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usinessCars”(ID:BusinessCar01),作者:黄云杰,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也许此时的威马汽车缺钱是唯一要紧的事情,但长远来看,不解决产品和品牌上的两大关键点,威马拿到再多的融资也很难翻身。
就在各新能源汽车企业如火如荼的攻城略地之时,依旧有人走进了至暗时刻。
日前,有媒体曝出,从10月份开始,威马员工工资按照7折发放,管理层工资按照5折发放。意图在公司困难时期一起渡过难关。
对于员工内部的曝光,威马汽车暂未回应。但是从这两年车企的倒闭狂潮来看,员工工资打折或者欠薪都是一种不好的前兆,不管是燃油车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基本上所有欠薪的公司最后的结局都不太好。
靠割自己人换来短期的喘息机会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初威马汽车还被曝出创始人沈晖12亿年薪,引发外界强烈关注。
威马汽车之前发布的招股书中披露,2019至2021年之间,威马汽车亏损数额持续增加,其中,2021年亏损约82亿元。但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的薪资在2021年高达12.6亿元。同年,威马汽车向主要管理层支付的薪资总额为17.5亿元,沈晖一人薪资占据了主要管理层薪资的72%。
此外,2021年威马汽车的行政费用也同比大幅增长57%至27亿元。威马汽车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行政费用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向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加,以及向C+系列境内投资者支付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
在沈晖12.6亿元薪酬中,薪金和花红约201万元,受限制股份/购股权开支约12.59亿元。尽管这些钱还未拿到手中,但是这样的消息无疑也给威马汽车的上市之路增添了不小的阻碍。
尽管不是正常意义上的年薪,上市就能得到十几亿的分红,似乎也让外界接受不了,看起来创始人团队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造车,而是为了上市分红割韭菜。
去年1月份,威马汽车完成上市辅导,试图冲击科创板,但此后再无新进展。今年6月1日,便转头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但直到目前也没有最新消息公布。
无论威马创始人沈晖再怎么说“新能源赛道是一个长期的赛道”、“现在上半场头15分钟都没有打完”、“谁胜谁负还不知道”,毫无争议的是,威马已经掉队了。
据数据显示,今年1-8月,威马汽车累计交付新车(上险数)达到29,140辆,同比增长41%。但与其他新势力不同的是,威马汽车目前还在榨取B端市场的最后一点红利。而在竞争更大的C端市场中,威马已经被甩开了很多。
事实上,早在2019年,凭借在一些租赁市场、出行市场等B端领域打开销路,威马汽车全年累计交付新车1.69万辆,位于新势力车企销量第二,销量表现仅次于蔚来。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
2020年年初,在王兴表示看好理想汽车时,沈晖隔空喊话“威马一定会是Top3之一”。然而,在此之后,威马汽车开始了进军科创板的打算。与此同时,销量却开始出现颓势,除了被小鹏、理想陆续反超外,后续还被哪吒、零跑等二线造车新势力品牌反超。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威马累计交付2.17万辆,而小鹏、哪吒、理想、蔚来分别为6.90万辆、6.31万辆、6.04万辆、5.08万辆。尽管威马跑赢了自己,但是赛道的飞速变化让其被动掉队。
在产品层面,威马汽车就把首款车型EX5的入门售价做到了补贴之后10万元以内,这也是威马先期销量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沈晖表示,“造车新势力还有两至三年的窗口期。必须年销量超过10万辆,才能活下来”。而事实上,以威马的定价和打法,1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也是其实现盈亏平衡的底线。对于一个几乎没有品牌溢价的新品牌和新车型来说,这对威马无疑将会是巨大的考验。
比如,据此前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威马汽车付给电池供应商的采购费用高达17亿元,超过其全年营收的30%。而在如此高昂的成本之下,均价仅有10万元的威马汽车,势必会面临巨额亏损。
在这两至三年的窗口期之后,威马汽车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高溢价产品,但市场反馈不尽人意。一方面是在2019年,新势力正式面世的产品还不够多,另一方面老牌车企的转型也在近两年开始猛然提速。
几方面的压力让本来就缺少一张产品标签的威马汽车难上加难。
除了产品上与竞品没有太大的优势外,在品牌层面曾经在B端市场占得先机的威马汽车并没有很好的转变思路。基于软硬件产品力的不足,威马汽车在各个方面均落后于一线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因此失去了品牌优势,其品牌标签也越来越弱。
说起蔚来,消费者可以想到服务想到充换电布局;说起小鹏,消费者可以想到科技想到NGP辅助驾驶;说起理想,消费者更是认同其续航等等。但是一直以来,威马就缺乏这样的一个品牌便签。单单靠性价比难以支撑起上攻之路,即使推出高溢价车型也很难获得市场认同。
近三年来,威马的亏损金额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调整后净亏损分别为40.44亿元、42.25亿元和53.63亿元,三年合计136.32亿元。在资金上可以说是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截至目前,威马已经累计融资高达350亿元,远高于IPO前的“蔚小理”,但由于持续亏损不断烧钱,手上现金捉襟见肘。截至2021年末,威马流动负债总额已经达94.7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41.56亿元。
也许此时的威马汽车缺钱是唯一要紧的事情,但长远来看,不解决产品和品牌上的两大关键点,威马拿到再多的融资也很难翻身。
8月13日,2025款的极氪001和极氪007正式上市。这两款新车官方起售价分别为25.90万元和20.99万元。2025款极氪001与极氪007,搭载了极氪智能科技最新的技术成果。全栈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最大充电倍率高达5.5C,从10%充至80%仅需10分半钟,超越了传统三元锂电池。同时,极氪OS智能座舱系统也迎来了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极氪AI OS,Eva进化为AI Eva。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迈入2.0时代,启动了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优先实现了泊车和路口场景的端到端进化。此外,极氪还率先推出了城市NZP通勤模式,未来将逐步开通城市NZP和城市NZP+,最终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城市智能驾驶体验。在智能驾驶方面,2025款极氪001同样带来了升级,首发搭载的浩瀚智驾2.0系统,基于激光雷达和双OrinX智驾芯片的智能硬件方案,实现了系统底层能力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基于全场景的端到端泊车能力,浩瀚智驾2.0的泊车时间最快可缩短至23秒,且泊车手法更加类人化。同时,该系统还带来了记忆泊车功能,用户只需一次记忆即可实现不限楼层、不限车位的自动泊车服务。
8月1日,昊铂SSR海外版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超跑可以实现批量出海,树立全球造车科技新高度。超跑,被誉为“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昊铂SSR的量产,不仅实现了打破西方对超跑的技术垄断,同时实现了对外输出超跑的产品、技术、文化和高端品牌的出海,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飞跃。昊铂SSR去年10月正式上市以来,以超跑为载体,从研发、设计、试制试验、智造、产业链等,全方位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能力,也为中国汽车运动文化注入新力量,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也推动汽车文化的普及,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昊铂秉持低调务实、保持热诚的作风,征服了全球最顶尖的同行。汽车设计领域的璀璨明星Pontus Fontaeus,因其与法拉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等豪华车品牌的卓越合作而赫赫有名。如今,这位设计巨匠选择与昊铂携手,亲手打造出昊铂SSR这件璀璨的艺术品。伴随着昊铂全球化战略,凝结了中国工业最高技术水准的昊铂SSR,来到了全球用户的面前。去年昊铂SSR海外首秀,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超跑爱好者的喜爱。在泰国车展,昊铂SSR创下中国汽车出口史上“最高单价”的记录。(未来汽车日报)
7月29日,吉利对一块历经921次充放电(约40万公里行驶里程)的神盾短刀电池包进行了容量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度仍然高达90.5%。而同级产品搭载的电池包,在完成500次充放电之后,健康度就衰减到了80%,寿命远低于神盾短刀电池包。 同时,吉利还对一辆行驶里程超30万公里的银河E5耐久测试车进行了电池包拆解。拆解结果显示电池包的结构依然完整、防护完好。 8月3日,搭载神盾短刀电池的银河E5即将全球上市,并实现上市即交付。(未来汽车日报)
7月25日,比亚迪王朝全新中级SUV宋L DM-i在开封上市,新车基于新技术、新平台、新标准打造,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以“大宋”之名开创SUV油耗3时代,颠覆用户对中级SUV的油耗续航认知。宋L DM-i此次推出纯电续航里程75KM、112KM和160KM三个版本,共5款车型,售价13.58万-17.58万元。极致低能耗带来超长续航,宋L DM-i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1500km,宋L DM-i基于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引领中级SUV向更优越驾乘空间和更高级驾乘体验进化。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80*1898*1670毫米,轴距达2782毫米,比途观L Pro(4735*1842*1682毫米)更长更宽,带来更宽奢的空间体验。纯平后排地板、超宽横向空间,让后排中座成为“C位”,加上宽舒云感座椅,带来前排头等舱、后排大沙发的舒适出行体验。超大后备箱可轻松放下全家行李,更可纯平放倒变身双人床,不管全家购物还是惬意露营,都能轻松满足。(未来汽车日报)
7月26日消息,7月25日,深蓝汽车全球战略车型“深蓝S07”正式上市,共推出增程加纯电10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4.99万元-21.29万元,同时全系车型限时优惠1万元,其中215Max增程版、215Max乾崑智驾ADS SE版、215Pro增程版为深蓝S7经典再升级版本。深蓝S07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在20万级中型SUV市场,携20大同级首发、50大同级领先的科技配置,打造同级领先科技含金量。随着的深蓝S07上市,意味着智能驾驶技术步入普及化新阶段,不仅满足了用户的智驾需求,也重新定义了智驾体验的价值感。华为乾崑智驾采用主视觉方案,与特斯拉纯视觉逻辑相同,在决策和规划时更加类人化,行驶轨迹更接近人类驾驶,拥有更高通行效率。但在华为乾崑智驾背后,有华为大数据模型为支撑,这一点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截然不同,实现了对驾驶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和精准决策。同时,大数据模型还具备强大的学习和迭代能力,能够不断优化算法模型,提升驾驶辅助的精度和安全性。特斯拉在复杂场景下的理解能力和决策精度上,往往难以与华为乾崑智驾相媲美,这也是深蓝S07比肩特斯拉的底气。(未来汽车日报)