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见智研究Pro”(ID:gh_34389d0696ba),作者:吴悠,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3月9日晚上,动力电池龙头公司宁德时代公布了2022年的年报业绩。
整个2022年宁德时代实现了营业收入3285.94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为307.3亿元,同比增长92.8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12.09亿元,同比增长42.65%;毛利率为20.25%,同比降低6.0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18%,同比降低了3.52个百分点;此外,宁德时代还计提了39.7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
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182.54亿元,同比增长107.48%,环比增长21.45%,归母净利润为131.38亿元,同比增长60.6%,环比增长39.41%,毛利率环比增长3.3个百分点到22.57%,净利率环比增长1.46个百分点到11.69%。
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公众号:见智研究Pro)认为,无可否认的是,2022年的确是动力电池厂商盈利水平受损的一年,即使是龙头公司宁德时代也不例外,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相较往年不管是绝对值还是下降幅度都有较大差异,国内市场份额也率遭挑战者的侵蚀,最终降至50%以下。
但好在这种下降趋势并非贯穿全年,宁德时代的整体营收,利润水平和毛利率等在全年呈现明显的低开高走态势,且有望在2023年继续维持盈利修复,而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产品价格方面,由于大部分动力电池厂商和新能源车企定下的有关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金属价格的联动机制基本上分别是在二和四季度才逐步完成,所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由于原材料价格涨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在2023年的上半年。
宁德时代也不例外,所以此前成本压力基本上还是由电池厂商进行自我消化,导致盈利受到影响,但好在产品的价格也是在逐季增加。
(2)抗压能力和行业地位方面,即使是在如此艰难的一年,从宁德时代的经营活动现金流(612.1亿元,同比增加42.65%)、应付/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和票据为614.9亿元,比2021年年底增加了362.7亿元,且远远小于应付账款和票据2208亿元。相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136亿元)和合同负债(224.4亿元,同比增长了94.45%)的相应情况来看,宁德时代的议价能力和行业地位依旧稳固,下游订单充足,客户依旧愿意预先支付采购款来获取产品。
(3)电池产品出货量方面,宁德时代国内四个季度的电池装机量分别达到25.51GWh、26.99GWh、39.52GWh和49.98GWh,而全球四个季度的电池装机量分别达到33.3GWh、35.67GWh、50.8GWh和71.8GWh。
除了二季度,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在其他时间均现明显的同环比高增长,且海外的装机量增长速度,境外业务毛利率水平依然都要高于国内。
(4)产品成本方面,上游锂价在2022年四季度达到最高点,并已经开始从11月份中旬开始出现明显回调态势。
电池级碳酸锂已经从价格最高位的60万元/吨一路跌至如今36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也面临跌破40万元/吨大关,中游锂电材料的加工费和产品价格也持续受到挤压,叠加拥有不少自有矿的宁德时代提出的锂矿返利计划有望赢回终端新能源车企的订单,所以宁德时代的2023年的业绩非常值得期待。
宁德时代的三大业务根据营业收入高低排序,分别是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储能系统业务和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总体来看均处于业务稳定发展,营收持续增长,但毛利率均下滑的态势。
(1)动力电池系统业务
2022年全年,宁德时代的电池系统的实际产能为390GWh,同比增长128.9%,在建产能为152GWh,全年年产量达到325GWh,同比增长100%,全年销量达到289GWh,同比增长116.6%,库存量为70GWh,同比增长75.2%,但随着产能的迅速扩大,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从此前的95%降至83.4%。
而从装机量方面来看,宁德时代国内四个季度的电池装机量分别达到25.51GWh、26.99GWh、39.52GWh和49.98GWh,而全球四个季度的电池装机量分别达到33.3GWh、35.67GWh、50.8GWh和71.8GWh,除了二季度,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在其他时间均现明显的同环比高增长。
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认为,宁德时代的电池实际和在建产能,以及产量和销量这四大主要指标的持续高增长,直接体现了宁德时代的最为核心的动力电池系统业务不仅在当下维持着行业的领先地位,而且在中长期也有强势保障,始终保持着迅猛发展趋势。
这也直接带动了该业务的营收,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业务的营业收入高达2366亿元,同比增长158.6%,营收占比维持在72%左右,但毛利率由于上半年上中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大涨,以及此前便宜成本的存货逐步用完,导致同比降低了4.83个百分点跌破20%大关至17.17%。
(2)储能系统业务
宁德时代的储能系统业务依旧是营收和占比增长速度最大的业务。
2022年宁德时代的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达到43.4%,较去年同期提升5.1个百分点,连续2年排名全球第一,这也助推宁德时代的储能系统业务的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645万元增长至449.8亿元,同比增长230.16%,营收占比则从0.08%提升至13.69%,已经超过锂电池材料业务成为宁德时代不可或缺的第二大业务。
储能订单由于多为长期订单,且相较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对于价格波动更为敏感,短期很难直接和客户谈判要求涨价,所以储能系统业务的毛利率下降的较为严重,2022年储能系统的毛利率为17%,同比降低了11.51个百分点,降幅远远超过其他业务。
但从下半年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相较上半年的逐步回暖的态势(2022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系统毛利率仅为6.43%),以及2022年下半年储能中标价格的缓慢提升来看,储能电池的价格也在下半年尤其是在四季度有所调整,宁德时代的储能系统业务有望在2023年一季度继续维持毛利率修复。
(3)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
宁德时代的上述两大业务从2022年整体情况来看,其实都面临着盈利水平下滑,毛利率下降的局面,而宁德时代的锂电材料业务反而是三大业务中基本上维持住毛利率水平的业务。
销售量和生产量的大幅提升,也使得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的营业收入达到260.3亿元,同比增长94.7%,毛利率则是三大业务中较为稳定的业务,仅仅下降了2.36个百分点,依旧维持在20%以上的水平达到21.23%。
2022年对于处于长期锂价高涨,而盈利空间倍受影响的动力电池厂商毫无疑问是难熬的一年,无论是身处二三线动力电池阵营的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还是龙头宁德时代其实也都不例外,宁德时代所能做的也只是将影响降到最低。
纵使能够较快的和终端新能源车企就动力电池产品的提价达成协议,将部分压力传导下去,但是也改变不了毛利率下降的事实,2022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为20.25%,距离跌破20%只有一步之遥,相比过去4年水平(2018年至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32.79%、29.06%、27.76%和26.28%),无论是毛利率绝对值,还是下滑幅度都明显异于往年情况。
但是,这种盈利水平的下滑并非持续性的,2022年年内逐季度就已经开始有所好转,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从一季度的14.48%和4.06%重新提升至四季度的22.57%和11.69%,总体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
而且随着最重要的原材料锂价已经在2022年四季度达到最高点,开始出现明显价格回调,电池级碳酸锂已经从价格最高位的60万元/吨一路跌至如今36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也面临跌破40万元/吨大关的局面,中游锂电材料的加工费和产品价格也持续受到挤压,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还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应付/应收账款和合同负债的情况来看,即使是在如此艰难的一年,宁德时代的议价能力和行业地位依旧稳固。
宁德时代2022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达到612.1亿元,同比增加42.65%。其中四季度增长最为迅猛,达到352.4亿元,几乎等同前三个季度总和;而合同负债为224.4亿元,相比2021年全年增加了94.45%;应收账款和票据为614.9亿元,比2021年年底增加了362.7亿元,且远远小于应付账款和票据2208亿元,相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136亿元。
此外,宁德时代的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分别为80.28和47.5天,前者为近五年新低,后者更是为近8年来最低,可见下游需求依旧旺盛,客户愿意预先支付采购款来迅速获取产品。
2022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得到了全面的加速,这个加速不仅体现在境外业务的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水平上,也体现在海外装机量规模,以及在欧洲和美国的建厂合作等方面。
其中,宁德时代的境内外业务财务水平来看,宁德时代的境外业务的营业收入为769.2亿元,同比增长175.99%,高于境内业务的145%的增长速度,占比达到23.41%,;
毛利率为21.46%,同比降低了9个百分点,但依然高于境内的毛利率19.88%,只是两者的差距正在缩小。
而海内外装机量规模情况,以SNE Research和动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来看,2022年宁德时代的国内装机量为142.02 GWh,同比增长76.4%,但是在市占率方面却较为罕见的跌破50%大关来到48.2%,被比亚迪和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侵蚀了不少市场份额。
但反观全球水平,宁德时代的全球装机量达到191.6 GWh,同比增长92.5%,市占率提升4个百分点到37%。
即使剔除国内地区装机量部分,纯看海外装机量水平,宁德时代的装机量为49.58 GWh,同比增长161%,显然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同比增长幅度宁德时代的海外装机量水平都超过国内装机量水平。
从宁德时代2022年的存货水平来看,宁德时代的存货达到766.7亿元,相比2021年增加了364.7亿元,同比为90.72%,增长速度明显对标全球整体的装机量增长速度水平(92.5%)而不仅仅是国内水平(76.4%),显然随着宁德时代的海外出货增长以后,在途物资等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最后,有关宁德时代的海外建厂及合作方面,不仅在欧洲地区德国图林根洲的首个海外电池工厂正式获得了电芯生产许可(产能为8GWh),能进行电芯组装成模组,还能直接进行电芯生产,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也投资建设匈牙利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总体动力电池产能高达100GWh。此举能让宁德时代更好的贴近欧洲这个全球第二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与宝马、奔驰等多家极具实力的车企进行紧密合作。
在美国地区,本来由于美国IRA政策的出台,导致国内动力电池厂商赶赴美国建厂略有迟疑,而宁德时代却提出了一个新的在美合作方案,宁德时代将会和福特合作在美国密歇根州西南部投资35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厂,宁德时代并不涉及具体的建厂事宜,将为其在密歇根州的电池工厂提供筹建和运营服务,并就电池专利技术进行许可,而福特拥有新工厂100%权益,包括厂房和基础设施,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绕过美国政策的直接影响。
2023年3月9日,日产汽车公布了名为“多合一(X-in-1)”的电驱化动力总成新技术。根据这一新技术,日产旗下纯电动和e-POWER车型系统核心组件将实现共享和模块化应用。 到2026年,研发和制造成本将较2019年降低30%。通过“多合一(X-in-1)”技术,日产汽车将进一步提高旗下纯电动车型和e-POWER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日产汽车已经成功开发出“三合一(3-in-1)”动力总成原型,对电机、逆变器和减速器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将应用于纯电动车型。此外,“五合一(5-in-1)”原型进一步实现了电机、逆变器、减速器、发电机和增速器的模块化设计,将应用于日产e-POWER车型。“多合一(X-in-1)”技术可实现“三合一(3-in-1)”、“五合一(5-in-1)”以及其他更多的集成方式,让纯电动车型和e-POWER技术的核心组件可以共享同一条生产线。根据“日产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长期愿景,日产汽车计划到2030财年推出27款全新电驱化车型,其中包括19款纯电动车型。(未来汽车日报)
日前,魏牌新能源汽车全新的大六座 SUV魏牌蓝山 DHT- PHEV将于4月份上市,竞品包括理想 L8 等,预计在 30-35 万元之间。蓝山 DHT- PHEV主打超大空间,动力方面搭载 DHT 新能源技术,四驱双电机,覆盖 3 种动力模式与 7 种驾驶模式,WLTC 纯电续航 180km、综合续航 1200km 以上,馈电油耗百公里 6.7L,最大扭矩 933N・m,零百加速 4.9 秒。蓝山 DHT- PHEV长宽高分别为 5156/1980/1805mm,轴距为 3050mm,是一款 2+2+2 的 6 座的家用 SUV 车型。新车采用一体式的面板封装屏幕,包括一块一个是 12.3 英寸 1920*720 分辨率的全液晶仪表,以及一块 27 英寸 4K 分辨率中控屏与副驾娱乐屏,内置 Coffee OS 2 新一代咖啡智能座舱系统。新车主打大空间,后排座椅未放倒可以放 1 个 28 寸行李箱和一个 20 寸行李箱,将第三排座椅放倒后还可形成无台阶的平地板,后备厢容积可扩展至 1040L。据介绍,只要将一排头枕取下与二排联动,即可秒变 1.8 米大床。(未来汽车日报)
2023年3月16日,“巅峰之上 再造巅峰”汉唐双旗舰冠军版超级发布会隆重举行,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揭开产品真容。其中,汉EV冠军版建议零售价为20.98~29.98万元,唐DM-i冠军版建议零售价为20.98~23.38万元。汉EV冠军版中5G速联、全车四音区智能语音交互、手机NFC车钥匙、宽温域高效热泵空调、电动尾门、主驾座椅通风/加热、前排隔热隔音玻璃+后排黑色隐私玻璃均为全系标配。唐DM-i冠军版亏电状态下油耗仅需5.5L/100km,可油可电,综合续航可达1050km。(未来汽车日报)
3月9日,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第三代CS75 PLUS 智电iDD以及欧尚Z6 智电iDD等搭载了长安全新智电iDD的产品亮相长安汽车智电之夜。其中,UNI-V 智电iDD主打高速性能,零百加速仅需6.5s,极限车速突破230km/h;大五座电混SUV UNI-K 智电iDD则在空间和高性价比上下了功夫,新车NEDC纯电续航135km,综合续航里程可超1000km,兼顾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此外,第三代CS75PLUS 智电iDD迎来首次亮相,新车全系标配28.39kWh大容量电池、交直流高功率双快充、AI智慧算法,纯电续航里程最高达到150公里,快充标准环境下最快30分钟即可充电至80%。
3月12日,吉利中国星双旗舰在海南三亚上演了一场精彩刺激的极限挑战。在功夫明星赵文卓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星双旗舰将挑战弯道狂飙、高空跷板和钢铁威亚,只为突出星越L的“快、韧、稳”三个产品卖点。在活动现场,吉利汽车正式官宣赵文卓成为“中国星大使”,并正式公布了星越L 8AT两驱旗舰型的市场指导价为16.82万元。星越L 8AT两驱旗舰型的“快”,主要得益于2.0TD高功发动机+爱信8AT动力总成,最大功率为175kW,峰值扭矩350N·m,最大扭矩达到了350N·m,弹射起步更快,百公里加速7.9s,直线加速7.5s。星越L采用CMA世界级架构,搭载了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最大承受扭矩提升19%、响应速度提升16.7%、扭矩精度提升33.3%、重量减轻15.8%,实现更强动力,更快响应。并且星越L四驱版实现了50:50的前后轴扭矩分配,再加上最大爬坡角度达到37°,带来更强的越野性能与通过性能。另外,星瑞也凭借着超高强度的车身完成了钢铁威亚的挑战。(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