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苦熬等天亮
卡门精选2023-02-06
自动驾驶
未来以十年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态LT”(ID:LingTai_LT),作者:吴江华,编辑: 胡展嘉,运营:陈佳慧,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2023年,自动驾驶行业第一大新闻莫过于特斯拉2016年自动驾驶宣传视频造假事件被坐实。 

特斯拉现任自动驾驶软件总监向法庭证实,挂在特斯拉官网的FSD自动驾驶宣传视频,实际上是“摆拍”,而且此事马斯克不仅知情,还亲自参与了。此事一出,自动驾驶和特斯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不止特斯拉,由于L4级技术迟迟无法落地,大量主攻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公司在一级、二级市场上遇冷。很多原来主攻L4级技术的公司要么关停业务,要么技术向下兼容,主攻当前阶段能落地的L2级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自动驾驶公司出现了裁员、倒闭、部门裁撤等情况。资本不再狂人,众多公司也开始重审业务模式,力图转变。整体来说,自动驾驶行业度过了调整、变动、危机的2022年,2023年也未见明确方向。自动驾驶当前的落地和商业化是何种情况?未来又将走向何处?

自动驾驶100年,两种技术道路进展缓慢

自动驾驶概念提出,远比我们想象中早很多,在一个多世纪前的20世纪20年代,由于汽车的出现,人类死亡率极速激增。为了追求完美的汽车使用环境,自动驾驶概念便被首次提出。 

但是直到1961年,自动驾驶技术才算有了初步发展。一款被命名为Stanford Cart的自动驾驶汽车被首次发明出来,尽管它每移动1米需要20分钟的时间。 

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美国为主的自动驾驶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的概念也被广泛提出,并诞生了Argo AI、图森未来、Cruise等新锐公司。中国也在1992年,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第一台汽车计算机自动驾驶系统,从此开始了自动驾驶领域的探索。 

经过近百年发展,目前,自动驾驶行业,主要的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条是谷歌旗下子公司“Waymo”所秉承的技术路线,一条是特斯拉的FSD技术。 

Waymo全力研发 L4+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以技术改变行业。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Waymo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和方向,肩负着人类走向智能汽车的使命。特斯拉FSD是一条渐进式技术路线。它的思路是在量产车上优先搭载 L2/L3 级辅助驾驶,低成本收集数据,训练算法迭代技术,最终做到 L4/L5。 

图:Waymo上路中 

但是无论是哪种技术路线,从近五年发展情况来看,都进展缓慢。特斯拉FSD视频造假成为众矢之的同时,更多人关心的是“完全自动驾驶”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概念?特斯拉之外,由于行业玩家们长期投入看不到进展,大量自动驾驶有关项目或公司面临巨大挑战。 

2022年10月26日,福特汽车宣布,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项目Argo AI将关闭解散,其成员与部分零部件将分别纳入福特汽车公司与大众汽车公司。福特首席财务官JohnLawler曾公开表示:“想要制造出大规模盈利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2年12月,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苹果放弃了原先构想的完全无人驾驶计划,转变为将新款汽车设计为包括方向盘和踏板,并且只支持高速公路上的全自动驾驶能力的模式。与此同时,将该汽车的目标上市日期推迟了约一年,至2026年。 

2022年,美股上市公司图森未来开除了时任CEO、总裁、CTO侯晓迪的职务,一时舆论哗然,双方也进入隔空“对战”状态。核心人员变动,导致其公司股价雪崩式下跌,与2022年年初相比下跌了95%。 

看起来代表着科技和未来的自动驾驶行业,现实却是在自救中挣扎。描绘的理想蓝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看不到的未来,摸着美国过河失效

对于大部分产业来说,美国模式都是参考的重要标杆,可惜自动驾驶行业,至今却没有一个模版先例可供任何人学习。 

近年来,整个自动驾驶市场也不好过,该领域,国内最知名的公司莫过于AI四小龙,这些拥有最顶尖技术的公司,也难逃资本用脚投票。

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在2022年率先迎来上市一周年日子。这家公司的创始团队源于2001年在中国香港创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由汤晓鸥教授带领、集合了超过了40位教授、科学家及工程师。 

2019年,商汤科技在日本建设的自动驾驶汽车专属测试场地正式落成,并取名为AI·自动驾驶公园。2022年商汤科技发布绝影车路协同平台SenseAuto V2X,这套系统并非纯自动驾驶平台,而是一套将智能车与智慧公路进行有效协同,再通过云端提供一体化决策方案的车路云协同平台。 

在通往自动驾驶之路上,商汤科技之所以一路狂奔,与其AI起家的技术基因不可分割。据权威分析师机构IDC发布的《中国2022 H1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追踪报告》显示,在关键的计算机视觉子市场,商汤科技连续六年蝉联第一,整体市场份额占比20.7%,超过第二名到第四名之和。 

商汤科技提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但是即使如商汤科技,也从未盈利。公开数据显示,2018~2021年,商汤科技亏损数额为34.33亿元、49.68亿元、121.58亿元及171亿元,4年时间累计亏损376亿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31.58亿元,4年半的时间累计亏损超400亿元。 

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以“AI第一股”光环登陆港股市场,开盘首日,以4.13港元/股,增幅7.27%报收,总市值近1400亿港元,市值一度突破3200亿港元。但如今,商汤科技估值已蒸发近2500亿元。 

2022年11月8日,港交所披露,商汤科技股东阿里巴巴以平均每股1.8190港元的价格卖出8000万股商汤股票,持股比例下降至8.74%。三天后,商汤科技再次被未来资产环球投资减持7325万股。 

当然,此番境遇绝非商汤科技独有。 

专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的云从科技,作为“AI四小龙”中的另外一家,日子也有些难熬,2022年云从科技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此后股价急速震荡下跌、屡创新低,并于2022年12月30日跌破发行价。截至发稿,云从科技股价较上市后最高的36.6元/股已跌去56.34%,市值已缩水近六成。公开数据统计,其在2022年上半年亏损了3.25亿元。 

其他行业独角兽企业寒武纪、格灵深瞳等,也难言财政赤字。造血能力不足,连年亏损,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担忧,在上市路上的旷视科技、云天励飞等也受行业影响,处于亏损局面之下。

这也使得自动驾驶公司的融资情况大受影响。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2022年全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总共发生投资事件126起,累计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国内总共发生的投资事件超140起,累计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850亿元人民币。 

自动驾驶的未来在哪里?无人知晓。 

前路迷茫,苦熬下一个十年

“自动驾驶一定是未来”。 

类似这样的断言频频传出,但是没人能说清自动驾驶的未来是什么,更说不清楚这个未来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某某产业是未来,我听过的上一个这么说的产业是云计算。”一位行业从业者表示。 

坦白来说,自动驾驶行业和云计算还不完全一致。至少云计算行业有成功案例,比如美国的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公司,中国的阿里、华为。可自动驾驶领域呢?不仅特斯拉、谷歌等科技公司玩不明白,福特等大车企也玩不明白,国内更是在方兴未艾之际。 

支撑自动驾驶基础的是技术,包括软硬件技术,代表公司是诸多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包括文远智行、小马智行等,以及一些做车路协同的公司,如蘑菇车联、中智行等。这些公司的商业化思路也分两种,一是在封闭道路或空间内展开Robotaxi、Robotruck、Robobus服务,以及为车提供整套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如百度、Momenta 等布局乘用车辅助驾驶,轻舟智航官宣进入前装量产,文远知行宣布与博世合作打造 L2+系统。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车企作为采买大客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长期研发投入进行输血。而Robotaxi也是受众认知自动驾驶最直接的方式:百度“萝卜快跑” 开启商业化试点服务试点后,在当时引发一轮热议。

但是这种方式的商业化路径并不明晰。2022年《每日经济新闻》与腾讯汽车针对“当前消费者对Robotaxi是否了解”发起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了解的用户仅占12.8%,有高达89.4%的用户表示技术安全问题是影响其乘坐的最重要因素。 

第二种方式是与政府合作,车路协同的思路。企业利用自身技术帮助政府打造科技示范区。据了解,当前,北京、广州、苏州、上海等城市均开放了自动驾驶试点。 

在实体行业之外寻找新的增长点,是政府取得经济增长的重要思路。2022年,苏州市政府通过了《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表达了打造自动驾驶之城的雄心。 

“苏州近年来引进了许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包括终端智能驾驶、路侧感知设备、智能交通系统、配套测试装备以及仿真软件等各类业务,整体发展态势不错,企业的估值和融资表现良好,深受资本市场欢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助理戴一凡表示。 

那么这些项目和合作落地情况如何呢? 

无论对政府还是企业来说,“聪明的路+智能的车”是良好的目标。但车路协同的设想也面临很多现实困难。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CTO黄畅对车路协同的看法是:车路协同听上去好像很美好,技术上也容易落地,但想要实现大规模商业运作却很难,会面临责任归属、法律法规、市场监管、成本分摊、价值分配、商业保险等诸多复杂因素,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技术范畴。 

文远智行创始人、CEO韩旭也对车路协同提出了质疑:10公里道路安装50个智慧路灯杆,如果一个路灯杆在365天里有一天不正常工作,那么整条道路的可靠性就只有87%,开10次有一次可能会出危险,这样的自动驾驶你敢坐么? 

回到技术本身来说,虽然L2级辅助驾驶已经实现大规模应用,但L3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依然面临着极大的技术难题,在短期内,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落地都相对困难。无论是文远智行式的Robotaxi探索,还是蘑菇车联式的车路协同探索,都还在初级阶段。 

所以说,纵然很多分析报告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自动驾驶将对人类出行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但是这条路却可能还要走很远很远。 

前路迷茫之下,所有玩家能做的,只有苦熬。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来汽车日报系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汽车日报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最新快讯
日产汽车电驱化动力总成技术实现新突破
2023-03-21

2023年3月9日,日产汽车公布了名为“多合一(X-in-1)”的电驱化动力总成新技术。根据这一新技术,日产旗下纯电动和e-POWER车型系统核心组件将实现共享和模块化应用。 到2026年,研发和制造成本将较2019年降低30%。通过“多合一(X-in-1)”技术,日产汽车将进一步提高旗下纯电动车型和e-POWER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日产汽车已经成功开发出“三合一(3-in-1)”动力总成原型,对电机、逆变器和减速器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将应用于纯电动车型。此外,“五合一(5-in-1)”原型进一步实现了电机、逆变器、减速器、发电机和增速器的模块化设计,将应用于日产e-POWER车型。“多合一(X-in-1)”技术可实现“三合一(3-in-1)”、“五合一(5-in-1)”以及其他更多的集成方式,让纯电动车型和e-POWER技术的核心组件可以共享同一条生产线。根据“日产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长期愿景,日产汽车计划到2030财年推出27款全新电驱化车型,其中包括19款纯电动车型。(未来汽车日报)

理想L8最大竞争对手,魏牌蓝山将于4月上市
2023-03-20

日前,魏牌新能源汽车全新的大六座 SUV魏牌蓝山 DHT- PHEV将于4月份上市,竞品包括理想 L8 等,预计在 30-35 万元之间。蓝山 DHT- PHEV主打超大空间,动力方面搭载 DHT 新能源技术,四驱双电机,覆盖 3 种动力模式与 7 种驾驶模式,WLTC 纯电续航 180km、综合续航 1200km 以上,馈电油耗百公里 6.7L,最大扭矩 933N・m,零百加速 4.9 秒。蓝山 DHT- PHEV长宽高分别为 5156/1980/1805mm,轴距为 3050mm,是一款 2+2+2 的 6 座的家用 SUV 车型。新车采用一体式的面板封装屏幕,包括一块一个是 12.3 英寸 1920*720 分辨率的全液晶仪表,以及一块 27 英寸 4K 分辨率中控屏与副驾娱乐屏,内置 Coffee OS 2 新一代咖啡智能座舱系统。新车主打大空间,后排座椅未放倒可以放 1 个 28 寸行李箱和一个 20 寸行李箱,将第三排座椅放倒后还可形成无台阶的平地板,后备厢容积可扩展至 1040L。据介绍,只要将一排头枕取下与二排联动,即可秒变 1.8 米大床。(未来汽车日报)

汉唐双旗舰冠军版全新上市,售价20.98~29.98万元
2023-03-17

2023年3月16日,“巅峰之上 再造巅峰”汉唐双旗舰冠军版超级发布会隆重举行,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揭开产品真容。其中,汉EV冠军版建议零售价为20.98~29.98万元,唐DM-i冠军版建议零售价为20.98~23.38万元。汉EV冠军版中5G速联、全车四音区智能语音交互、手机NFC车钥匙、宽温域高效热泵空调、电动尾门、主驾座椅通风/加热、前排隔热隔音玻璃+后排黑色隐私玻璃均为全系标配。唐DM-i冠军版亏电状态下油耗仅需5.5L/100km,可油可电,综合续航可达1050km。(未来汽车日报)

长安汽车智电iDD多款新车亮相
2023-03-13

3月9日,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第三代CS75 PLUS 智电iDD以及欧尚Z6 智电iDD等搭载了长安全新智电iDD的产品亮相长安汽车智电之夜。其中,UNI-V 智电iDD主打高速性能,零百加速仅需6.5s,极限车速突破230km/h;大五座电混SUV UNI-K 智电iDD则在空间和高性价比上下了功夫,新车NEDC纯电续航135km,综合续航里程可超1000km,兼顾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此外,第三代CS75PLUS 智电iDD迎来首次亮相,新车全系标配28.39kWh大容量电池、交直流高功率双快充、AI智慧算法,纯电续航里程最高达到150公里,快充标准环境下最快30分钟即可充电至80%。

吉利中国星双旗舰完成多个高难度挑战
2023-03-13

3月12日,吉利中国星双旗舰在海南三亚上演了一场精彩刺激的极限挑战。在功夫明星赵文卓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星双旗舰将挑战弯道狂飙、高空跷板和钢铁威亚,只为突出星越L的“快、韧、稳”三个产品卖点。在活动现场,吉利汽车正式官宣赵文卓成为“中国星大使”,并正式公布了星越L 8AT两驱旗舰型的市场指导价为16.82万元。星越L 8AT两驱旗舰型的“快”,主要得益于2.0TD高功发动机+爱信8AT动力总成,最大功率为175kW,峰值扭矩350N·m,最大扭矩达到了350N·m,弹射起步更快,百公里加速7.9s,直线加速7.5s。星越L采用CMA世界级架构,搭载了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最大承受扭矩提升19%、响应速度提升16.7%、扭矩精度提升33.3%、重量减轻15.8%,实现更强动力,更快响应。并且星越L四驱版实现了50:50的前后轴扭矩分配,再加上最大爬坡角度达到37°,带来更强的越野性能与通过性能。另外,星瑞也凭借着超高强度的车身完成了钢铁威亚的挑战。(未来汽车日报)

查看更多快讯
最新要闻
比亚迪给特斯拉供电池,韩国人怎么急了?
渣男的精准背刺。
8小时前
运费涨得比锂价都猛,这个海上印钞机让车企又喜又忧
不管是造船,还是买船自己做船东,抑或参与汽车海运运营,汽车企业正试图在汽车远洋运输中扮演更多角色
12小时前
连发两款SUV,腾势2023年目标销量15万辆
和BBA抢夺用户。
12小时前
碳酸锂正在“扼杀”燃油车
燃油车最不想看到的一面,来了。
13小时前
五菱困于「 国民神车 」
寻找下一个爆款。
2023-03-24
锂价腰斩,「宁王」的算盘落空了
「锂矿返利」计划已搁置。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