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驾”(ID:AI-Drive),作者:文靓,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禾赛科技终止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已经刷爆了自动驾驶圈。
两个月前,这家被看作是「全村的希望」的激光雷达公司正式向上交所提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两个月后,一切戛然而止。
具体时间线如下:
1 月 7 日,禾赛科技申请科创板上市已获受理,拟募资 20 亿元,估值超过 100 亿元。
3 月 5 日,禾赛科技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向上交所申请撤回对禾赛科技 IPO 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同日,禾赛科技也向上交所申请撤回 IPO 申请文件。
3 月 11 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终止对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赛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3 月 11 日),同样因为发行人和其保荐人的主动申请,上交所中止依图科技的科创板上市发行审核。
「中止」和「终止」,一字之差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
对此,新智驾在第一时间联系了近十位业内人士交流探讨,结合一般情况下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情况,我们梳理了以下几种外界关于禾赛科技终止上市的主要猜想:
1)亏损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2)企业成长性和市场成熟度有待提升;
3)未能回复审核中提出的问题;
4)经营战略及上市计划调整。
先将目光聚焦到禾赛科技本身。
2013 年,禾赛科技于美国硅谷圣何塞成立,并积极布局和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所需的激光雷达,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随着首款产品 Pandar40 的问世,禾赛科技的商业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收获了不少客户。2019 年,禾赛科技的营收规模更是达到 3.5 亿元。
不过,禾赛科技的亏损问题同样值得警惕。
发展至今,禾赛科技只在 2018 年实现了盈利,净利润为 1611 万元。相比之下,2019 年的净亏损达到 1.5 亿元,2020 年前三个季度净亏损为 9380 万元。
这些亏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巨大的研发投入,平均占到营收的 56% 以上;一个是相关专利许可费用。
2019 年,美国激光雷达公司 Velodyne 曾指控禾赛科技侵犯其在美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尽管双方均否认对另一方的专利存在侵权行为,但在这场专利纠纷,最后以禾赛科技于 2019 年向 Velodyne 支付了约 1.6 亿元的专利许可补偿费,以及后续按年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告终,协议有效期至 2030 年 2 月 26 日。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禾赛科技共拥有 167 项中国境内专利。同时,禾赛科技也表示,未来不排除仍会与他方发生专利争议或纠纷的可能性。
事实上,禾赛科技的亏损问题,不止面临研发投入和专利方面的双重压力,可能也会受到了公司自身技术路线的影响。
禾赛科技一直在高线束机械式激光雷达市场耕耘,客户也多是一些更讲求性能的专注于 Robotaxi 的企业。
据禾赛科技官方表示,美国加州 DMV 公布的 65 家获得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公司中,超过 50% 已经是禾赛科技的客户。
不过,眼下大家都在抢占量产车的高地,机械式激光雷达由于体积较大、可靠性相对较低、很难符合车规级要求,也很难量产。一位激光雷达从业者向新智驾透露,
OEM 现在更倾向于选用高集成化的固态激光雷达。
目前,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玩家 Innoviz、速腾聚创、Livox 等均拿到了前装量产的订单。
包括禾赛科技在内,海内外一众激光雷达公司从去年开始启动了上市的规划,但对于这条看似热闹无比的赛道,不少人仍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这个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沉淀,激光雷达真正的黄金期应该是在硅光工艺成熟后,至少要到 2030 年,而不是现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智驾。
加之禾赛科技终止上市,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一家激光雷达公司能否在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其一要看市场需求是否真实,其二要看产品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去考虑:
首先,激光雷达是面向量产车,还是只是面向样车销售?如果是面向量产车销售,那么一辆汽车最终会装载多少数量的激光雷达?
其次,激光雷达会不会只是用于早期高精度数据的收集?如果是的话,将来高精度数据收集完成,而激光雷达的成本一直无法降低,届时车企是否还会继续使用激光雷达?
对此,一位激光雷达领域的资深人士在与新智驾对话时说道,
目前没有其他的方案可以比对,所以我们会认为激光雷达是强需求,但是再过几年还会不会是强需求,这个就不一定了。
另外,市场对激光雷达的需求,会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变得不同。
现在的激光雷达和几年前其他雷达产品相比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是随着算力的增强,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
以手机为例,在算力足够强以后,用普通的手机摄像头也很有可能拍出单反相机的效果。
同样地,如果通过低成本的传感器组合就能够解决相同的问题,那么未来特别高端的激光雷达产品可能会像全画幅相机那样,仍然会有市场,但是所占份额不会特别多,只会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出现。
这位资深人士指出,“短期之内,激光雷达会有不错的销路和市场或者不错的投资回报率。但终局会如何,还需要花时间去观察,未来五年内,事情就会变得更清晰。”
作为中国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上海科创板 2019 年 7 月正式推出,并且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受理了 541 家企业。
一面是科创板的快速扩容,一面是企业质量参差不齐、高估值风险等问题初现。监管部门已经加大了对企业上市资格的审查和监管力度。
基于此,不少人将禾赛科技终止上市的引子指向证监会今年 1 月出台的新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简称《检查规定》)。
具体来说,《检查规定》会通过“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两种方式,选定首发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在这种语境下,不少公司主动撤回 IPO 被看作是一个知难而退的行为。
不过,上交所会高度重视上述项目撤回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梳理。
针对禾赛科技本次终止上市的事件,有声音认为:
根据新规,提交申请前 12 个月之内(之前是 6 个月),突击入股的股东都要锁定三年。所以不少公司就采用“先撤回、等半年、再申报”的方式来迂回规避。而禾赛科技在 2020 年 8 月确实做了一次增资,引入了几个新股东。
也有声音认为:
禾赛主动撤回 IPO 可能是觉得科创板流动性不好,对好公司没吸引力。后续可能会寻求其他的上市途径。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未经证实的猜想。而且,也不能仅凭终止上市这一件事就判定一家公司自身优秀与否。
总之,无论是对于激光雷达整个行业,还是对于包括禾赛科技在内的企业终止上市,都应该得到理性的看待。
5月31日,比亚迪2023款元Pro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9.58万元—11.38万元。在产品力方面,2023款元Pro提供元气粉、活力白、能量灰三款外观配色,还提供清新蓝双色内饰。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375/1785/1680毫米,轴距2535毫米,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轮毂尺寸为16英寸。配置方面,部分车型将会增加陡坡缓降、车机系统语音免唤醒/连续性语音识别功能、K歌功能、后雨刷、手机App远程控制等。高配车型还提供了可开启的全景天窗,进一步增加了车内的开阳感。而在续航方面,该车搭载容量为38kWh和47.04kWh两种容量的刀片电池,CLTC工况续航分别对应320km、401km,相比老款有所提升,并且全系都支持快充,其中320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45kW,401km版本的快充功率为60kW,高配车型还支持对外放电功能。动力方面,2023款元Pro升级八合一动力总成,最大功率为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相比老款车型动力略有下调,老款系统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210Nm。(36氪AUTO)
5月30日,奇瑞汽车重磅打造的TIGGO瑞虎9正式全球上市,共推出领先版、豪华版、尊贵版、至臻版、旗舰版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5.29-20.39万元。针对购车用户特推出6重惊喜,为用户带来买无忧、用无忧、养无忧的全新价值体验。作为奇瑞汽车高端智造平台——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TIGGO瑞虎9定位“磁悬浮超舒适旗舰SUV”,以“9大越级舒适+3大旗舰品质”傲视同级,致力打造20万级SUV舒适天花板,打破合资品牌对中国用户的价值偏见,重塑自主品牌对旗舰产品的价值定义。围绕TIGGO瑞虎9的旗舰舒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进行了全面解读:“TIGGO瑞虎9宣布杀入20万级市场,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用极致的驾乘舒适,高端的驾乘品质,直面合资品牌的残酷市场竞争,为全家人带来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以产品价值引领中国品牌向上之路。”作为技术奇瑞创新智慧的集大成之作,TIGGO瑞虎9致力为每一个中国家庭提供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是20万级SUV市场用户更好的选择。(未来汽车日报)
5月31日,新一代超级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正式上市,共推出5个版型,官方指导价为13.87万-17.37万元。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打造,在电池安全、全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吉利银河L7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是一套覆盖电池、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具备44.26%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NEDC 4.4L),达到同级最低油耗水平,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370km,直击用户续航之痛。吉利银河L7配备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四块大屏,还支持智能语音控制,唤醒速度仅需0.5秒。基于全域FOTA,吉利银河L7可实现娱乐域+车身域+底盘域+动力域的全车升级,在行业速度最快的100M以太网的加持下,升级效率更高,3G的升级包30分钟内即可完成下载及全车升级。(未来汽车日报)
5月27日,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完成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测试第二季暨首次整车级安全测试”。中国汽研出具的试验报告表明: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顺利通过整车车速40km/h正向刮底、整车车速7km/h后向刮底、整车20km/h负坎冲击和整车托底四项整车级电池安全试验。这在四项试验中,神盾电池均以超行业标准的测试标准通过,进一步证明:“电池针刺”只是神盾电池安全入门标准,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将电池融入到整车的安全体系,把电池防护做到了极致,在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此次测试高度聚焦、高度还原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底部碰撞”用车场景,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成为行业里第一个做到40km/h正向刮底、20km/h负坎冲击都无损伤的电混车。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吉利汽车电气化体系力优势,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已全面接入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可基于用户用车场景和极限工况,构建全场景安全仿真,进行海量测试与验证,确保吉利银河L7在底部碰撞测试中可以高标准通过,引领行业整车级电池安全新标准。(未来汽车日报)
5月25日,宋Pro DM-i冠军版正式上市,携五大颠覆、四大焕新震撼登场,官方指导价13.58万元—15.98万元。作为“燃油SUV颠覆者”,宋Pro DM-i冠军版实力开启A级SUV油电同价新时代,将颠覆进行到底。宋Pro DM-i冠军版作为中期改款,本次共推出4款车型,两款71KM和两款110KM纯电续航版本,提高续航门槛、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了用户的最大痛点。宋Pro DM-i冠军版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带来“快,省,静,顺,绿”五大颠覆性驾乘体验:零百加速时间仅为7.9S,比同级燃油车快2-3秒,加速性能媲美2.0T发动机,支持快充,电量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提速、充电统统快人一步,让生活和工作更高效;NEDC 4.4L超低油耗(WLTC 5.3L),仅为同级燃油SUV的一半,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长达1090km,颠覆人们对SUV的油耗认知和续航认知,降维打击燃油SUV。宋Pro DM-i冠军版在行业内率先将A级混动SUV的入门款纯电续航提升到71KM,并标配直流快充和VTOL移动电站。(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