造同级领先科技含金量。随着的深蓝S07上市,意味着智能驾驶技术步入普及化新阶段,不仅满足了用户的智驾需求,也重新定义了智驾体验的价值感。华为乾崑智驾采用主视觉方案,与特斯拉纯视觉逻辑相同,在决策和规划时更加类人化,行驶轨迹更接近人类驾驶,拥有更高通行效率。但在华为乾崑智驾背后,有华为大数据模型为支撑,这一点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截然不同,实现了对驾驶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和精准决策。同时,大数据模型还具备强大的学习和迭代能力,能够不断优化算法模型,提升驾驶辅助的精度和安全性。特斯拉在复杂场景下的理解能力和决策精度上,往往难以与华为乾崑智驾相媲美,这也是深蓝S07比肩特斯拉的底气。(未来汽车日报)

查看更多快讯
最新要闻
广汽埃安第二代AION V上市,直指全球市场
售价区间12.98万-18.98万元。
2024-07-26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2024年7月12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论坛为期两天,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2024-07-18
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
​2024年7月10日,盖世汽车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
2024-07-18
上半年销量突破133.4万辆,长安汽车储备竞争粮草
阿维塔品牌下半年将推出增程产品。
2024-07-10
顶配售价不超20万,零跑C16能否打开新的增长点?
以性价比抢占市场。
2024-07-08
试驾翼真L380:用“大空间”破局
官方指导价37.99万元-47.99万元。
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