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嘀嗒出行官方
作者|吴晓宇
编辑|周游
1月14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嘀嗒出行寻求于本月内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目标集资额约39亿港元。对此,嘀嗒出行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回应称,“请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为准,目前我们不方便置评。”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比滴滴出行晚两年。成立之初,嘀嗒就定位在合乘、拼车业务,具备了顺风车的雏形。2018年,滴滴顺风车遭遇下线整改期间,嘀嗒出行获得业绩增长机会,其投入近10亿元补贴,并迅速确立了顺风车+出租车的双轮驱动业务。
2020年10月,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或成为“顺风车第一股”。
在一众平台深陷亏损泥沼时,嘀嗒的盈利模式已经跑通,拥有了造血能力,这也成为嘀嗒此次IPO最大的亮点。
招股书显示,2017至2019年,嘀嗒出行总营收为4894万、1.2亿、5.8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2421万、6891万和4.6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9702万、-10.7亿、1.7亿元。2020上半年,其营收、毛利润、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1亿、2.5亿、1.5亿元。
此外,嘀嗒也获得了诸多明星投资机构的青睐。招股书显示,在股权结构方面,嘀嗒出行CEO宋中杰等管理团队持股比例为34.43%,占总投票权的50%,上市后可控制投票权约73.57%。机构股东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前述机构在嘀嗒出行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21.60%、10.23%、7.15%、4.95%、4.14%、4.14%、2.86%。
相比之下,成立更早的滴滴始终未实现盈利。2019年2月,滴滴创始人及董事长程维在内部信中表示,2012-2018年,滴滴累计亏损390亿元。
嘀嗒为什么能率先实现盈利?
顺风车行业一位COO告诉未来汽车日报,“顺风车因为很少需要补贴,收取的乘车费其实是自身出行成本的分摊,运营成本较低,更容易实现盈利。”他介绍,嘀嗒出行的利润来源包括每单收取的1-3元不等的信息服务费、广告增值业务、后市场的加油、维修保养、保险、车辆金融服务、以及新车、二手车买卖业务等。
嘀嗒出行联合创始人李金龙此前向未来汽车日报透露,“嘀嗒很少花钱搞补贴。如今获取一个车主的成本已高达上百元,嘀嗒入局得早就是最大优势。”而嘀嗒6周年时披露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嘀嗒出行的整体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8亿,注册车主数突破1900万。
对比之下,滴滴则选择在出行市场多线布局。官方资料显示,滴滴成立于2012年,是一站式移动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在亚太、拉美和俄罗斯为超过5.5亿用户提供出租车召车、网约车、顺风车、公交、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汽车服务、配送及货运、金融等多元化服务。
“由快车和专车组成的网约车业务,虽然可以获得更大比例的抽成,但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平台保持了补贴机制”,上述COO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近来也有上市传闻。1月4日,据《晚点LatePost》消息,滴滴计划于2021年上市,或将选择在香港上市,目标估值约为600-800亿美元,目前正与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内的投行接洽。针对上市消息,未来汽车日报向滴滴方求证,未得到具体回应。
若嘀嗒率先上市,会否对滴滴的顺风车业务产生影响?
上述COO称,“短期会有影响,但长期需要看平台的能力”。由于上市后资金充足,短期内或许会有一段时间给用户补贴;但长远来看,平台的用户量、对车主和车辆的调度能力、供给能力是关键。另外,“滴滴业务更多,嘀嗒和滴滴不是一个量级,至少目前不建议放在一起看”。
未来汽车日报
据路透社报道,吉利将与贾跃亭旗下FF在产品技术和产能代工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FF将在国内一线城市新建工厂,初期产能为10万台,并计划建设国内研发中心;吉利将为FF在国内提供制造服务,与FF在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开发方面合作。1月26日,吉利对此表示“不对市场传闻置评”。(未来汽车日报)
1月20日,WEY品牌宣布以“新一代智能汽车”为理念进行品牌换新,将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合而为一的“三智融合”解决方案,还将打造云、店、手机端、座舱端、运营端这“一云一店三端”的服务体系。 同时全新旗舰车型摩卡迎来全球首秀。摩卡是WEY品牌首款搭载48V轻混动力系统的车型,也是咖啡智能“三智融合”理念的首个践行者。此外,今年9月,WEY品牌将在德国慕尼黑车展进入欧洲等国际高势能市场。(未来汽车日报)
1月15日,未来汽车日报从特斯拉官方获悉,特斯拉新款中国制造Model 3在北京正式开始交付,目前官网已经开启预定。全新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续航里程最高可达468公里(国标工况法),而Model 3高性能版续航里程则为594公里(国标工况法)。充电速度方面,Model 3在特斯拉V3超级充电桩充电15分钟,即可最多补充约250公里的续航电量。
1月15日消息,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量子出行(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成为上海一嗨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一嗨信息为汽车租赁行业头部企业一嗨租车的旗下公司,成立于2014年03月13日,其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科技、网络系统、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网络工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等。(未来汽车日报)
1月15日,长城汽车旗下豪华车WEY品牌的全新旗舰SUV“摩卡”首次亮相。长城汽车方面称,作为“咖啡智能”系统落地的首款产品,WEY“摩卡” 将搭载车规级高通8155芯片、首款车规级5G+V2X、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AR-HUD、L3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硬件。(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